翟利華
摘 要:文化館數字化服務模式是新時期發展的必然方向,必須要不斷地創新變革,運用新技術、新理念和新思維,實現文化服務模式的創新,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推動當地的公共文化服務高效建設。
關鍵詞:文化館;數字服務;創新
文化館是我國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當地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文化服務。在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時代,為文化館提供了便捷的文化服務途徑,既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還能夠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因此,文化館要重視數字化建設,不斷地實現數字服務模式的創新,讓文化館成為新時期重要的文化傳播和建設陣地。
一、文化館數字服務模式創新的重要性
(一)文化信息傳播的必然要求
通過對常州市轄區內的幾座文化館進行調查了解,各區文化館積極開展藝術講堂、藝培訓、非遺培訓等文化傳播課程,取得了良好的凡響。但是,各區文化館文化傳播課程信息傳遞卻僅局限于微信公眾號、官網網站,導致很多有興趣參與學習的群眾無法得知信息。以金壇區文化館為例,舉辦《第十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攝影作品巡展》,涵蓋了區域范圍內的成人、老年人和少兒,但是攝影作品巡展的地點、時間、巡展作品內容等信息群眾無法及時獲知,使得很多愿意觀展的群眾無法及時參加。可以看出,文化館數字服務模式創新是十分迫切的,文化活動、文化服務、文化傳播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需要人民群眾及時了解相關信息,及時參與文化活動。
(二)文化館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館數字化建設與發展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體先進文化的時代特征,是國家、政府積極倡導實施的重要信息建設工程,是未來文化事業發展的趨勢。常州市臨近的上海市、南京市、蘇州市和杭州市等城市文化館數字化建設取得極大的成功,為其它地區的文化館數字服務模式創新提供了成功的經驗。文化館數字服務模式創新打破了傳統的封閉式服務,使人民群眾主動地參與文化建設中,并通過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將傳統的文化資源實行共享,完成文化數字服務。同時,文化館數字服務模式創新積極加強與群眾的線上線下交流和溝通,使文化館及時了解人民群眾的文化訴求和建議,利于文化館不斷地改進和創新,提高文化館的服務質量和建設效率。
二、文化館數字服務模式創新的方法
(一)構建快捷化的數字資源
文化館文化服務的核心是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只有提供人民群眾感興趣的文化內容才能夠不斷地推動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只有提供便捷化的服務方式才能吸引人民群眾文化參與。對常州市各區文化館微信公眾號建設進行調查發現,各區文化館微信公眾號都缺乏快捷性。常州市文化館微信公眾號設置欄目有公益培訓、品牌活動和資料下載。公益培訓能夠及時地將培訓信息和內容傳遞給群眾,但是品牌活動和資料主要是廣場舞,對常州市其它非遺文化、民間文化、民俗文化等信息資源無法觀看和下載。武進區文化館微信公眾號設置欄目僅有文化云,進入后只有首頁和活動預約,首頁鏈接江蘇公共文化云。這無法將武進區特色文化及地域文化傳遞給人民群眾。因此,要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手段不斷地完善數字資源,為人民群眾提供快捷的培訓信息、活動預約、文化藝術展示、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等通道,使人民群眾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文化建設中。
(二)打造全面化的數字平臺
隨著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文化館文化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發生了巨大改變。文化館數字服務模式創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打造全面化的數字平臺,使微信公眾號、官網、微博等平臺成為整體,形成資源互補、內容創新,不斷地位人民群眾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服務內容。例如金壇文化館可以利用全景技術、VR技術等手段方式,在微信公眾號、微博、官網等多媒體平臺將文化館的環境、建設等情況以立體化、全景化形態展示,讓人民群眾通過手機端電腦端可以立體地直觀地看到文化館的具體情況。同時,在微信公眾號、官網、微博等新媒體平臺設置完善的欄目,將地區特色文化、民俗文化、非遺文化、文化活動、文化藝術培訓等內容完整地展示,使人民群眾能夠根據自身的文化愛好選擇參與的文化項目。
(三)培養全方位的數字人才
文化館數字服務模式創新的關鍵因素是數字化人才,文化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條件,培養全方位的數字人才,為文化館數字服務模式創新提供技術支持。金壇區文化館可以向上海市、南京市、蘇州市和杭州市等文化館學習,外派館內人才參觀學習,汲取發達地區的優秀經驗,為金壇區文化館數字服務模式創新提供方法。其次,金壇市文化館要不斷提高館內人員的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水平,培養館內人員的數字服務意識,切實地將數字化服務模式貫徹到文化建設中。
三、結束語
數字化發展是文化館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文化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積極突破傳統的服務模式,實現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將更加多元化的文化內容傳遞給人民群眾。
參考文獻:
[1]白鴿.新時期數字文化館建設途經分析[J].大眾文藝,2016(3):12-12.
[2]任雅蟬.建立滿足群眾文化享受的數字藝術大廈——淺談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與服務[J].長江叢刊,2016(20):155-155.
[3]曹晶.淺談云計算環境下的數字文化館建設[J].藝術科技,2015(2):93-94.
[4]酈偉華.推進數字化建設打造群文工作升級版——數字化文化館建設的幾點措施[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1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