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云
摘 要: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針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諸多新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觀點新論斷新舉措,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從嚴治黨;十九大報告;監督體系;執政本領
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必將有一番新氣象、新作為。偉大事業的實現,必然要有堅強的政黨領導。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就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這也是黨長期執政的根本要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針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提出了諸多新理念。
一、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依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共產黨員應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重大意義,即黨的領導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同時,在中國政治領導力量層面,中國共產黨始終占據最高地位。探析中國共產黨黨史,中國歷代領導人一貫強調黨的領導作用,即中國共產黨領導一切工作。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就頒布了相關規定,強調黨領導一切其他組織,其中就包括軍隊、政府、民眾團隊等。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針對黨的思想戰線問題,強調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其核心就在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黨的領導意義,于歷次黨代會中提出加強黨的領導的新要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就再次重申“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并將之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基本方略的第一條要求。同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中國共產黨黨章收錄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新要求。由此,在新時期黨的建設層面,“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基本原則得以明確。探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新要求,黨的領導人在深刻把握黨的執政規律基礎上,提出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更高要求。
二、提出“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
探析黨的建設歷程,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基本方針。在黨的十七大、十八大等歷次報告中,黨的領導人都強調了從嚴治黨的要求,切實推進了黨的建設。針對“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在江蘇省調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期應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由此,在“四個全面”布局中,“全面從嚴治黨”被納入黨的執政戰略之中。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期間,針對“全面從嚴治黨”,開展了專題研討會,并審議通過了諸多準則條例,其中就包括《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由此,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中國共產黨踏入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征程。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中國共產黨黨章及黨的建設總要求就收錄了“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使黨的建設的基本方向得以明確。
三、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依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共產黨員應明確黨的根本性建設,即是黨的政治建設,而黨的政治建設決定了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探析黨的建設總要求,共產黨員應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在黨的建設重點任務中,將政治建設始終置于首要地位。關于黨的政治屬性,習近平總書記的論斷旗幟鮮明,反復強調了嚴守政治紀律的極端重要性。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違反政治紀律及政治規矩的行為,指出了“七個有之”新論斷。在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中,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黨員領導干部,提出了“五個必須”新觀點。探析“七個有之”新論斷及“五個必須”新觀點,相關理論的提出均依據了實踐中的突出問題及典型案例,經過抽象概括得出了富有針對性的新要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中國共產黨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體現了黨中央深刻調研實踐經驗,并將之積極轉化為理論指導,踐行了黨的政治智慧及責任擔當。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體現了黨中央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堅強決心及高度自信。
四、提出“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依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共產黨員應明確當前嚴峻復雜的反腐敗斗爭形勢。為鞏固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態勢,并取得發腐敗斗爭的壓倒性勝利,黨中央的決心堅如磐石。在反腐敗斗爭中,對于黨內腐敗行為,應堅持做到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并注重長震懾、強高壓、重遏制,使行賄受賄行為無所遁形,堅決防止黨內出現利益集團。在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中,針對反腐敗形勢,黨中央作出“膠著狀態”的重要論斷。在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中,針對反腐敗形勢,黨中央作出“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的重要論斷。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黨中央提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近年來,針對反腐敗斗爭形勢,黨中央高度重視,使反腐敗斗爭持續推進。然而,針對發腐敗斗爭形勢,黨中央“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論斷并未改變。依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共產黨員應明確“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目標的重大意義。同時,面對全黨及全國人民,黨中央給出了一個清晰信號,即全面從嚴治黨將堅決推進并持續發展。在反腐敗斗爭中,我們黨的決心始終堅如磐石,體現了黨中央清醒認識反腐敗斗爭形勢,并始終堅定“奪取發腐敗斗爭勝利”的頑強信念。
五、提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依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共產黨員應明確黨中央的反腐決心。近年來,針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新要求,黨中央不斷作出重大部署。在不敢腐層面,黨中央強化了震懾。在不能腐層面,黨中央扎牢了籠子。在不想腐層面,黨中央強化了黨員自覺。由此,通過全黨的不懈努力,將取得反腐敗斗爭勝利,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碩果。近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黨中央從全黨及國家全局高度出發,針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求,作出重大部署及明確要求,建立健全了一個動態發展的反腐目標體系。具體而言,在不敢腐層面,即是不斷增強懲治力度,使腐敗成本不斷增加,進而形成反腐工作的震懾作用。由此,對于腐敗行為,黨員干部將心生戒懼,進而收斂收手。在不能腐層面,即是在體制機制及制度角度,致力于消除腐敗發生的條件,使黨員干部的腐敗行為無從著手。由此,對于腐敗行為,黨員干部將沒有腐敗的機會,進而廉潔奉公。在不想腐層面,即是在思想道德角度,鞏固拒腐防變的防線,使黨員干部自覺消除腐敗動機。由此,對于腐敗行為,黨員干部將從根本上提升自身修養,并拒絕腐敗。依據黨的十九大報告,黨中央將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方針,立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新要求,不斷強化震懾、扎牢籠子、增強自覺,真正實現腐敗行為的標本兼治,取得反腐敗斗爭的更大勝利。
六、提出“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
探析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歷程,黨長期執政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即是堅決保證權利層面的有效監督與制約。依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全面從嚴治黨,就是立足于黨的長期執政條件下,探索出一條自我監督的有效途徑。在此期間,中國共產黨將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能力,并貫徹執行群眾監督及黨內監督。探析黨的十九大報告內容,針對反腐敗斗爭,將推進國家立法,包括紀檢監察系統在內,建立健全檢舉舉報平臺,同時,在國家監察體制層面,將深化改革,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試點工作,組織建立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并實現該類委員會與黨紀律檢查機關的合署辦公,使監察全面覆蓋公職人員。同時,對于各級監察委員會,將依法賦予職責權限及調查手段,如“兩規”措施將由留置手段代替。由此,通過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審計管理體制改革,就可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在此期間,黨內監督將與國家機關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等融會貫通,全面增強監督合力。
七、提出“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
在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立足實踐經驗,強調“三個區分開來”。探析“三個區分開來”理論,即是廣大干部在改革中的缺乏經驗失誤、先行先試錯誤,應區別于部分干部的明知故犯錯誤、違紀違法行為。同時,廣大干部在改革中出現上級并未明確限制的失誤、探索性實驗錯誤等,應區別于部分干部的上級明令禁止錯誤、我行我素違紀違法行為。同時,廣大干部在改革中的無意過失,應區別于部分干部的謀權謀私行為。由此,針對容錯機制,黨員干部就可明確該機制的適用范圍及情形,使該機制的科學性得到了根本保障。在十八屆六中全會中,黨中央提出了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的要求,對于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錯誤,尤其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將貫徹執行該機制的基本原則。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黨中央明確提出了“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的新要求,有效提升了黨員干部的工作斗志,使黨員干部在改革創新中敢于擔責、敢于任事,并營造了“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工作氛圍,實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縱深發展。
八、提出“全面增強執政本領”
如今,探析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狀況,尚且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面臨復雜的反腐敗形勢,應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的戰略方針。由此,在新時期國家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方能長期保持黨的先進性、黨的純潔性。針對黨內存在的思想、組織、作風問題,全體黨員干部應明確“四大考驗”與“四種危險”的尖銳問題及嚴峻形勢,對黨內的突出問題進行根本性解決。在此種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應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并全面增強黨的執政本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黨中央強調“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并提出了八項執政本領,即為學習、政治領導、改革創新、科學發展、依法執政、群眾工作、狠抓落實、駕馭風險等八個方面的執政本領。由此,立足八項執政本領,中國共產黨就可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塑造出一支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黨員干部隊伍。探析八項執政本領,它全面闡釋了中國共產黨作為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的執政黨,所應具備的各方面執政素質及能力。同時,八項執政本領,也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將不斷補齊短板、深練內功,致力于構建全面的國家治理體系,并實現執政能力的現代化。
九、提出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探析黨代會發展歷程,黨的十九大報告具有重大意義,它首次明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及使命,即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將作為全體黨員干部的根本動力,共同致力于實現中國的繁榮與富強。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要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中國共產黨90余年的建黨歷程中,我們黨始終依據新形勢、新變化,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近年來,國際國內形勢不斷變化,黨的執政條件及歷史方位不斷變化,黨員隊伍的組成結構不斷變化。在此期間,中國共產黨先后組織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等主題教育活動。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黨中央推動了該教育形式的常態化、制度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該決定的實施,不僅可以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健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具體措施,還可不斷增強黨的執政能力,使黨的建設保持先進性、純潔性,并推動全體黨員干部奮發有為、不懈奮斗,致力于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
十、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等新理論,該類理論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最新成果,將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及領導地位。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等新理論,體現了黨中央清醒認識并準確把握了新時代黨的現狀、問題、形勢、任務。提出“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全面增強執政本領”等新理論,體現了黨中央明確了長期執政所應具備的各方面執政素質及能力。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利于保持黨的建設的先進性、純潔性。
參考文獻:
[1]劉焱.習近平推動黨的建設的新思考:全面從嚴治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11):6-7.
[2]李勝凱.全面從嚴治黨視域下黨內巡視制度創新研究[J].廉政文化研究,2018,9(03):61-67.
[3]于欣.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內涵、創新、舉措探析[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8,32(03):136-143.
[4]龔晨.問題導向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7,18(06):54-59.
[5]史瑞杰.以全面從嚴治黨開辟偉大工程新局面[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6(06):1-5.
[6]魏曉文,魏梓桐.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理論創新[J].理論探討,2016(06):106-111.
[7]陳志杰.“兩學一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新舉措[J].黨史文苑,2016(16):48-51.
[8]馬明沖.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緣起、維度和路徑[J].理論與改革,2016(04):80-84.
[9]方世南,王世誼.法治型黨組織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舉措[J].唯實,2016(05):39-43.
[10]王敬民.全面從嚴治黨:內涵、關鍵及戰略舉措[J].法制博覽,2016(0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