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青斌 于朋濤
(高陽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高陽 071500)
肉雞猝死綜合征又稱翻跳病、急性心臟病等,是導致商品肉雞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來,它給中國的肉雞生產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該病的主要特點是病雞發育良好,肌肉飽滿,外觀健康,無明顯癥狀。隨著肉雞產業的快速發展,育種規模和育種數量不斷擴大,新的肉雞品種趨于高度發展,生長更快,個體更大,育肥更快。加之由于飼養管理、環境條件、應激等因素導致該病發生率不斷增加,對肉雞養殖業的危害日益嚴重。
肉雞猝死綜合征四季均可發生,以冬夏兩季發病最多,其中公雞發病率要高于母雞,體況好的雞更容易發病。此病的發病率為0.5%~4%,病死率為0.5%~5%。肉用雛雞1~3周齡多發,10日齡尤為高發。肉用種雞幼齡時發病率低,開產前后發病率較高。
青年雞的采食量較大,經常會造成機體營養過剩,呼吸加快,心臟的負擔加重,造成生長速度與機體系統功能不平衡,進而在相關因素的誘導下而發生猝死。一般認為該病的發生與飼料的營養、飼養的環境、個體的遺傳等因素有關。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飼料的配比不當現象時有發生。為了提高肉雞的生長速度,在飼料中加入過多的高蛋白原料會使肉雞生長狀況及體內酸堿失衡,促使本病的發生。當飼料中蛋白含量過低或脂肪含量高時也會導致本病的發生,因此飼料的科學配比非常重要。
不良的飼養環境也是本病發生的原因之一。為利用空間減少成本而采用高密度養殖,導致雞舍內通風不良,舍內有害氣體超標進而刺激本病的發生。當雞群突然受到鞭炮聲、高強活動、驟變天氣等強應激時也會誘使本病的發生。光照過強、時間過長也會導致本病的發生。除此之外,雞的品系、日齡、性別、患病情況及所用藥物的不同均對本病的患病情況有所影響。
當疾病發生時,動作經常突然失去控制,尖叫,來回摔倒,經常處于仰臥位,伴有共濟失調,翅膀猛烈地移動,然后頸部伸直,背部著地突然死亡。當飼養員進舍喂料時,個體雞經常失去控制,并且翅膀急劇跳躍或從地面跳下,從發病到死亡僅約1分鐘。
死后剖檢可見病死雞的雞冠、肉髯充血,肛門外翻、肌肉蒼白,肺臟腫大呈暗紅色,支氣管偶有血凝塊。脾臟及卵細胞嚴重充血,肝臟充血腫大。心臟擴張增大,心包滲出液增多,偶見纖維素凝塊,其余臟器無明顯變化。
該病在診斷過程中要注意與中毒及傳染性疾病相區分。猝死雞病程短,數分鐘內發生死亡,而中毒及傳染性疾病多有較長病程,最短也有數小時時間,傳染性疾病更是有數天之久。猝死雞皮膚多呈白色,而中毒致死的雞皮膚多為青色。猝死雞糞便、采食均無異常,而中毒與傳染病致死雞糞便的顏色狀態等多存在異常。
由于本病的病因復雜,因此綜合防治要從多方面下手。個別雞突然發病時,應立即將其放在通風處,避免全身僵直,同時進行胸外按摩,一般可使患雞恢復正常。在日常的飼養管理中,要確保雞舍具有優良的通風及保溫條件,根據雞的不同生長階段要設置不同的光照條件。日常的飼料也要進行科學配比,合理搭配,如以植物油代替動物性脂肪等。除此外,在日常管理中,雞舍要定期進行消毒,尤其在發生疾病后要進行徹底的消毒以清除病原,減少其他疾病對本病的誘發。
對肉雞猝死綜合征的防治應從多個方面進行。只有采取綜合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夠降低該病的發生率,減少損失、提高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