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穎 馬同樂
吉林省的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24位,科技創新能力較弱,究其原因是科技創新軟環境起步較晚,發展比較落后。為了提升吉林省的科技軟環境,本文以發展較好的江蘇省為參照物,通過將吉林省與江蘇省的軟環境進行比較,希望能為吉林省今后的軟環境發展提供指導。
(一)科研經費投入。筆者探尋了近三年吉林省與(江蘇省科技創新軟環境的發展數據,總體來說,吉林省R&D經費規模較小、結構不優等問題比較突出。以2017年數據為例[1](如表1所示),吉林省在GDP總量上大約為江蘇省的1/6,吉林省的R&D經費投入和科技活動人員數量不足江蘇省的1/10,吉林省的科技產出量也遜色于江蘇省,因此吉林省需要加大R&D經費投入,提升現有科技創新發展水平。

表1 吉林省與江蘇省2017年數據對比
(二)綜合指導政策。在近五年間,江蘇省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提高科技創新軟環境的政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要加快重大創新平臺的建設,落實科技創新政策40條,為了激勵和引導企業進行研發投入,政府根據企業的研發情況,給予5%~10%的財政普惠性獎勵。吉林省起步略晚,從2012年開始重視科技創新發展,并陸續出臺相關方案。比如:《吉林省重點科技創新政策的制定及落實情況報告》、《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計劃》,長春市朝陽區作為試點區域,制定了《長春市朝陽區2018年關于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等政策。
(三)人才培養政策。江蘇省以“雙創計劃”為引領,建設研發機構、科技園等創業平臺,打造科技人才創業整體鏈條式支撐體系。“十三五”以來,江蘇省的省級科技成果日益增長。近期又出臺了“人才創業10條”政策,為科技型人才提供資金扶持,為創新創業環境營造良好氛圍。吉林省為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制定多個優惠政策,在《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激發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中,對引進人才提出了住房補貼、家屬就業、子女安置以及“一事一議”和幫辦服務等多項吸引政策,讓科技人員全身心投入于研究中,形成“人才引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共贏新形勢。吉林省和江蘇省2017年的人才儲備情況[2]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兩省在對人才培養方面比較重視,各類教育形式趨于多樣化。從數據上來看,吉林省的人才儲備總人數略小于江蘇省。


圖1 吉林省與江蘇省人才儲備數據對比圖

(四)科技成果轉化。江蘇省的科技創新能力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全省的科技進步貢獻率高達62.0%,江蘇省的科研投入力度日益增強,新增總投入高達93.4億元,江蘇省的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以上眾創空間發展日益迅猛,科技成果轉化量也呈現上升趨勢。在2017年間,江蘇省共有54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獎,獲獎的總數位列全國第一。吉林省的科技成果相對江蘇省來說薄弱一些,2017年吉林省有9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獎勵。吉林省也正在努力加快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陸續推出《吉林省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計劃》、《吉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實施方案》。新發布的《吉林省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突顯了國家技術轉移東北中心和吉林省長吉圖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的“雙核心”作用。
(五)知識產權保護。江蘇省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相對完善,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迅猛增長,增長率高達22.2%。與江蘇省相比吉林省雖然科技產出量小,但值得欣慰的是,吉林省正在加大創新力度,發明專利授權量從2016年的2,428件到2017年的3,057件,表明吉林省的科技創新環境日趨向好。在保護知識產權層面上,吉林省也出臺了《吉林省專利條例》、《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
(一)科技投入不足,人才儲備量低。吉林省R&D投入總量仍然偏低,R&D經費占GDP比重長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線。R&D資金大部分是來自于企業,其次是政府資金,資金渠道較窄。沒有充分發揮吉林省的高校、研究院所科技創新優勢,沒有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鏈條,導致部分人才流失,出現科技型人才較為缺乏的現象。
(二)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科研成果較少。吉林省科研成果產出量低,究其原因,第一,政府未能給企業建立鏈條式的創新體系和完善的獎勵機制。第二,企業缺乏科技創新意識。部分企業認為科技創新投入會使成本增加,沒有正確認識到科技創新的優勢。第三,吉林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較緩,2017年吉林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不足江蘇省省的1/20,高新技術企業總體基數小,嚴重影響科研成果的產出。
(一)加大科研投入,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當今時代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完善的人才機制為科技創新軟環境的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不斷激發人才的創新潛能和創造活力,更有利于企業科研成果的產出。因此吉林省應該創建良好的人才培育機制,增強人才儲備量,加強R&D經費投入,創造良好的科技軟環境氛圍,給科技型人才更多發展的平臺和空間,增強人才的存續發展。
(二)提高創新意識,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吉林省應該積極運用市場機制進行要素配置,建立政府與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金融機構高效的信息溝通與工作協調模式,積極地促進產學研結合,加快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速度。企業應樹立積極進行科技創新的意識,加快提升科技服務能力。政府與企業建設眾創空間,通過縮短科技創新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開發的實踐環節,便于科技成果的轉化,從而使企業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為了提升吉林省的科技創新軟環境,本文從綜合指導政策、科研經費投入、人才培養政策、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這五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對江蘇省優秀經驗的學習,充分激發吉林省的創新動力,提高了科技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