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晉芳 樊安利
“中醫是個寶庫,中醫是種文化,中醫是種精神,中醫源自上古,傳承至今,我很榮幸能夠堅守中醫這片陣地,也必將在這片陣地上發光發熱,以赤誠之心,燎原之勢,傳承創新并推動涉縣中醫事業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
這是涉縣中醫院黨總支書記、院長牛換香的一番肺腑之言。
2017年10月11日縣委組織部任命牛換香為涉縣中醫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從這天起牛換香的心就和醫院的發展緊緊的扭在了一起。連續七天,醫院發生了一系列大的變化,院內車輛停放有序,來往交通由混合進出改為單向進出;病區進行了廁所革命,一改過去臟、味、堵的惡劣環境;行政辦公樓粉刷一新,物業管理全面整頓;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謀劃開展了“六個一樹形象暨三提升創品牌”活動年,他帶領新的領導班子用思想凝聚人心,用實力提升服務,七天的時間,涉縣中醫院從院容院貌到隊伍人心都在發酵升溫,慢慢的發生著不可思議的改變。
榜樣在身邊
黨建做紐,思想做扣,干部職工緊密團結共創涉縣中醫黨建新形象。牛換香作為一個有著近30年黨齡的老黨員,深刻認識到“要想跑的快,全靠車頭帶”,黨支部作為基層黨組織的車頭,一定要發揮作用,高瞻遠矚,精準發力。
為增強組織戰斗力,醫院掀起了“消滅黨員空心村”的活動浪潮。
一開始,大家還在猶豫,難道沒有黨員我們就不工作了嗎?各干各的工作,完成任務不就行了嗎?隨著“六個一”活動即走紅路、唱院歌、讀紅書、寫心得、辦演講一系列活動的深入開展,職工的思想意識逐漸提升,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厚,同時也慢慢了解到凝思想才能聚能量,各自為陣決不利于全面工作的開展,沒有組織,沒有表率,就意味著這個隊伍生命力弱,沒有激情,完成工作只是基本目標,干出特色才能體現擔當。
活動開展一個月后,提交入黨申請書的人逐漸增多,一年來已經有160余名職工積極向黨靠近,支部吸收預備黨員共6名,全院職工的精神風貌迅速提升,共同推動了“12S”管理的成功實施,大大改善了醫院的就醫環境,提升各科室管理、服務、救治水平,同時積極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加強“互聯網+”工作的開展,優化醫療工作“掌上服務”流程……
涉縣中醫院在為服務群眾的道路上創新思路,積極作為,將嶄新的中醫服務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涉縣廣大群眾的心中。
文化建設
傳承做軸,創新做承,中西醫融匯貫通同心協力共創醫院發展新思路。傳承發展中醫是涉縣中醫院的根本使命,銘史、立信、擔當、圓夢作為涉縣中醫院的院訓,為醫院文化內涵建設指明了方向,大大激發了全院職工工作的勁頭。
圍繞院訓,醫院定期開展“中醫文化進校園”活動,將傳承及普及工作深入到校園里,深入到兒童中;舉辦“第十四屆全國中藥材飲片真偽鑒別暨太行山野生藥用植物辨識培訓大會”,為八百里太行山域,2000多種常見野生中藥材,200多種當地中藥材面向全國,走出涉縣進行了學習宣傳;培養專業技術人才,ICU、準介入等專科建設大力開展,逐步完善醫院專科建設;建立了中醫拜師傳承模式,構建以全國名老中醫付正良、李時懋高徒牛廣斌為師的學徒隊伍。
為了讓服務更精細,治療更精準,集合科室意見,醫院制定了“多學科會診”制度,通過各科室業務骨干對疑難病歷的共同討論,解決患者困擾,提升服務品質,該制度開展以來共解決病歷近70余例,在解決群眾看病遠、看病難的實際問題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民心做稱,質量做砣,醫患和諧牢固為民服務初心共建醫療健康大方向。為了拓展發展空間,以新思路引領發展,涉縣中醫院積極爭取國家健康扶貧工程項目,落實擴建計劃,并于2018年11月19日正式開工,為醫院的進一步發展爭取了空間。
涉縣中醫院是涉縣這座古城中醫藥文化脈系傳承的核心力量,更是全縣百姓觀望中醫發展的聚焦點,“利民之事,絲發必興”,正是本著這一信念,涉縣中醫院新一任領導班子從小事做起,抓隊伍建設、抓技術發展、抓口碑民心究之根源,察之利害,觀之發展,督之實效,在新的時代大干特干,立志揚中醫精粹,耀崇州華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