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
紀委的職責是監督執紀問責,而監督在紀檢工作職能中又是第一職責。加強監督,是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的必然要求。黨歷來高度重視黨的監督工作,把強化監督作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保障,不斷創新,不斷深化,不斷賦予時代特點和新的內涵。
一、紀檢監察工作的監督責任
監督責任主要是指各級紀委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履行的監督執紀問責職責。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紀委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落實監督責任是紀委的地位作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對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地位、設置和任務作了明確規定,賦予紀委的職責就是監督執紀問責。各級紀委只有履行好這個“專責”,才能真正成為黨章黨紀的維護者、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捍衛者、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推進者。
各級紀委要帶頭尊崇黨章,把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作為首要任務,把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嚴格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堅持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要把黨內監督體現在時時處處事事上,敦促黨員、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使全黨同志逐漸習慣于在同志間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修正錯誤、共同進步。
二、紀檢監察落實監督責任的意義
(一)履行監督責任是保證主體責任落實的客觀需要
紀委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積極協助黨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為黨委出好主意、當好參謀。黨委負主體責任,不是說紀委監督責任就沒有了,恰恰相反,越是強調黨委的主體責任,越是對紀委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紀委的工作干得越出色,就越能促進黨委履行主體責任。
(二)履行監督責任是有效遏制腐敗蔓延的現實要求
隨著企業改革不斷深化,轉型改革發展不斷加快,生產經營環節不斷增多,廉潔風險成為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對懲治和預防腐敗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企業紀委必須履行好黨賦予的監督責任,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加大對物資采購、資金管理、項目管理等涉及重點部位、關鍵環節和關鍵崗位人員的監督,防微杜漸。
(三)落實監督責任是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
在全面深化轉型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新舊制度變動頻繁,多元文化交織碰撞,各種利益沖突有可能進一步增大,信訪舉報、查辦案件的數量呈上升趨勢。為此,進一步理順和完善監督責任體系,實現壓力逐級傳遞、責任層層落實,在推動企業健康發展方面尤為重要。
三、基層紀檢監察落實監督責任現狀
(一)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及人員配備不完善
就邯礦集團紀檢體系來看,盡管近年來反腐倡廉力度不斷加大,各級領導也都非常重視紀檢工作,但在人員配備上,各礦廠配備的專職紀檢人員超過兩個的不多。比如像郭二莊礦有著基層區隊科室40多個,中層干部近170人,全礦職工在冊4000多人,擔負監督執紀問責職能的只有紀委書記、副書記、監察科科長3人組成。而其他各礦廠也存在專職紀檢人員少、配備不足的情況,面對繁重的監督執紀問責任務,應接不暇,難以應對。
(二)基層紀檢監察主業不突出
基層礦廠紀委書記專職少、兼職多,不僅分管黨風廉政建設,而且還分管信訪穩定、宣傳教育等工作,導致紀檢工作疲于應付,主業無法突出,開展工作精力不足。
(三)基層紀檢監察隊伍素質參差不齊
由于思想認識不到位,個別領導在紀檢監察人員的配備選聘、選人用人標準等方面要求不高,經常性的業務培訓不多,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需要。
(四)紀檢監察職能發揮不充分
國企執行的是行政負責制。基層紀檢人員的人事任免、工資待遇等都基本掌握在所在的單位,由于紀檢監察所處的地位和特殊身份,對工作開展造成了一定難度。比如查辦案件過程中,必然會揭露出內部管理的漏洞、揭開管理傷疤,有時還會涉及到生產經營管理人員的違規違紀或違法問題,為此造成辦案人員顧慮較多,放不開手腳。同時,也缺少相應的制度體系,缺乏如何參與、如何監督的流程規范,造成監督底氣不足。
(五)企業紀檢干部待遇相對較低
目前紀檢監督工作基本融入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如產品銷售、材料管控、招標比價等環節都要求紀檢人員參與過程監督,基層廠礦紀檢人員在人員少的情況每天忙的也是不亦樂乎。但在政治待遇、工資待遇上,卻與生產經營人員有著較大的差距。據調查發現,基層各個廠礦紀檢人員的工資明顯低于生產經營管理人員,不同程度上挫傷紀檢人員監督執紀的熱情。
(六)內部監督落實難
從目前來看,國有企業內部監督包括紀檢監察、審計企管等,機構比較完善,不少大型國有企業還建立了巡察制度,從理論上講這種監督可以成為日常最有效的監督機制。具體實踐中,也確實對監督一般管理人員和一般的問題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從以往查處的國有企業腐敗案件來看,現有的國企內部監管體制在監督高管人員面前,其作用顯得十分有限,存在著明顯的對高管人員監督失靈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國有企業體制中,承擔監督本單位負責人的機構不獨立,很難完成其應有職能。
四、紀檢監察部門履行監督責任的思路
圍繞“轉職能,找準位置專攻主業;轉方式,創新方法提質增效;轉作風,嚴肅紀律鑄就鐵軍”的思路,主動開展工作,發揮職能作用。
(一)強化制度運行,增強監督保障
企業紀檢監察部門應積極貫徹落實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參與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建立健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具體的程序性、保證性、懲戒性規定,抓住權、錢、人等容易發生問題的關鍵部位和環節,完善對權利的制約機制和監督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有效監管,保證權力在陽光下運作,制度在規范下運行,杜絕違紀違法現象發生,做到黨員干部的權力行使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充分發揮保障職能,更好的凈化企業經營環境,保障企業安全健康發展。
(二)從嚴監督檢查,防控經營風險
把監督檢查的切入點從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業務檢查,轉變到對企業黨政和相關部門履行職責的監督上來。聚焦群眾舉報、媒體曝光以及各級領導干部履職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查處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加強對“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落實情況的督查,進一步規范決策行為。
(三)創新監督方式,抓好“關鍵少數”
一是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聘請一線黨風政風監督員,及時掌握基層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以及重大部署落實情況。二是探索建立全覆蓋的陽光監督體系,在企業范圍內逐步形成黨內監督、行政監督、紀委監督、工會監督、群眾監督、外部監督等方式組成的立體式全覆蓋的監督網絡,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三是暢通監督渠道。如舉報座談會、設置意見箱、設立熱線電話等多種形式,廣設訴求渠道,形成各方共管、縱橫交錯的廉潔監督工作機制。
(四)從嚴執紀問責,強化正風肅紀
責任追究是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最后一道防線。要進一步完善兩個責任追究的制度體系、工作程序和保障機制,形成責任分解、檢查監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鏈條,建立“一案雙查”制度,既要追究當事人責任,又要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五)強化自身建設,打造執紀鐵軍
抓好自身改革,改革不適應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體制、機制,為紀委履行監督職責奠定基礎、提供保證;整合紀檢監察資源,科學配置監督力量,進一步理清工作職責,充分發揮紀檢職能作用。
(作者系冀中能源邯礦集團郭二莊礦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