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芳 程興 李剛
[摘要]近年來,創新創業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獨立學院在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組成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創新創業對獨立學院的意義以及“雙創”背景下獨立學院創業服務體系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雙創;獨立學院;創業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6-000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6.003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近年來,經濟體制的改革使得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不斷加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日益突出的就業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15年3月5日,李克強指出要努力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我國經濟科學發展。國家和政府對創新創業的重視也對獨立學院創業服務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在“雙創”的背景下抓住機遇,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創業服務體系的建設路徑,是獨立學院學生就創業工作的重要課題。
二、獨立學院學生的個性特征
(一)學習的基礎薄弱,缺乏主動性。獨立學院作為一種“三本”類招生,與一本或二本高校相比,錄取分數低,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此外,由于獨立學院大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自律性,普遍存在曠課等現象,導致獨立學院大學生學業成績不均衡。
(二)家庭條件優越,自我意識強。獨立學院的學費較高,因此,獨立學院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普遍較好。此外,大多數獨立學院的學生是城市獨生子女,優越的家庭條件和良好的成長環境使學生更加自我,缺乏考慮別人的利益,缺乏換位思考和團隊意識。
(三)思維活躍,自我定位高。大多數獨立學院的大學生來自城鎮,父母更重視子女的教育,此類學生具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廣博的知識,廣泛的興趣和積極的思想。另外,優越的家庭條件使得他們對自身的定位有更高的要求。
(四)心理上脆弱,對挫折的抵抗力差。獨立學院大學生入學分數偏低,不免存在自卑情結,容易產生自卑等消極情緒。此外,當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往往選擇逃避,不敢面對這些困難或挫折,他們抵抗挫折的能力較弱。
三、創新創業對獨立學院的意義
(一)緩解學生就業壓力。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相對滯后使得高校畢業生就業逐年困難,落后的培訓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社會崗位沒有穩步增加,大學生就業難度越來越大,需要從創業這一途徑打破就業難的局面。
(二)幫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環節。創新創業是檢驗大學生創新意識的標準,也可以鼓勵大學生不斷創新,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逐步發展創新意識。
(三)利于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創新。研究發現,高校忽視創新實踐是我國創新人才模式不完善的重要原因。教師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還可以通過指導學生結合專業知識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促進教學形式由教學型向學習型的轉變。
(四)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大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離不開高校教師的引導,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創業,既能迅速適應校外的社會生活,也可通過競爭激烈的情勢來培養自身更高的職業素質,保證其更快實現人生價值,在社會上更具競爭力。
四、“雙創”背景下獨立學院創業服務體系的困境
(一)創業服務主體缺乏系統化。目前,許多獨立學院的創業服務體系存在因多個部門參與相同任務等功能沖突問題,使得人員配備重疊或浪費大量人力物力,服務功能定位有偏差,服務角色不確定等。
(二)政策導向多種多樣,缺乏可操作性。大多數創業服務仍處于政策層面,而且大多數政策措施都是短期的,僅限于初始階段。政策指導有很多種類,缺乏實用指導,可操作性差,大多持觀望態度,很少有高校真正實踐和實施。
(三)創業服務主體偏離了大學生的創業導向。由于缺乏創業政策,環境氛圍,教育和培訓,大多數獨立學院認為創業教育投資少,回報少。它不會直接影響學校的發展,也缺乏對企業家精神和服務熱情的正確理解。
(四)單一風險投資渠道,融資困難。資金是創業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大多數大學生缺乏社會關系和資源,缺乏資金和具備有限的商業貸款。
(五)創業培訓的斷層。大部分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多數是激情昂揚,積極向上的,但是會因為各種困難出現在后續發展而使得他們的創業道路越走越窄,乃至最后終結。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的創業服務體系中認為這些可能的誤區由學生自身導致,未給予足夠的重視,與創業服務體系的建設無關。
五、完善獨立學院創業服務體系的措施
(一)將創業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為真正實現創業教育的可持續性和有效性,將創業教育納入專業教育必不可少,從而使得創業教育成為一項正常的教學計劃,并安排相應的創業教育必修和選修課程。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促進學習,保證創業教育質量,更使創業教育體系化和專業化。
(二)建立創業服務中心或孵化園。獨立學院應建立大學生創業服務中心或創業孵化園來保證創業服務的有效實施和推廣,并設置專門的負責人來負責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安排、創業實踐基地建設、創業競賽組織等相關事宜。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資金和場所,制定相關標準,評估大學生的創業項目,并為優秀的支持項目提供足夠的支持,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創業。
(三)營造創業文化氛圍。良好的創業氛圍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學校層面應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大力宣傳創業模式,通過建立學生創業協會來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并利用好宣傳欄等公共宣傳媒體來宣傳企業文化。
(四)培養創業指導師資。高校應選擇適合創業指導的優秀教師,在創業教育做得好的領域學習先進的創業知識,并提供相應的補貼。從而在學校培養良好的創業指導師資,指導學生創業程序、項目選擇和評估等方面的學習,助力大學生創業。此外,校外優秀的企業家擁有多年創新創業的經驗和資源,也可以請他們在學校里擔任專門指導學生創業的專家,為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更好的條件。
(五)以基本制度為基礎,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當代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的希望,在培養過程中,要消除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高??赏ㄟ^建立創業培訓機構對學生進行統一的創業培訓,使他們掌握創業的方法和技巧,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新創業意識。此外,可將創業相關知識融入教學中,在教師的幫助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責任感,把志同道合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迎接重重困難。
(六)校企合作提高學生創業效益。高校和企業聯合起來,共同幫助大學生創辦自己的企業。高??山摌I園并借鑒企業的發展模式,通過創業園將學生的研究成果進行轉化,讓學生認識到自己項目存在的不足之處,也為學生未來的創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此外,可鼓勵和支持學生在寒假和暑假期間與企業合作或實踐,去大企業實習鍛煉,感受與學校不一樣的氛圍,也可積累自身的社會經驗。
(七)由政府制定創業支持的戰略。黨的十八大以后,領導干部更加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培養,不斷出臺各項優惠政策,為我國大學生創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條件。為幫助學生攻破創業中的重重阻礙,獨立學院需要借助創業服務體系來實施政府相關的政策。一是要從國家到高校各個層面上對于政府的政策進行傳播和宣傳,讓更多大學生感受到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大學生在感受到國家對他們創業的支持后,創業熱情也將進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實施國家制定的創業優惠政策,相關部門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將國家政策落實到位,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
(八)構建多元化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實踐平臺的搭建可從競爭、創業項目、網絡等方面著手。
第一,在創業競爭方面,可用競賽等方式搭建創業競爭平臺,通過組織競賽等方式建立具有創新性的企業競爭體系,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實踐和鍛煉平臺,也能夠提高他們創新創業的能力。全國范圍內,由團委、教育部、科技部、全國青年聯合會等部門單獨或聯合組織全國創業競賽;省、市可舉辦各類創業競賽。在獨立學院層面,舉辦挑戰杯學生課外創新創業競賽等科技作品競賽和展覽,這些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也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創業氛圍。
第二,在創業項目方面,可創建和啟動有效的項目平臺,鼓勵學生以個人或團隊的形式參與其中。在高校層面,也應對知識、技術和人才加以重視,挖掘個體或者團體所具有的創業潛力,并鼓勵他們往高科技創業項目上發展。
第三,在網絡平臺方面,學生可通過創業網絡輕松獲取自身所需的創業知識,逐步提高創業能力。此外,大學企業家應充分利用這一重要的平臺來擴大合作機會與融資渠道。在爭取獲得國家資金或者是社會資本的支持以外,獨立學院也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創建研發咨詢中心、科技園和孵化中心等來開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