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添 沈杰



摘要:對聽覺互動體驗為什么應用到旅游紀念品設計之中以及如何應用、應用的策略進行研究分析。以互動體驗理論、設計心理學等理論為基礎,針對時代背景以及旅游紀念品特性,結合案例、相關學術研究進行探討分析。人們獲取外界信息,使用產品等過程中,所運用的感官并不是通過視覺途徑這單一的一種。加深用戶與產品之間的互動行為,應該考慮其他感官的介入,合理運用其他感官信息,本文通過研究得出聽覺互動體驗紀念品應該為旅游紀念品設計服務,以用戶為中心,以有趣、易于使用的方式增強旅游紀念品的紀念意義以及文化傳播作用。
關鍵詞:聽覺互動體驗?旅游紀念品設計?互動體驗?體驗經濟?策略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05-0009-03
Abstract: To analyze why and how auditory interactive experience is applied to?the design of tourist souvenir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nd design?psychology,this paper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souvenirs,combined with cases and relevant academic?researches. In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external information and using products, people use their senses not through a single visual approach. To deepen the?interaction between users and products, and should consider the involvement of?the other senses, reasonable use other sensory inform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interactive?experience hearing souvenirs for tourist souvenirs design services, to users?as the center, enhance tourist souvenirs in the form of interesting and easy to use?the memory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Keywords: Auditory interactive experience tourism souvenir design Interactive experience?Experience economy strategy
引言
我國已經進入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發(fā)展可持續(xù)經濟成為重要目標。尤其在體驗經濟背景之下,以服務體驗為根本的旅游行業(yè)更需要適應當下的變革,尋找新的發(fā)展方向。相比其他國家,雖然我國的旅游經濟比較繁榮,但是紀念品市場的發(fā)展卻十分緩慢,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低廉、粗糙、缺乏文化內涵的旅游紀念品,嚴重制約著旅游經濟的發(fā)展。為了順應時代,推動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本文探討了將聽覺互動體驗理論引入旅游紀念品設計的新方向,通過為游客提供新鮮、細膩有趣的體驗,來實現旅游經濟的進一步繁榮。互動體驗理論最早應用在計算機領域,隨著設計的發(fā)展逐漸應用到產品設計領域,比如家具、智能產品等,在旅游紀念品中的應用十分有限。將互動體驗理論應用到旅游紀念品設計一方面可以從用戶角度出發(fā),以用戶為中心,設計更受游客喜愛的旅游紀念品;另一方面,當地特色文化、特色工藝等可以借此得到良好的傳播與發(fā)展。聽覺互動可以帶給用戶完美的沉浸感,有著有別于其他互動體驗的優(yōu)勢,將聽覺互動應用到旅游紀念品中,可以給予豐富的紀念品體驗方式,滿足用戶對得到深刻有意義體驗的需求。
一、聽覺互動體驗旅游紀念品設計發(fā)展趨勢
(一)聽覺互動體驗的概念
1.聽覺互動體驗的概念
互動體驗可以分為兩部分——“互動”和“體驗”。互動意為互相作用,互相影響。體驗指接觸實踐之后的感知印象。互動體驗的目的是讓人與其他人、物或者環(huán)境互動中通過設計產生美好的體驗。
根據唐納德諾曼在《情感設計》中談到,人類與外界互動的體驗方式,分為本能互動、行為互動以及反思互動。產品與人接觸互動的體驗可以分為感官體驗、行為體驗互動以及精神體驗互動(如圖1)所示。
感官互動體驗就是指人體的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與產品發(fā)生互動行為而產生的體驗。聽覺互動體驗是感官互動體驗中的一種,聽覺互動體驗是人們對攝取到的聲音的感知,聲音是由物體震動而發(fā)生的聲波通過聲音感知器官人耳獲得的印象[1]。
2.聽覺互動體驗的特征
(1)傳遞更多的信息
聲音是人類進行日常生活重要的信息來源,能喚起我們對時間、地點、季節(jié)等的回憶,幫助我們判斷周圍的環(huán)境。聲音顯形指數是指“那些引起我們感受生源物質狀態(tài)的聲音細節(jié),也是指聲音產生的具體過程”。也就是說,聲響所給予的信息不僅有關物體的空間位置,還會透露其材質組成以及活動的狀態(tài)[2]。
在產品中信息傳遞式的聽覺互動有兩種體驗方式。一是直觀的信息提示,比如鬧鐘的鈴聲,電腦的開機聲等都是對產品使用的提示。聽覺互動體驗在這方面考慮的重點是如何良好有效地傳遞信息,比如什么樣的聲音可以讓用戶產生自然準確的反應;什么樣的聲音可以讓用戶產生愉悅感和積極性等。
二是通過產品的材質在使用時產生的摩擦、碰撞等聲音,用戶可以對產品的功能、性能運作狀態(tài)有大致的判斷和了解。比如奧迪曾經把A6的汽車關門聲當成一種宣傳手段,車身整體的密閉性和隔音性越好,車門關閉的聲音越沉悶。這一現象導致車門的關閉聲成為消費者選車的衡量標準。也說明產品的聽覺信息給人們帶來的聽覺體驗也是聽覺互動體驗設計考慮的重要方面。
(2)聽覺信息更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共鳴
相較于視覺的光線傳播,聲音傳播信息間接性更強。在接受聽覺信息時,人們通常會運用想象力,調動大量感知覺,投入更多注意力來感知外部世界。這就導致人們在獲取聽覺信息時會接收更多外界信息,產生更強烈的沉浸感。根據研究發(fā)現人產生情感的部分中樞神經區(qū)域,存在著相鄰的兩部分即“快感中樞”和“痛苦中樞”,而能直接作用于情感中樞的便是聽覺。也就是說,如果聽到的聲音能夠引起痛苦中樞或快感中樞的強烈共振,而強烈放電,產生情感共鳴,使快感和痛苦交替,這種感覺不需要理性思考就可以完全打動一個人,即我們所說的“感動”[3]。可知聽覺是更能引起人產生豐富情感體驗的信息獲取途徑。人的這種聽覺特性以及聽覺聯通其他感官的能力應當為設計所用。設計師可以借助聽覺互動體驗的設計,穿越感官層面而達到精神情感的更高級的互動體驗。
(二)旅游紀念品的體驗消費成為發(fā)展趨勢
1.體驗經濟的到來
體驗和體驗經濟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阿爾文:托夫勒在《未來的沖擊》中提出的,直到1999年,美國學者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爾摩在合著《體驗經濟》之后,體驗經濟理論才得到廣泛關注。在這本著作之中,約瑟夫和詹姆斯提到旅游紀念品是企業(yè)提供體驗服務的一種手段和方式:出售紀念品是幫助人們紀念某次體驗的一種方法,把游玩中使用的物品做成個性化的紀念品也是一種方法。這些紀念品是他們寶貴的個人財富的一部分,那些經歷往往比工藝品本身更有價值[4]。因為想要紀念一次難得的體驗,人們自然而然地想要通過一個具體事物作為紀念象征。可見旅游紀念品是體驗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產品。而對于旅游紀念品如何記錄以及如何提供良好的體驗,吸引消費者,如何完成新的經濟任務等都需要設計師進行重新解讀。
2.體驗經濟下的旅游紀念品的發(fā)展趨勢
根據相關學者研究,在體驗經濟下的旅游消費具有以下幾種趨勢:
(1)對情感需求比重增加
“與眾多有形的旅游景觀相比,旅游者內心對旅游景觀蘊含的無形精神層面的感情在強化,從而導致旅游者對于旅游消費中的無形精神追求在增加”[5]。由于物質層次的極大滿足,很多游客在進行旅游消費的時候,更加看重的是情感方面的收獲。尤其是旅游紀念品與自身的情感聯系,偏好那些可以引起自身強烈共鳴的產品。有了這層情感關系,旅游紀念品的紀念意義才能得到更大的強化。
(2)旅游消費的互動性增強,希望有深層次文化體驗
從上文可以知道,游客越來越重視旅游的精神情感追求,這其中也包括文化體驗需求,現在游客出門旅行都希望得到一段不同日常生活的特殊體驗,能夠與當地發(fā)生更緊密的互動,希望對當地文化生活有全方位了解的深層次體驗,所以一些互動性強、富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紀念品會受到大家歡迎。
3.聽覺互動體驗在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價值與意義
根據上述旅游紀念品的發(fā)展趨勢,可以了解到將聽覺互動體驗理論應用到旅游紀念品存在十分深刻的意義。
首先,聽覺互動體驗通過為用戶帶來更具感染力的聲音體驗,為用戶產生有趣的互動,增強了游客與旅游目的地的情感聯系,從而讓人們在使用產品的時候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
其次,互動設計可以增加用戶與紀念品的關聯,可以讓用戶參與到紀念品設計制造的方方面面。而聽覺元素不同于其他感官元素,由于聲音的傳播較快,能讓用戶快速了解地域文化信息。而且聲音信息更加委婉,給產品增加了神秘感,讓人想要一探究竟。如果很好地利用這一點,便可以以一種輕松的方式增加紀念品的文化底蘊。所以將互動體驗理論應用到旅游紀念品的設計,十分必要。
(三)聲音在互動體驗設計的現狀及趨勢
目前在感官互動中研究最多的還是視覺形象方面的體驗,聽覺多作為輔助。這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聲音在信息傳達、交互與溝通中,所起的作用不易外顯。正如法國學者米歇爾席翁所說,“聲音似乎被放置到一個邊角料的位置上”。
隨著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互動設計”、“界面設計”、“用戶體驗”應運而生,它們越來越注重“動則有聲”[3]。聲音變成了一種信息的反饋,作為產品與用戶溝通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在新興的虛擬現實中,聲音扮演著營造“現場感”和“沉浸感”的重要角色。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專注于產品相關的聲音設計還是沒有得到深層次的研究。聲音如何在日益強調互動交流的體驗設計中得到更好的應用,需要設計師們的共同努力。
二、聽覺互動體驗在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應用
旅游紀念品作為旅游購物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游客記錄旅游地相關地域文化特征的符號化物品。隨著體驗設計日益受到關注,紀念品的體驗設計也被重視起來。尤其是還有待開發(fā)研究的聽覺體驗,更是成為紀念品打破傳統尋求創(chuàng)新的關鍵。
根據聽覺與用戶的互動程度,我們可以將聽覺互動體驗方式分為,聽覺直觀互動、聽覺—用戶行為互動、聽覺—情感文化互動。
(一)聽覺直觀互動
聽覺直觀互動是用戶通過聽覺器官接受外界信息,產生感知與體驗的過程,也是用戶通過感受產品包含的聲音信息來體驗和回憶旅游地的地域特色及文化特色的過程。這些聲音信息多是當地方言、地方戲曲劇目、地方樂器等。在設計中的應用方式也比較直接,與用戶產生的互動也僅依靠感官層面。
比如這款“徽音生活提醒器”(如圖2)。設計師采集了徽州當地的獨特方言,并且觀察到徽州人是伴隨著早點小販的叫賣聲起床的。設計師以此為靈感,將鬧鐘的鈴聲換成徽州方言,并在上午7點,中午12點,下午6點進行報時。這種設計給外地的旅游者帶來了新奇的感覺,也將皖南小鎮(zhèn)的慢節(jié)奏生活方式傳遞給他們。
聽覺直觀互動設計的優(yōu)點在于紀念品對當地文化的體現更為直觀,這些聲音元素往往是當地文化的典型代表,可以使游客快速辨認,勾起旅游回憶。
(二)聽覺—行為互動
用戶和產品的互動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定的操作行為。聽覺一用戶行為互動就是研究用戶與產品之間的互動關系,通過引入聽覺元素來豐富和深化行為體驗。給用戶提供更加細膩的使用樂趣,提升了產品的吸引力。
比如葡萄牙設計師soraia gomes teixeira設計的會奏樂的凳子(如圖3)。這款凳子上面有一個類似于風琴一樣的設計,當人們坐上去的時候,凳子就會發(fā)出“xia” 的聲音。這個聲音是葡萄牙當地非常古老的一個樂隊樂器發(fā)出的聲音。用戶通過與產品互動,感受到“xia”這個聲音,通過觸覺與聽覺的介入,將葡萄牙的傳統音樂融入了用戶的普通生活,不僅讓用戶對“坐下”這一個瞬間動作產生了時間的延續(xù),還讓葡萄牙之旅一直被深深銘記。
案例很巧妙地將“坐”這個動作的向下壓力轉化成風琴發(fā)音的壓力,啟發(fā)人們品味生活中不經意的小動作。我們在設計時也要關注操作行為與聲音之間的聯系性,不能為了發(fā)音而發(fā)音,更不能讓聲音對我們的動作產生干擾,造成負面影響。
(三)聽覺—情感文化互動
在互動體驗設計中,聽覺—情感文化互動是在進行感官與行為互動之后激發(fā)的深層次互動。這時需要選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聲音元素,讓用戶在使用時可以感知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這種互動體驗更加深層,用戶的參與度與互動性更高,其形成的體驗也更加個人化,紀念品也具有更強的紀念意義。
比如臺灣手搖音樂盒(如圖4),游客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在曲譜上進行打孔,音樂盒可以通過識別曲譜上孔的分布,播放出不同的曲調。這些曲子是來自臺灣廣為流傳的童謠、民歌等。臺灣的童謠、民歌旋律優(yōu)美,用戶在使用時可以喚起對臺灣文化以及旅游中產生的特殊情愫的回憶。用戶在制作音樂盒時,調動了眼、耳、手,也加深了對當地特色文化的記憶。最終的紀念品極具個人氣質,增強了用戶長久保留下去的動力,更具紀念意義。
三、聽覺互動體驗應用到旅游紀念品的設計策略
1.從用戶角度出發(fā),增強互動性,提升紀念意義
紀念品互動是包含用戶和產品兩者的交流互動,在設計紀念品時,勢必要考慮互動接收者的相關情況。也就是說,旅游紀念品的互動體驗設計必然與用戶的感官感知(生理)、心理認知以及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因素有一定關系,這樣紀念品就更加容易打動用戶,給用戶帶來影響力更持久的旅游體驗,而蘊含這種體驗的紀念品的紀念性更強,滿足人們夠買紀念品的初衷。而這也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的核心。加達默爾也指出:“想要理解”意味著接收者的先見(被理解之物已具有的知識與意識),要與發(fā)送者的知識范圍相統一,要達到 “視界融合”,對于聽覺互動體驗的旅游紀念品來說也是如此[6]。
以用戶為中心的聽覺互動體驗旅游紀念品設計,首先要了解用戶的通性,即用戶普遍具有的生理感知能力,比如什么樣的音樂可以幫助人們產生回憶的沉浸感,什么樣的聲音是游客普遍認為的具有代表性的聲音等。其次,需要了解不同用戶的個性差異,這需要從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對用戶進行細致劃分,確定不同的用戶族群以及這些族群的特點。或者采用定制紀念品設計、參與性設計的方式來給用戶帶來屬于自己的互動體驗紀念品。比如現在很多手工作坊,都會帶游客制作屬于自己的旅游紀念品,我們可以讓游客自己錄制或者學習當地的特色聲音(比如音樂、戲劇、方言等),并將其物化成一個紀念品。
從用戶角度出發(fā)進行紀念品聽覺互動設計,可以促進兩者的交流溝通,使用戶得到屬于自己的旅游記憶,其產生的紀念品也更具有紀念意義。
2.通過聽覺互動方式,滿足當地文化的傳承與傳播需求
旅游紀念品不僅是游客購買的旅游紀念的物化品,從某種角度說,它還是當地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當地的特色文化可以通過紀念品傳播到世界各地,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我們在設計時需要注意:
首先,這些文化需要進行選擇,要尋找優(yōu)秀良好的,有更強代表性的,能夠傳遞正面形象,并且可以給用戶帶來美感享受的文化。我們對紀念品進行互動設計,最終還是希望用戶與紀念品產生的是積極良好的互動,以此來吸引消費者購買使用。所以互動的內容也要能夠是可以產生積極影響的當地聲音文化。
其次,在設計時要找到有效生動的互動方式,這些文化需要進行加工,避免直接使用,產生生硬感。很多地方都會將當地的樂器作為旅游紀念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文化傳播和紀念旅游的作用。但是這并不能算作是旅游紀念品設計。設計師需要提取這些元素進行相應的轉化。找到合理有效的互動方式,將當地的文化應用到紀念品中,才能促進文化的傳播,滿足旅游地開發(fā)紀念品的需求。
結語
設計師將聽覺互動體驗應用到旅游紀念品設計當中,可以豐富紀念品本身具有的內涵,為購買者帶來多樣、深刻又有趣的文化體驗。對購買者而言,聽覺互動體驗的旅游紀念品以有趣的形式傳播旅游地的特色,以生動的互動形式加深了游客對當地的認知與記憶,達到購買紀念品的目的。對于旅游地來說,聽覺互動體驗類的旅游紀念品可以對當地特色文化進行保護,促進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衛(wèi)東.五感在產品形態(tài)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5.
[2]蘆影聲音體驗—關于設計的聲音意識與聽覺審美研究[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7.
[3]阿城.常識與通識[M].中華書局,2016.
[4](美)約瑟夫·派恩(美)詹姆斯吉爾摩夏業(yè)良等譯.體驗經濟[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
[5]謝春山,張裕金,王恩旭.旅游體驗視角的游客消費趨勢與產品開發(fā)策略研究[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5(11):42-48.
[6]張凌浩,婁明,何娟.產品符號感官體驗中的藝術通感轉譯[叨].包裝工程,2018,39(6):14-19.
[7]張紅梅手工藝非遺融入高校旅游紀念品設計類專業(yè)教學的再探討J]設計,2017,30(1):76-77.
[8]周承君,鄧小慶旅游紀念品開發(fā)中的維與度——以“武漢印象”為例D]設計,2017,30(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