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威
[摘要]本研究立足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新手型教師,針對《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程,通過教學實踐和反思,來探索案例式教學方法在授課過程中的教學效果及存在問題,例如,缺乏豐富的案例來源,新手型教師不能對案例進行透徹分析。然后,通過實踐的教學活動,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如拓展案例來源,豐富教學內容;加強新手型教師本身對案例的理解,并從豐富大學課堂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兩個方面反思案例式教學在高校課堂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新手型教師;案例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6-0124-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6.056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高校教師在授課當中,尤其是對于新手型教師來說,如何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對課堂的掌控能力,提高教學效果,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目前,伴隨著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效果可能會有所提高,但是,對于同樣的教學方法,譬如案例式教學方法,雖然不同的新手型教師都采用案例式教學方法,但是其教學效果也是參差不齊的。除了教師的教學經驗、知識儲備與能力之外,影響教師對案例式教學方法效果的因素還有哪些?如何有效地提高案例式教學方法的實踐活動,值得進一步研究。
本文以《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程為例,主要研究作為一名新手型教師,如何有效地運用案例式教學方法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對課堂的組織能力,讓學生以更大的興趣學習到豐富的知識,將會是一個極具有研究意義的課題。本研究旨在通過高校教學中對《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中的案例式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進行研究,能夠很好地提升新手型教師的教學效果,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學前兒童發展科學》課程的介紹
《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程是一門講授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學科,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包括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學前兒童感知覺的發展、學前兒童記憶的發展、學前兒童想象的發展、學前兒童思維的發展等內容,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同時結合學前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具體的表現,又具有極大的趣味性。同時,《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程是很多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院校培養方案里的必修課,只是有時候在培養方案里的名稱不太相同。作為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如果想要學好專業課知識,那么,就必須首先了解兒童的發展特點,掌握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所以,《學前兒童發展科學》作為一門專業課,也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重要基礎課程。
二、案例式教學方法在《學前兒童發展科學》中的運用
本文中指的案例式教學是與《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息息相關的,《學前兒童發展科學》是介紹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特點的一門課程,而與此相關的案例則是與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相聯系的案例,而案例式教學則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講授《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時,運用與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有關的實際案例進行教學的教學方法。
在講授這門課程中,案例式教學方法的使用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學前兒童心理發展過程是較為抽象的過程,在給本科生上課的時候,就需要運用大量的案例,才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雖然,新手型教師和成熟型教師都會使用案例式教學,但是,使用的效果卻可能有所不同。新手型教師由于缺乏技巧或者對案例深入剖析的能力,雖然有著豐富的案例,卻對案例的講解流于表面,草草結束。然而,這并不能否認案例式教學在《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程中的作用,案例式教學在學前兒童發展科學中的運用,不僅豐富了授課內容,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而且學生在聽講的時候會感到趣味性強,充滿興趣。
案例式教學不僅可以使教師擺脫單調空洞的講解風格,而且可以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譬如,對于同一個知識點,在具體形象思維中,上課的時候提到了對于自我中心性的特點的認識,講到了兒童具有擬人化或泛靈論的特點。如果單純從概念上,告訴學生,兒童的擬人化或泛靈論是指兒童有意識有感情有語言,便以為萬事萬物也應和自己一樣有靈性。這樣,學生的理解可能還是很抽象,但是如果從案例的角度出發,上課講到這一點時,向學生這樣舉例,譬如,有的兒童走路時,看到月亮在動,他就認為月亮在跟著自己走。兒童往往會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一些客觀現象,當兒童有這樣的想法時,就說明此時兒童具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性的特點。還有的兒童,在娃娃家抱著娃娃玩,卻說,娃娃想媽媽了。他賦予了娃娃生命,認為娃娃具有情感,這一點就是擬人化或泛靈論的具體表現。通過出示類似的案例,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中原本比較晦澀難懂的概念,而教師也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三、新手型教師使用案例式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案例式教學方法有其獨特的特點及優勢,也備受新手型教師的喜愛,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新手型教師對案例式教學的運用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或者差強人意,看似比較簡單的教學方法,運用起來并沒有那么容易。因此,有必要對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的使用情況進行研究,尤其是新手型教師的教學方法的使用情況進行研究。
對于新手型教師,往往在教學過程中,雖然運用案例式教學方法,但是,往往只注重形式,在利用案例進行教學取得的效果上往往與上課前的預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通過對新手型教師在《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程中對案例式教學的運用情況進行反思,能夠有效地提高新手型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的使用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本研究針對新手型教師在《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中運用案例式教學,并通過反思性教學,總結出新手型教師在運用案例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
(一)缺乏豐富的案例來源
在現實情況中,有相當一部分新手型教師直接從學校畢業后直接步入了工作崗位,缺乏幼兒園一線的實踐經驗,而從《學前兒童發展科學》的學科性質來看,很多方面是與幼兒園實踐聯系非常緊密,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幼兒園中的幼兒身上都可以得到驗證,但是,作為新手型高校教師,往往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因此,在備課的環節中,往往是從教材中獲取案例或者從網上搜索的方式獲取案例,在講課的過程中,也往往是就案例而講授案例,考慮不到學生可以接受的狀態,并且講解過于生硬,案例的使用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新手型教師在新教授一門課程時,由于對課程體系還不是很嫻熟,缺乏上課的經驗,對教學效果的預期不夠,因此,在選擇案例的時候,有時候并不能得知在實際講課的過程中能否取得有效的課題效果。而且,案例的選擇一般來源于教材或網絡上檢索到的案例,很少是來自于一線實踐的案例,因此在對案例的理解和認識方面,缺乏深刻的體會,往往是教學中有案例的需要,就去尋找相關的案例,但是缺乏對案例的使用效果的考慮。
(二)新手型教師對案例分析不透徹
新手型教師不能對案例進行透徹分析主要體現在,雖然,新手型教師在課堂上選擇了一個與知識點有關或切合知識點的案例,但是,通過反思發現,在講解的過程中,并沒有對案例進行透徹的解剖和分析,案例的使用往往虎頭蛇尾,使得教育過程草草結束。這說明,作為一名新手型教師,可能缺乏對教材和案例本身的理解,以及對學生狀態的了解和對自身狀態的了解。
新手型教師對教材或案例本身理解較為薄弱,其原因可能有多個方面。一個是作為新手型教師,在教學經驗上,遠遠不如成熟型教師或專家型教師的嫻熟程度,對教材的理解可能較為片面,對案例的剖析能力較為薄弱,對把知識本身轉化為一種應用型知識的能力較為欠缺,同時,尚不能把握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更重要的是,有的新手型教師在運用案例式教學時,往往是為了案例教學而進行案例教學,雖然能夠認識到案例式教學是豐富其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并不能認識到,如果一個案例在運用過程中,講解不是很充分、學生理解有困難的情況下,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不僅不會增強教學效果,反而會削弱其教學效果。因此,部分新手型教師在運用案例式教學的過程中,不是由于缺乏案例,而是由于對案例的分析不透徹造成的。
四、新手型教師運用案例式教學的建議
結合新手型教師在《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程中運用案例式教學法中遇到的問題,并結合案例式教學法的特點,對即將走上教學崗位的新手型教師在運用案例式教學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拓展案例來源,豐富教學內容
案例來源的途徑應該結合與專業相關的一線實踐經驗進行有目的的選擇,不僅僅是局限于網絡上活教材中的素材,應該拓寬原有的案例來源,選擇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
新手型教師在運用案例式教學法時,一定要注意,案例的使用一定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及效果。所以,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特點,案例的使用結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且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關注的與專業有關的社會熱點相結合,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聽課的積極性。
2.契合性原則
針對所要講授的知識點,在選擇案例的時候,應該選擇與知識點相契合的案例,案例對知識點有詮釋、幫助理解的作用。如若案例與知識點不契合,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不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而且還可能會出現使學生更加混亂的局面。
3.生動性原則
案例式教學法的使用一定是具有能夠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的作用,新手型教師對課堂的把控能力較弱,教學中往往存在照本宣科的特點,然而,案例的使用,能夠增強課堂的生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充分輕松的氛圍。
(二)加強新手型教師本身對案例的理解
新手型教師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經驗不足的問題,同時,由于自身知識結構的局限性,對案例本身的理解不透徹,不能從多個方面加深對案例的理解。因此,如若增強新手型教師本身對案例的理解,就需要多閱讀參考書,建立更加專業的知識體系,對同一個案例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深度挖掘該案例對這一知識點的價值。其次,要增加幼兒園一線的實踐經驗,學前兒童發展科學這門課主要講授的是學齡前兒童身心發展特點,而幼兒園的幼兒處于3-6歲的年齡階段,這一時期的幼兒在游戲、課堂等環節中均表現出典型的身心發展特點。因此,幼兒園中存在著豐富的案例能夠詮釋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并且生動有趣,淺顯易懂。
例如,在講授泛靈論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結合幼兒園的實踐去講,尤其是在娃娃家區,幼兒在游戲的時候,經常賦予無生命的物質以生命,這其實就是幼兒自我中心性的表現,也體現出泛靈論這一概念的特點。
高校新手型教師只有通過對案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后,才能在課堂上能夠有內容講,使課堂內容變得豐富起來。如果,新手型教師本身對案例的理解是很匱乏或一知半解的狀態,那么,就不能對案例做到游刃有余地講解,因此,課堂教學也就變得索然無味,學生進而也會對課堂失去興趣。
五、小結
誠然,僅僅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建議,但是,由于個體差異性的客觀存在,高校新手型教師在案例式教學的應用上可能仍然存在著不同的問題,因此,高校新手型教師應該根據自身特點,結合各種方法,不斷提高案例式教學的運用效果,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對課堂的把控能力。
案例式教學的運用不僅對高校課堂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新手型教師自身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使大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學生學習具有積極性和濃厚的興趣,學生學習有了積極性和興趣,不僅學生從課堂中受益頗多,而且,教師會得到較好的課堂反饋,提高自信,使教學變得越來越好。另一方面,作為高校新手型教師,從長遠的發展來講,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進而為成長為成熟型教師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