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平
摘要:國際上美國帶頭向中國發起貿易戰,外貿形勢日趨惡化,中國由成本優勢帶動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已經走到了盡頭;國內經濟的科技力量太弱,地產暴利淹沒了科技創新的價值和利益體現空間又抑制了大眾消費,經濟結構畸形發展太嚴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已迫不及待。股市是資本主義成功的秘訣,是中國人勤勞卻不富有的根本原因;股市是保證貨幣實際購買力的有效工具,股市的規模效應可以有效提升消費;股市是科技創新的源泉,它可以提升中國經濟的科技力量,可以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所以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是否成功的關鍵是中國股市。
關鍵詞:股市;結構調整;轉型升級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010-01
一、中國經濟的科技力量太弱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上市公司才是國家經濟的中流砥柱。從美股十大市值個股行業分布來看,科技股《即信息技術板塊》共有四只,占絕對優勢,金融和可選消費板塊各兩只,能源和醫療保健板塊各一只,結構較為合理。科技股在美股牛市行情中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反觀中國A股金融股成為絕對主力,無一家科技公司。
中國A股科技股中目前市值最大是剛上市不久的工業富聯,市值不足3200億人民幣,第二位是海康威視市值不足3000億人民幣,第三位是借殼上市的360市值不足1600億人民幣,整體來看A股市值超過1000億人民幣的科技股也僅4家。跟美股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別。中國經濟的科技力量太薄弱。可是2018年中國共有156家房企銷售額突破100億人民幣。5000億以上的有3家,1000-5000億的有28家,也就是說有31家房企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人民幣。這讓A股的上市公司相形見絀,難以望其項背。可見中國經濟結構畸形發展是多么的嚴重。
二、房地產暴利淹沒了科技創新的價值和利益體現空間
利益驅動資源是市場經濟的核心要素。房地產的暴利掠奪了國家絕大部分資源,資本和人才。它淹沒了科技創新的價值和利益體現空間,使科技創新失去了激情的光環。資本是逐利的也是現實的,它不在意空洞華麗的包裝。只要房地產暴利的存在,科技創新就沒有體現價值和利益的空間。
中國房產總市值65萬億美元,已超過美國+歐盟+日本總和《美國,歐盟,日本是當今世界最大最發達的經濟體》,后者只有60萬億美元;第二,中國股票市值6萬億美元,只有美國+歐盟+日本總和的十分之一左右;第三,中國房產總市值是股票市值的十倍多,遠超美國、歐盟的1倍。差距是何等的懸殊。而且隨著房價的上漲這種差距還在擴大。很多公司辛辛苦苦干一年還不如買賣一套房。既苦又累還賺不錢,有誰去科技創新。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惡化,地產暴利對經濟的副作用愈發凸顯,嚴重制約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靠的是科技創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靠的是科技創新,靠蓋房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豈不是笑談。
三、股市是科技創新的源泉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靠蓋房子成為強國的。像當今世界最發達的美,歐,日都是立足于資本市場。依靠科技創新來發展經濟。科技創新投入大,風險高,成功率低,也只有資本市場能最大化的分散其風險,同時也能最大化給其價值和利益回報。縱觀資本主義發展和三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我們不難看出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對技術革新的巨大資金支持,直接導致了三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從而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飛躍。
四、股市是保證貨幣實際購買力的有效工具
社會經濟向前發展,紙幣發行量逐年加大而紙幣的實際購買力卻日趨減小。它們總是矛盾的,反方向運動的。有人說資本主義是比社會主義落后的政治制度。而事實上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大多是資本主義國家。這些國家的勞動者工作時間短,社會保障程度高,社會福利好,原因在哪里。它們成功的秘訣就是用健康的資本市場解決了社會經濟向前發展,紙幣發行量逐年加大與紙幣的實際購買力卻日趨減小的矛盾。讓勞動者的財富能夠保值增值,老百姓的實際購買力隨社會經濟發展相向而行。這其中股市的作用功不可沒。
社會主義不是烏托邦。它主要解決的也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沒有可靠的財富保障和物質基礎,那一切都是空談。
由于意識形態對資本市場的偏見,造成了中國股市自誕生之日起,就有許多先天不足和后天頑疾。股市不但在國家經濟生活中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且成了許多人眼中無足輕重的“賭場”。它只能跌,不能漲,不能讓“投機倒把”者賺到錢,否則誰去勞動。讓股市走進了惡性循環,跌跌不休。所以中國股市總是牛短熊長。讓企業和投資者損失慘重。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人勤勞卻不富有的根本原因。
資本市場建設的滯后嚴重影響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隨著美國帶頭向中國發起貿易戰和國內消費的嚴重不足,中國由成本優勢帶動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已經走到了盡頭。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已是必然。
五、股市的財富效應能有效提升消費
地產暴利耗費國家絕大部分資源,淹沒了科技創新,拉大貧富差距,嚴重抑制消費。不知道有些人是愚昧無知,還是故意混淆視聽把增加人口數量說是增加消費,而事實上決定消費的是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而不是消費者的數量。只有讓越來越多的窮人變成富人才能有效增加消費,才能促使中國由出口導向型經濟向消費和服務型經濟升級。
股市的財富效應和規模要遠大于樓市,它能惠及更多的人,能有效提升消費。而且股市的成本要遠遠低于樓市。當今世界所有發達國家都是立足于資本市場,依靠市場經濟造福于本國人民而立于不敗的。
六、股市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關鍵
中國經濟的第一次騰飛源于農村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它解放了束縛在土地上數以億萬計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為了尋找生存空間,他們來到城市,趕上了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是他們用青春和汗水鑄就了中國經濟的輝煌。
現在中國經濟進入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要想成功并實現第二次飛躍,必須建設好一個健康良性循環的資本市場;使資本變成強大的生產力,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中國經濟才能成功突圍;使中國由房地產主導的關系經濟調整到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市場經濟,由出口導向型經濟向消費和服務型經濟升級。
一個健康良好的股市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是否成功的關鍵,也是中國經濟第二次騰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