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婷

摘 要:農村留守老人是目前社會老齡群體中最困窘的一個群體,對其養老支持進行評價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建立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的評價指標體系,將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應用到養老支持評價中,得出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的綜合評價,以期促進完善我國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支持體系。
關鍵詞: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層次分析;模糊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C913.6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7-0032-02
一、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而老人習慣于農村生活,難以適應城市環境,加上子女生活和收入的不穩定,無力照料老人的生活,因此出現了大量留守老人。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逐漸加快,農村留守老年人群體不斷壯大,農村留守老人在最后的晚年生活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農村留守老年人問題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問題,是城鄉發展不均衡、公共服務不均等、社會保障不完善等問題的深刻反映。農村留守老年人養老支持是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養老支持體系的完善關乎廣大農村留守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關系到脫貧攻堅的目標實現,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
以往對農村留守老人的研究,多是定性的描述性統計分析,且暫時沒有對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支持進行評價的,而本文應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將養老支持進行指標量化,得出養老支持的評價結果,進一步為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體系提供建議。
二、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的評價分析
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指標體系的構建需要考慮到社會中的方方面面,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本文從養老支持的主體來研究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支持,包括政府、農村社區、社會以及家庭四個層面。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指標體系包括4個一級指標和12個二級指標(見下圖)。
1.指標權重計算。根據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方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得到的一級指標權重為(X1,X2,X3,X4)=(0.2265, 0.2206,0.0647,0.4882),二級指標權重為(Y1,Y2,Y3,Y4)=(0.2492, 0.0741,0.5286,0.1482),(Y5,Y6,Y7)=(0.1365,0.6250,0.2385),(Y8,Y9,Y10)=(0.5396,0.1634,0.2970),(Y11,Y12)=(0.25,0.75)。以上所有判斷矩陣均通過一致性檢驗,因此,所有權重賦值都是滿意的。
2.模糊綜合評價。在建立評價指標體系、計算各指標權重的基礎上,通過選取20位農村留守老人,請他們按照非常不滿意(20)、不滿意(40)、一般(60)、滿意(80)、非常滿意(100)的等級對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體系的評價指標進行打分。通過計算得出,一級模糊綜合評價為:B1=(0.0801,0.2402, 0.3202,0.1995,0.1601),B2=(0.1494,0.1782,0.2241,0.3736, 0.0747),B3=(0.0833,0.3333,0.4167,0,1667,0),B4=(0,0.3244, 0.2433,0.2701,0.1622);二級模糊綜合評價為:A=(0.1300, 0.2822,0.2112,0.235,0.1411)。
3.評價結果分析。通過加權平均將評價結果進行量化,得出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評價結果為VZ=59.5。同理,其他各分級指標的評價結果分值為:VX1=62.39,VX2=60.92,VX3=54.74,VX4=64.35。
通過計算結果可知,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支持評價接近一般,得分較低。這說明,目前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的水平處于一個起步階段,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完善和進一步加強。
三、結語
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評價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從分析和計算過程可以看出,將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結合起來的評估方法,充分利用兩種方法的優點,賦權合理且計算較為簡便,具有一定的優勢和可靠性。但是,這兩種方法也存在缺陷,比如指標權重確定時的主觀性,評語集打分也存在主觀因素,這就要求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的指標體系需要進一步優化,要增強評價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從而盡可能地規避風險。
參考文獻:
[1] ?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年)[Z].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7-07-07.
[2] ?葉敬忠,賀聰志.靜默夕陽:中國農村留守老人[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3] ?裴如杰.完善農村留守老人養老支持體系[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5,(2):35-40.
[4] ?王貫新.多元共治模式下農村留守老人養老公共服務供給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