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經成為全球發展的趨勢,在治安管理中運用大數據,可以更為有效地進行治安的管理,對相關犯罪活動進行有效的預防。本文運用一些實際案例,用大數據治安管理中的切實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提出切合實際的應對策略,為社會治安管理的未來發展方向提出良性的建議。
關鍵詞 大數據 智能化 治安管理
作者簡介:王貝貝,鐵道警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行政法與治安學。
中圖分類號:D63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6.061
隨著21世紀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社會關系成為一個數據化的網絡時代,使得社會治安管理也越來越系統化及全面性,不僅節省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治安管理的效率,但同時由于信息數據來源的多樣化及龐大性,使得大數據又存在信息處理不夠及時不夠全面等方面的問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經成為了全球趨勢,因此,能夠有效的利用大數據所提供的便利,更好的更高效的發揮其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創造智能化的社會管理治安模式,對我國的經濟及社會的發展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大數據概念及優勢
大數據,顧名思義,巨量數據,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有了大數據的概念,阿爾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將大數據熱情地贊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其實應該從人類開始進行集體生活開始,大數據就被應用于日常生活中,來幫助人們管理生產活動及日常生活,只是人為獲取數據及處理信息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直到二十世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開始正式做為一個信息科技的流行語,大數據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也開始更加明顯,每一個人的生活都與數據息息相關,大數據的優勢才得以完全的展現出來。由于其海量(Volume)、時效(Velocity)、 多樣(Variety)及價值(Value)的特征,可以為公安機關提供有效且實時的數據依據,于是其在治安管理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如果能很好的運用大數據,逐步加強信息收集、處理、及分析能力,那么公關機關對于社會治安及犯罪懲治將更加的精準和高效。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治安管理問題也出現多樣化和技術化,網絡犯罪和擾亂公共網絡秩序的案件也屢見不鮮,傳統的治安管理模式已經明顯不能很好的應對這些問題,大數據應用和分析已經出表現出明顯優勢,于近幾年公安機關110平臺,微信,QQ及微博的快速發展,使得全國實現了警務信息的互聯,便得治安管控的效率和準確性都得以有很大的提高。
大數據在社會治安管理中的應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根據治安案例所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類型等相關的信息,進行整理和統計,并進行大數據的整理和標識,繪制出治安管理常發時間和類型的數據圖,并根據這些大數據的相關信息,進行數據的模型和案件的模擬,并據此進行警力的安排和布置,預防案件的發生。這種采用大數據和云平臺來進行治安管理防控的方法,也是大數據管理的一種常用方法。
二、大數據治安管理下的困境
目前,在治安管理中大數據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譬如“張學友演唱會抓逃犯”事件,不僅是我國在人臉識別方面的不斷優化和發展,更是治安管理信息化發展的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但是,從整體上來說,我國數據化發展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應用大數據的管理也是初步階段和不斷發展的階段,在大數據的應用上也存在著小數據的思維和大數據的思維,他們之間的跨越也不僅僅是數據信息化的發展,更是無數大數據運用者的思維模式和思維方法的改變。另一方面來說,治安管理大數據的運用,還需要進一步地驗證系統的有效性,提升預測的準確性。
(一)信息共享度不夠
雖然現在國家有了公安網、警察網、政府網、信息網等各方面的官網,但是各個網絡之間并沒有進行信息聯通,又由于各地區經濟、技術條件等的影響,各地公安機關依然是有自己的一套數據系統,再加上政府一些人為原因的利益保護及機制阻礙等因素,造成信息不能達到實際的共享。出現信息孤島的情況。2018年發生的滴滴事件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由于主管客服人員一直根據相關規定不肯完全透露車主及車輛的信息,造成警方不能及時的追蹤犯罪行為,從而延誤時機造成被害人的死亡。
“信息孤島”是指在社會信息化過程中,由于信息系統、軟件系統、數據庫之間關聯性差,難以互聯、互通和互操作的弊端,造成數據共享性差,信息難以融合貫通,無法實現業務協作,系統效率較低,而無法真正實現信息化的問題。目前,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數據庫數據系統,但是在具體的治安管理中,由于各種原因,包括區域的原因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各個地方的信息化程度也存在著很多的不同,此外,由于相關機制的阻滯作用,信息孤島的存在非常嚴重。這樣也導致各個地方的治安案例缺乏一個統一的大數據和統一的分析。例如,在不同的地方,小偷小摸的事件時有發生,雖然在一個地方,治安管理中會將嫌疑人的相關信息輸入大數據,但是不同地方的大數據不能進行統一的關聯,也致使即使地方治安抓到了小偷,也難以進行更高的刑罰,而只能以當次所涉嫌金額進行刑罰。此外。不同地方治安對于數據化重視的程度也不夠,有的地方對于創新極為重視,但是體育能力和技術的制約,并無法進行大數據的兼容和共享,這也是制約治安信息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軟硬件的缺乏
由于大數據數據維度大,敏感性強,因此獲取比較困難,我國警務人員本身又人數比例相對較少,所以大多工作只能做抽樣調查,而不能獲取全部人員的各類信息數據。又由于目前由于警務人員的認知和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好多人依然堅持過去傳統的工作思維的影響,對大數據概念認知模糊,雖然有些地區大數據系統已經完善,卻被作為“檔案”束之高閣。大數據要得以變為有用信息,最主要還是要進行后期的分析,但是由于人工智能及技術的限制,造成有些還是使用傳統的數據分析系統,使得數據預測準確率較低。
(三)專業人才的匱乏
古語言“治天下者,以人為本”,同樣,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管理最終還要靠“人”來實現,大數據的分析及識別運用能力,需要較強的技術支撐和專業能力,由于我國警力人員本就匱乏,警備人員能力的培養又相對滯后,缺乏相對高端的警務人才,使得大數據不能夠被很好的運用到治安管理條例中。
大數據的發展是近幾年的事情,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在各行各業中有急需大數據人才。在2018年,大數據或者數據工作者的崗位需求將激增,其中大數據科學家的缺口在14萬到19萬之間,對于懂得如何利用大數據做決策的分析師和經理的崗位缺口則將達到150萬。對于治安管理的大數據而言,大數據人才依然是極為緊缺的,大數據行業既需要高精尖的數據開發科學家,也需要從事數據清洗之類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在過去的IT人才的培養和發展中,IT人才一般集中在編碼領域,但是大數據人才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編碼技術和能力,更需要的是數據的分析和專門的行業知識。目前,集編碼技術、數據分析、行業知識三位一體的人才極為缺乏。比如在治安管理的大數據專業人才,不僅需要理工科出身,懂得計算機編碼技術,還要懂得數據的分析以及治安管理等相關知識,但是懂得治安管理相關的內容一般則為警校畢業,而并非是IT人才。
三、大數據在治安管理中的應用對策
(一)提升治安管理大數據的創新意識,打破信息孤島
全面系統的培養公安及民警數據化辦案的思維意識,并建立起在實際行動中收集所有數據信息的的數據化理念,逐漸打破傳統的以紙質文檔為主的工作模式,轉而實現以計算機數據庫為主要依附的執法模式。那么,這就需要建立起一個完整且能夠達到互聯共通目的的數據庫系統,建立起一個以公安系統為主導,政府機關、大小企業等積極協同配合的信息共享、統一調度的數據化平臺,構建一個以大數據為指導的社會治安網絡系統,使得網上網下信息一體化、透明化,方便警務人員在執法過程中進行時實的信息調度和追蹤,這就需要改進完善我國對于數據信息方面的法律制度,打破原有的一個個小圈內的封閉狀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個數據共享,做一個簡單的比喻,比如一個犯罪嫌疑人在江西作案后潛逃,他的個人信息一經在江西地區得到確認公布,全國各地的公安機關信息系統上都將出現同樣的信息,同時相關的各大執法網站也都會快速出現同樣的信息,這樣在抓捕追逃的過程的準確度將大大增加,也將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江西警方在外地的各種各樣的確認犯罪嫌疑人的手續,加快了破案速度,也就使得社會的物質和生命財產遭受更少的損失。
(二)培養具有大數據思維的專業人才
人才是重中之重,這是不言而喻,大數據信息量極其龐大,如果單靠人為分類整理,檢索查詢分析,那無疑數據庫不過是成了沒有紙質的寫在電腦里的檔案而已,這就需要專業的數據庫打造及維護人才,公安機關在積極培養內部人才的同時還應該不拘一格用人才,畢竟術業有專攻,在計算機專業和科技里有更專業的人才,加強與各大高校及科技通訊領域的合作,進行專題的培訓,提拔出合適的人員,建設一支具有實戰經驗的,并且熟練掌握數據化知識的人才。
大數據的思維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在大數據的起步階段,需要對于大數據的思維有一個比較好的了解和發展。大數據的體量很大,數據類別也非常大,強調多維度關聯分析,加強對于數據的挖掘和情報的研判。對于傳統的大數據而言,存在著效率低成本高、擴展能力不足等不可逾越的障礙。但是,采用大數據的思維,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則可以帶來更多的改觀。例如在2018年,江蘇省在診斷被黑客入侵篡改數據造成500萬人民幣的損失的時候,警方在面臨企業后臺龐大的轉賬數據和資金來往的基礎上,開展大數據思維,調取服務器數據,對海量的服務器進行梳理分析,篩選出案發時間段內賬戶資金異常數據。這種方式有效地解決了平臺注冊虛擬賬號難以辨認真實用戶的壁壘,最終成功破案,抓到了犯罪嫌疑人。
(三)加強數據公開,團結人民群眾
最近幾年,由于網絡的發展以及國家數據化意識的提高,一些犯罪信息逐步開始在互聯網上公開,人民群眾也看到一些,從而加以防范,但是關于犯罪性質及處罰結果等信息去依然是公安機關內部的信息,其實數據化公開治安案件,使其公開透明的呈現在人民群眾面前,讓人民群眾有知情權,公安機關的權力就可以透明化,也就更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國十幾億的人口,據統計卻只有區區二三百萬的警務人員,所以,公安機關的工作是龐大的,如果能加強數據的公開,讓人民群眾能了解具體工作,那么人民群眾也更愿意去主動支持配合警務人員的工作,比如數據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可能就會容易很多,畢竟有好多地方由于經濟等方面原因不能完全實現視頻的監控,所以,加強數據公開是很必要的一件事情。
總之,大數據強調全面的分析、數據化的思維和很強的實踐應用技術,提高治安信息的高效便捷。大數據的發展,為中國治安的管理帶來了更為方便便捷的發展機會,提升了治安管理的便捷性。但是,大數據的發展,也給治安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大數據的發展,并不是對于傳統治安管理模式的否定,而是對于治安管理模式的提升。在大數據的北京下,治安管理的發展,要強化大數據的思維,培養科學的大數據理念,構建科學合理的大數據采集制度和使用方式,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以達到更充分地利用和發展大數據,加強治安管理的發展,構建和諧有序的社會制度,實現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朝.大數據背景下烏海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7.
[2]許鵬天.大數據視野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
[3]侯麗娟.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檔案管理工作分析[J].人才資源開發,2016(20).
[4]姚曉黎.大數據下治安管理工作探析[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