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經濟迅猛發展及依法治國逐步推進的新時期背景下,原本隱藏在暗處的社會矛盾也漸漸進入到大眾的視野中,如何妥善處理糾紛逐漸成為改革攻堅期的中國社會面臨的難題。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提出不僅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同時也是堅持依法治國總體布局的基礎性工作。本文將從新時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現狀、難題、發展等方面全面分析我國目前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以期使其充分發揮出解決糾紛矛盾的重大作用。
關鍵詞 社會糾紛 多元化 解決機制
作者簡介:趙旭妙,浙江省青田縣人民法院。
中圖分類號:D9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6.041
新時期,不僅代表新的發展機遇,也代表了新的挑戰。雖然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概念早已提出且有一定的實踐,但在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時代潮流下,如何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來妥善處理矛盾糾紛顯得極其重要。
一、新時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現狀分析
(一)新時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概念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因為目前社會矛盾糾紛多樣化導致相應處理方式的多樣化,它是一個與一元化糾紛解決方式相對應的概念。它是指在我國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用訴訟方式和非訴訟方式相結合的方式化解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糾紛的一種機制。
(二)新時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意義
1.新時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前提。我國政府的工作宗旨是全力為人民服務,這也體現了政府轉型的核心是構建服務型政府。在社會主義發展新時期的背景下,如何迅速改變現有模式構建高效便捷的服務型政府是我國政府的當務之急。而政府的服務性與權威性的重要前提條件是社會矛盾糾紛的合理解決,即妥善處理人民群眾的利益糾紛,也就是要為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訴求而服務。
2.新時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依法治國持續性推進的關鍵保障。依法治國,即根據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與群眾要求的法律來管理國家的一種國家治理方式。隨著社會矛盾的深化,社會糾紛日益復雜且表現形式多樣化,這直接體現為我國法院受理的訴訟案件與日俱增。新時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不僅符合國際化的潮流,而且有利于法治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及合理有效利用社會資源,最終達到我國依法治國進程持續性推進的目標。
(三)新時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實踐
自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推行以來,其在我國已經有了一定的實踐基礎,目前來看主要包括訴訟方式及非訴訟方式兩種模式。
1.訴訟方式,指國家審判機關嚴格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在糾紛雙方當事人介入的前提下,緩和矛盾的方式。
2.非訴訟方式,主要包括調解、和解和仲裁等方式。
(1)調解,是指在法院及有關機關居中主持下,產生利益沖突的當事人以和解的方法處理矛盾。我國目前主要有法院調解、行政調解、仲裁庭調解、群眾調解這四種調解方式。
(2)和解,是指產生利益沖突的當事人以和解的方法處理矛盾。
(3)仲裁,是指產生糾紛的當事人將糾紛事項提交給仲裁委處理的糾紛解決方式。
二、新時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發展窘境
(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內部銜接性差
新時期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從形成到充分發揮作用,需要包括訴訟、非訴訟及其他多元化解決糾紛方式之間的相互配合。但在我國實踐中,各種糾紛解決機制往往各行其是,相互之間很少有交流和溝通。這直接導致我國目前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內部銜接性差且很難有效集合多元化方式迅速化解糾紛。
(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非訴訟方式實行難
雖然我國一直在倡導利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來合理有效的解決社會多樣化的矛盾,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非訴訟的糾紛解決方式實行效果不理想。非訴訟方式,主要包括調解、和解和仲裁等方式。例如目前的很多地區的仲裁機構社會了解度及認可度低,往往十天半月才能受理一起仲裁案件,不能充分的發揮仲裁方式的作用。例如很多地方的行政調解往往最后會以訴訟方式解決,這不僅加重行政機構負擔而且極大浪費司法資源。所以從非訴訟方式的實踐來看,如何充分發揮其作用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訴訟方式改進難
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各種社會矛盾錯綜復雜,這要求我們真正貫徹落實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切實有效的緩和社會矛盾,構建新時期和諧社會。但在實踐中,一但發生糾紛則糾紛當事人往往會通過訴訟方式解決,這間接導致了我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訴訟方式改進難。因為有些糾紛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非訴訟方式完美解決,根本沒有必要上升到訴訟的層面,這不僅耗費了大量的司法資源而且導致訴訟方式難以真正切實有效的發揮其作用。如何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完善訴訟方式早已迫在眉睫。
三、新時期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未來之路
(一)加強平臺建設
1.完善平臺設置。我國應迅速建設以法院為中心的,集訴訟服務、糾紛登記、糾紛咨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轉化等多項服務的全面性平臺。其中,法院應當處于主體地位并在建設平臺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主動與其他非訴訟方式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對接,尤其要重點建設訴訟調解轉化的平臺。在條件允許的地區,應在法院的全面性平臺基礎之上,在法院設立相應的和解窗口、調解窗口、仲裁窗口等便民服務平臺,方便群眾高效便捷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方式。
2.爭取建立群眾最多跑一次的糾紛解決平臺。最多跑一次的糾紛解決機制,即群眾在糾紛發生后,只要帶齊相關資料,就可以一次性解決糾紛的機制。具體來說,對于一些勞動糾紛、消費權益糾紛、交通事故糾紛等糾紛頻發的領域,法院應當整合行政機關、仲裁委員會等其他組織的資源,爭取一次性解決群眾的矛盾糾紛,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3.建立糾紛在線解決平臺。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與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將許多傳統行業融入到虛擬世界中從而創造更大的價值。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應結合時代潮流,建立糾紛在線解決平臺,促進互聯網在線解決糾紛平臺的建設。
(二)健全制度建設
1.爭取非訴訟解決糾紛前置。不管在民事糾紛領域還是刑事糾紛領域,如果案件符合調解或和解的要求,應當盡量做到非訴訟方式優先。因為和解、調解是在糾紛當事人自愿的前提下進行的,所以其不僅符合糾紛當事人的利益而且有利于節約司法方面的資源。具體來說,法院應當積極與其他機構對接,爭取做到案件提前分流,即僅在不能適用調解、和解等方式的前提下才用訴訟方式解決糾紛。
2.完善調解、和解相關規定。從我國的實踐經驗來看,之所以調解、和解適用不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其相關規定不夠完善,所以立法機關應大力完善調解、和解的相關法律法規,爭取做到調解、和解領域有法可依。具體來說,應賦予調解機關更多的調解權限,保障其能依法調解當事人的糾紛而無后顧之憂。
3.完善糾紛中立評估制度。如何科學合理的解決社會糾紛,建立完善的糾紛中立評估機制就是切實可行的方式之一。中立評估機制,即聘請糾紛領域中相對權威的機構或專業先對糾紛爭議事項做一個科學合理的評估,對糾紛處理結果提前做好預測判斷工作,這樣在真正處理糾紛時所給出的結果能更讓糾紛當事人認可和接受。
(三)完善程序安排
1.完善糾紛處理提前告知程序。糾紛處理提前告知,即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綜合平臺受理當事人提交的糾紛時,便應對糾紛事項做一個科學合理的評估預測,并及時指導糾紛當事人選擇適合自己的糾紛解決方式。此外,提前告知程序還應為糾紛當事人提供糾紛咨詢、糾紛受理、糾紛常識等方面的便民服務。
2.設置完善和解前置性程序。從實踐來看,其實絕大多數的糾紛尤其是民事糾紛,一般都可以通過和解來妥善解決。而且和解不僅是在糾紛當事人自愿前提下進行符合糾紛當事人利益,而且和解有利于合理使用有限的司法服務資源。故我國應大力推行糾紛的和解前置性程序,保證糾紛當事人和解優先。
3.設置完善調解程序。調解程序與和解程序的最大區別就是調解是在有權威的第三方機構的主持下進行,所以調解程序也有利于節約社會資源。故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應摸索出一系列適宜使用調解處理的糾紛類型,爭取在當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調解組織的作用,妥善處理社會矛盾。
(四)加強組織領導
如何科學合理的構建多元化糾紛機制解決平臺,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是必不可少的保障。在我國,應建立以法院為中心的多元化糾紛機制解決平臺,故法院應加強對多元化糾紛機制解決平臺的領導。法院要主動加強與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其他社會機構等的聯系,建立協調有序、科學管理的平臺工作機制,充分利用自身職權來領導多元化糾紛機制解決平臺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李迎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積極構建和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J].行政與法,2011(3).
[2]地力娜爾·君馬克.我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困境與完善路徑[J].實事求是.2018(1).
[3]白泉民.新時代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功能價值和完善路徑[J].人民司法,2017(4).
[4]喬倩穎.中國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創新點[J].法制博覽,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