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平 郝婧
【摘要】社會組織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助推器”,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國社會組織越來越壯大,發揮社會組織積極作用,是時代轉變所需。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農村與農業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專委”)在新時代下,不斷加強自身建設、豐富學術活動、創新工作方式,取得了顯著成績。
【關鍵詞】社會組織;農業職業教育;學術活動
農專委成立于2006年9月,目前有團體會員150家,是全國農業職業教育工作者自愿組成的群眾性、學術性社會組織,是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的分支機構。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的正確指導下,創新工作方式,圍繞“一個中心”,堅持“五個加強”,取得了很好效果。
一、圍繞“一個中心”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要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農專委作為聯系全國農業職業院校的紐帶和橋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 “三農”工作大局,以提升服務能力為中心,團結、組織全國熱心從事農業職業教育事業的工作者,分析研究新時代農業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聚焦若干專題,交流最新學術研究成果以及農業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觀點新舉措,推進開啟新時代中國特色農業職業教育新征程。
二、堅持“五個加強”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升服務水平。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15年聚焦“三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貫徹新發展理念,勇于推動“三農”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撐。農專委注重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重要論述和對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的重要指示, 深刻領會其精髓和實質、準確把握核心內容,用理論知識武裝頭腦,不斷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帶領大家貫徹好、執行好,使每位農業職業教育戰線工作者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服務“三農”為宗旨,聚焦人才培養,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充分發揮農業職業院校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強自身建設,規范管理制度。一是加強自身發展,完善規章制度建設。根據民政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取消全國性社會團體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登記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分支機構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按時完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分支機構重新登記和負責人備案工作。二是嚴格執行、統一標準,按照中國職教學會會費管理辦法及收費標準,將會費納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統一管理。三是每年召開農專委主任工作會議1-2次,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多種形式學術活動。四是梳理各會員單位信息資料,建立健全農專委會員檔案管理制度。
(三)加強學術立會,活躍學術氛圍。農專委作為服務全國農業職業院校的橋梁和紐帶,組織豐富學術活動是我們永恒的主題。農專委通過舉辦成果評審、論文評選、教學能力大賽、學術年會等品牌活動搭建和展示農業職業教育教科研成果的舞臺,達到共同提高,促進共同進步,增強學會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1.舉辦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評選活動。農專委已經成功組織了七屆全國農業教育教學成果評審活動,參與院校和人數越來越多,成果質量越來越高,激發了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開展農業職業教育和教學研究的激情,增強了農專委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促進了農業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2.組織全國農業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組織教學能力大賽對提高涉農職業院校教師教學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和水平,系統優化教學過程,充分滿足農業職業教育教學需求,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新型農業技術技能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3.開展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論文的評選活動。農專委通過開展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論文的評選活動,挖掘出更多的優秀成果,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總結和推廣新課程改革的成果,提高廣大教師教育教學理論素養和教育科研能力。
4.規范做好“十三五”科研課題結題。圍繞課題研究項目的基本目標,嚴格按照既定的步驟與方法組織實施,規范做好283項全國農業職業教育“十三五”科研課題的結題工作。經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鑒定驗收,審核通過后頒發結題證書。
5.積極籌辦全國農業職業教育學術年會。積極打造農專委學術年會品牌,謀求學會在新時代的改革與發展,學會秘書處超前謀劃,精心籌備、統籌安排,把各項服務工作落到實處,召開高質量、高標準的學術年會。
(四)加強參謀助手,協助相關工作。根據新時期農業職教教育發展趨勢,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積極向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出對策措施,做到為農業院校發展服務、為政府決策服務。進一步做好為教育部、農業部、職教學會、職教集團、行指委服務工作;在搭建平臺、交流共享中發揮作用;認真完成主管部門交辦的任務;把農專委辦成政府肯定、院校歡迎、教師滿意的新型學會。
(五)加強資源共享,做好宣傳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宣傳農專委工作,充分利用微信、QQ等高效傳播功能,構建學會的新型溝通交流平臺。為會員單位提供更多學習、交流和參與的共享資源,提高學會的知名度,增強學會的社會影響力。
三、結語
總之,農專委團結廣大會員單位,進一步加強與政府、院校及相關單位緊密合作,通力拓寬農業職業教育發展的合作渠道,積極挖掘會員單位的資源與潛質,當好行業智囊團、院校加油站,為全國農業職業院校服務,走“以作用求地位,以服務求發展”的學會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李文秀.學會工作——淺談學會工作感悟[J].中國冶金,2016(10):4-6.
[2]王玲玲.新形勢下圖書館學會工作芻議——以上海市浦東新區圖書館學會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1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