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斌
緊急信息是信息部門服務和保障黨委領導作用發揮的集中體現,也是對信息人員工作能力的直接檢驗。報送緊急信息,應把握報送工作的三個階段,沉著冷靜,強化預判,緊扣重點,迅速協調,分步驟做好階段性工作,及時完成緊急信息報送任務。
一、聯系階段
接報后,應迅速掌握初步情況、事件性質和上級指示,做出基本判斷,并立即向有關領導和部門進行匯報,請示處置方法,爭取第一時間下達指令,按照屬地管理、分工等原則,將任務分出去。同時,應補足人手,互相補位,防止手忙腳亂,捉襟見肘。
(一)和上級聯系。應抓住通話機會,圍繞核心要素,善于向上級提出具體問題,爭取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探問到上級的態度與意見,迅速找到打開局面的關鍵點。要周密思考,加強預判,一件事一次性問清楚,避免反復詢問造成時間和精力浪費。對上級作出的指示和要求,要做好書面記錄,確保指示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各方在貫徹實施中方向不出偏差,形成最大合力。
(二)和同級、下級聯系。應提高政治站位,嚴格報送時限,明確報送要求。要正確看待工作半徑與信息報送時限的關系,克服困難,主動工作,防止一些部門出現“干而不報”的情況,切忌推脫責任、消極等待。市縣鎮工作半徑相對較小,要計算好時間賬和路程賬,及時報送,為中省信息部門采編和審簽留足充裕時間。緊急信息審簽環節往往十分嚴格,可提前與領導及相關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對接安排審簽事宜。
二、采編階段
同各方聯系后,材料陸續提供到位,應迅速厘清事實,提取重點,綜合整理。要主動采編上級想了解的關鍵細節,準確核實數據,避免誤判或曲解原意。要改進緊急信息文風,防止以詞害意,影響表達效果和工作節奏。
(一)基本事實部分。應理順邏輯順序,全面掌握情況,提取關鍵細節,規范表述方式。情況復雜、材料較多時,采編并非物理相加,而應綜合整理,仔細分辨,適當取舍,凸顯關鍵。對于缺少的信息要素,要及時聯系相關部門進行補充;缺少一級黨委書面材料的情況下,采編要極其慎重。運用材料時,除了應用盡用、不漏報、不瞞報之外,還應注意甄別,緊盯原始材料,判斷不同部門所提供材料的來源,分辨同一材料經不同部門采編后出現的差異。
(二)處置措施部分。由于不同部門的站位和角度不同,采編時不能簡單照搬,而應注意采編方法,提高概括水平,調整角度,合理補充,把相關事實轉化為相應部門的工作,把部門工作轉化為整體處置的一部分,使信息內容全面反映整體情況,使信息功能得到全面發揮。信息工作平時相對獨立,但在采編緊急信息時,要增強敏銳性,正確看待工作要求的變化,克服部門本位主義,考慮信息工作與其他部門工作的協調性,避免孤立片面地采編信息,防止造成其他工作的被動。
(三)領導批示部分。應保持批示內容的完整性,務求表述得當。批示的領導較多、批示的內容難以全部直接引用時,要研究表述方式,注重角度轉化,采用靈活的采編方法,傳達好黨委的態度和指示。
三、報送階段
采編完成后,應嚴格履行審簽程序,讓相關領導充分知悉情況,并及時按要求進行報送。報送任務完成后,要及時交流得失,總結經驗,新情況隨有隨報。審簽過程中,如果領導對信息提出了意見,要迅速調整思路、內容和表述。
(一)送審前。應仔細校對,將原始材料進行整理與復印,和信息成品一并交予領導以備查閱。要檢查有無錯別字、時間是否準確、數據是否最新、排版是否到位,杜絕因細節不到位而返工重改、延誤時機。等待審簽中,可斟酌時機,提前與上級進行溝通對接。緊急信息一旦出現錯情,將影響整體工作的開展,影響信息部門和整個單位的形象,切忌將帶有基礎性錯誤的材料上交。
(二)再修改時。應站在全局高度,研究被否定的原因,堅持思路調整和技術修改兩者并重,做好更換底板、刪減內容、規范表述和完善細節等采編工作。
(三)報送后。應及時收集整理相關材料,為存檔做好準備,并對報送過程的關鍵點、難點等開展交流討論,總結得失經驗,以理順工作機制,優化工作流程。同時,要對照修改前后的不同版本,認真研究工作,從緊急信息處置過程中總結經驗、凝結智慧,不斷提高個人單兵作戰和團隊協同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