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小雯 廖春華
在培養班干部工作中,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形成“全民皆官,全班共管”的格局,這樣,全班學生都調動起來了。大家都是管理者,同時又是被管理者,讓班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一、學習小組內小班干角色
在班級里實行“學習小組競賽制度”。組織全班同學構建和諧的學習小組,制定小組競賽細則。根據每位學生的成績和性格差異科學合理安排座位,組成了十二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自己響亮的名字,如“翱翔組”“奮進組”“書香組”等。小組四人中,其中一人當任大組長,其余三人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小組長。每天早上收各科作業,全員性行動,分工合作,行動快捷。在小組里,每位成員都參與小組的管理,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同學之間互幫互學,共同進步。
二、實行班干輪流當的制度
干部能上能下,這是競爭社會的法則。作為鍛煉成長中的學生干部,也必須能上能下,將來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班主任接一個新班級,開學第一天,讓每位學生向班主任提交“自薦書”——寫明自己相擔任的班干職務。在學生名冊上一一記下學生們自己想擔任的職務。再根據每位學生的意愿,把全學生組成三組班委,每一組班委都安排幾名通過競選產生的優秀骨干作為核心力量。每一輪班委為班級服務七周。班委“上崗”前,先進行“上崗前職務培訓”。首先是“扶著走”,班委會剛剛成立,學生們缺乏經驗,班主任就言傳身教,做示范進行耐心培訓。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主要職責、工作的基本方法、必須處理好的幾種關系等。接著就是“領著走”,班干部稍微有了一定的管理經驗后,就松開一只手,從攙扶改變為引路,實行半扶半放,班主任還要常指導、點撥,采取各種措施,讓學生尊重班干部,服從班干部的領導,班主任每周組織班干部交流會,給班干部互相學習的機會。然后是“放開走”,班干部熟悉自己的崗位職責后就放開收讓他們自己去做。讓每一位班干部真正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真正履行“管理者”的責任,成為科任老師和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這一輪班干部工作7周“卸任”后,班主任組織他們開總結會,進行總結評比,選出幾名“班級優秀干部”在班里進行表揚,推廣他們好的做法。然后組織第二輪班干部進行上崗前的培訓工作。如此循環。
在第一學期,全班每一位學生都體驗了班干部的工作,讓每一位學生都體驗了“管理者”轉變為“被管理者”,再從“被管理者”轉變為“管理者”的角色轉換,從而真實體驗班干部工作的不易,從而自覺地從“他律”過渡到“自律”,很好地促進了良好班風學風的的形成,學生之間團結友愛,班級好人好事蔚然成風。班干輪換制,面向全體學生,目的是把每一個學生都打造成為班級的建設“核心”,使班級的各項事務,做到分工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形成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集體自己管”的格局。
三、提升優秀班干的工作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一個好的班委會成就一個好的班級。在第二學期,將第一學期評選出來的“優秀班干”,按學生的意愿,再結合班級工作需要,組成“第四輪班干”,這一輪班干是班級的精兵強將,就是全班的“火車頭”“領頭雁”,他們用自己積累的工作經驗,很好地為同學們服務,協助老師做好班級的大小事務,讓班級真正成為全班學生快樂成長的精神家園。
一個班的集體班風、學風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決定的。優秀的班隊干部,是協助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的得力助手,在學生中起到帶頭模范和管理的作用,他們不僅可以幫助班主任有效的管理班級,減輕班主任的壓力,更可以凝集班集體的團聚力,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我們稱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雖然在培養全體學生的過程中花費大量的精力和體力,但這一舉措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協調合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雖然有一部分學生他們的成績并不好,但“班干部”這個銜頭能給他增強自信心,給他榮譽感和認同感,能很好地激發起他奮發向上的熱情,具有激勵功能和制約功能,讓“成為一個好孩子”的愿望在學生心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