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昕
[摘要]為滿足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和自身業務不斷發展的需要,我國中小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愿望十分迫切,因此,應用當今國際上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ERP來提高管理水平和生產力水平成為眾多中小企業的戰略決策。本文首先通過對ERP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相關背景進行分析,再根據ERP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借此能幫助我國中小企業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ERP 中小企業 內部控制
一、ERP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背景
(一)ERP在中小企業的發展應用
企業資源計劃簡稱ERP,是由美國Gartner Group Inc.咨詢公司首先提出的。它融合了一些生產特色,面對全球市場這個大環境,包含了所有的支持和主導能力,可以非常靈巧的展開工作,及時的反饋市場信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通過多年實踐科學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綜合,這個概念由最初的資源管理系統的定義,逐漸演變成為一種管理模式。現在,ERP作為一種必要的現代化信息手段,在管理企業內部事務流程、疏導管理層之間的阻礙、加快信息有效融合、數據收集與數據整合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ERP系統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
企業資源計劃(ERP)是內部控制建設的主要工具。在實施ERP前,企業需要將相關業務流程進行重新改造,并將改造后的流程作為第一標準。所以在流程再造的過程中,也要把其它有關內部控制的要求加以考慮,最終這些要求會成為企業組織遵守的共同標準。相對于內部控制體系來說,ERP僅僅是自控控制及信息溝通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企業如果想降低或規避經營管理中的風險,仍然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而且在使企業內部系統與ERP系統重新組合之后,還需要對其進行不斷的調整和測試,最后根據測試結果分析和整理數據,這樣才可以幫助企業改善內部控制,讓管理者明確內部控制的作用并且作出準確的判斷。
二、ERP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控制環境不佳
在我國,大多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與企業ERP系統自身要求不能很好地匹配。ERP系統是依據現代化企業管理思想進行運作的,那么如果我國中小企業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治理結構的話,勢必會與傳統管理思維模式產生碰撞,從而使ERP不能發揮其正常作用,內部控制可能也會因此失效。此外,ERP系統的有效執行需要高素質的管理層及員工得以進行實施,而我國中小企業正處于人才匱乏的情況,加之管理層方面對ERP系統沒有進行一個深入的了解,使得ERP系統不能很好的進行操作運轉,進一步影響了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
(二)風險評估問題
風險評估是指通過識別中小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以及風險所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確定其承受風險的能力,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使中小企業能穩定發展。而在實際實施ERP系統時,大多數中小企業只看重風險評估結果,而不去研究如何將結果融入到ERP系統中,使其對內部控制做一些相應的調整,這就使得中小企業不能及時體現其面臨的很多風險要素,盡管擁有ERP系統,也沒能使其發揮作用,進而使中小企業面臨很大的風險。
(三)信息溝通不順暢
我國中小企業在ERP實施的具體過程中,并沒能讓企業內部控制與ERP完全融合,導致ERP無法發揮出信息交流與溝通的引導的作用,從而使ERP系統的一些功能發揮不出來,不單如此,有的企業還反映在企業組織龐大、層次多、情況復雜時,ERP系統并沒有起到引導作用,而且還耽擱了信息的傳遞,導致發生變化信息不能及時處理。而且一些企業使用的確實是ERP系統,但是ERP系統的作用僅僅只是用于財務,使得財務部與其它沒有應用ERP的部門溝通形成阻礙,成為了企業的重大隱患。
三、利用ERP系統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對策
(一)利用ERP系統實現全過程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ERP和日常交易事項的保障,因此,我們必須加強ERP各個階段的控制。首先必須做好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如會計電算化下的內部會計規范、獨立審計準則規范下的內部控制測試等立法。其次是在提高信息質量、保證資金安全、保障制度執行、降低風險和成本、提高效率等前提下,充分利用ERP系統在內部控制各階段控制的作用,以達到全過程控制的目的。
(二)動態評估ERP系統風險
內部控制系統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企業管理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需要動態評估ERP系統的風險。雖然目前我國很多中小企業內部制定了一些防范風險的方式,但大多都是人為控制的,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建立ERP系統的預警機制,從而充分發揮ERP系統的數據倉庫作用,使ERP系統能夠更好的預測未來的發展形勢,運用智能化的方式來發掘或規避風險,從而實現風險評估智能化,以有效防范各種風險。
(三)進一步完善信息溝通
在ERP環境下,中小企業各業務的處理速度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加速了信息在中小企業各部門間的流通,使得內部控制的效率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中小企業可以通過ERP系統實現網絡溝通連接各個職能部門,對各種業務進行一體化處理。這樣一來,可以更方便企業管理者及時獲取所需的信息,并為上下級溝通搭建了良好的溝通橋梁,由此減少了因信息延遲而使企業造成的損失,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四、結論
ERP不僅是一種管理技術,更是一套管理思想,中小企業通過實施ERP,以及靈活的機制、貼近市場的產品技術研發,就可以用較低的成本享用技術創新、現代信息和現代物流服務。但是,通過對ERP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背景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ERP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仍存在很多包括控制環境不佳、風險意識不強、信息溝通不順暢等一系列問題,本文由此提出了利用ERP系統實現全過程內部控制、動態評估ERP系統風險、完善信息溝通等三方面的對策建議,希望借此能夠盡快改變中小企業落后的企業管理模式,帶動企業管理現代化,實現企業管理水平和生產力水平的跨越式發展,進而推動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