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是國家和民族進步的主要動力,在現代社會,創新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創新能力也是高素質舞蹈專業人才不可或缺的,在當前的高校舞蹈教學中也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尤為必要,也非常重要。但是在當前的高校舞蹈教學中部分教師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在高校舞蹈教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著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亟需尋求有效的策略促進創新能力培養實效性的提升。
關鍵詞:舞蹈教學;創新能力;高校學生;策略
一、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一)學生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
伴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再加上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就業壓力也不斷增加。對于舞蹈專業的學生而言,其在畢業走向社會之后不但是舞蹈技能的實踐者,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舞蹈藝術傳播者與舞蹈教育的實施者,學生在舞蹈的學習中不但要掌握豐富的舞蹈理論知識和扎實的舞蹈專業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扮演和適應“實踐者”、“傳播者”以及“實施者”的角色。在當前全面全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創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才能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人才需求。舞蹈是一種實踐性和創新性較強的藝術,不管是對于舞蹈風格的定位,還是對于舞蹈動作的編創,亦或是舞蹈作品的構思等,都需要一定的創新能力。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學生自身的良好發展,所以,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必要,也非常重要,是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作為學生自身而言,在舞蹈的課程學習中要注重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提升,并朝著創新型人才不斷前行,在學習舞蹈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了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為自己以后的長期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
高校舞蹈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具有豐富的舞蹈理論功底、精湛的舞蹈專業技能以及高超舞蹈編創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以滿足社會人才需求。隨著近年來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社會對于人才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高校舞蹈教學也要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革和創新,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最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對于人才質量的要求。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的需要,有利于高校舞蹈教學言傳身授式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以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舞蹈專業人才,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促進高校舞蹈教學的可持續良好發展。
(三)舞蹈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但是學生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舞蹈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舞蹈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復合型舞蹈專業人才,以使其可以更好地扮演舞蹈技能實踐者、舞蹈藝術傳播者以及舞蹈教育實施者的角色,更好地進行舞蹈理論研究、教學以及表演等,這就要求高校在舞蹈教學中既要注重學生舞蹈理論知識的傳授,又要注重對于學生舞蹈技藝的訓練,還要注重學生文化素質的提升,使其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與過硬的專業技能以及一定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可持續地培養出更多的符合社會人才需求的舞蹈專業人才,才能為舞蹈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多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支持,促進舞蹈教育的可持續良好發展。而要想達到這樣的要求,就要開展以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為中心的高校舞蹈課程教學,所以,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有利于舞蹈教育的良好發展,是舞蹈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現階段,高校在包括舞蹈教學在內的所有教育教學中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都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重視的程度還遠遠不夠。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學思想陳舊,在舞蹈教學中依舊采用言傳身授的教學模式,依然片面地認為新時期的舞蹈教學就是教師傳授、學生接受,只能是教師教、學生照著學的方式,學生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要按照舞蹈表演中的每一個舞蹈步驟和動作進行重復的練習,而不能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創意,以教師為主、以課堂為主、以練習為主的形式依然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占據著主導地位。雖然以教師為主、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形式也注重學生舞蹈理論功底以及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提升,但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無論是舞蹈教學,還是其它學科的教學都應該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和提倡學生個性化發展,并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指導以及輔助作用,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舞蹈教學,進而開展高效的舞蹈教學,促進高校舞蹈教學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方式單一、落后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舞蹈教材也緊跟社會和時代發展步伐不斷進行更新,然而部分教師在舞蹈教學中雖然使用新教材進行舞蹈的教學,以確保教學的先進性。但是在舞蹈教學中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依然存在,教學方式單一、落后,一味要求學生進行重復的模仿,一味強調舞蹈動作的標準性和規范性,而不能伴隨著教學的改革豐富和創新教學方法,以致于舞蹈教學效果和質量也往往差強人意。這樣單一、落后、缺乏創新的教學方式中也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舞蹈動作也缺乏應有的開放性,不利于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另外,電子化教學已經逐漸普及的今天,部分教師在舞蹈教學中也不能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促進豐富教學方式,引導和指導學生結合自身所學舞蹈知識和技能進行自主探索和創新。
三、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建議
(一)提升認識和重視程度,轉變和更新教學觀念
高校舞蹈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提升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并將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切實落實到日常的舞蹈教學活動中去。在新時期、新的教育形勢下,也摒棄傳統陳舊的教學思想,積極轉變和更新教學觀念,將言傳身授式的舞蹈教學模式逐漸向以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方向進行轉變,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在傳授學生舞蹈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創新的意識與思維,進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在高校舞蹈教學中也不能過于注重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舞蹈基礎、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盡可能避免或者降低高校舞蹈教學中兩極分化的現象出現。
(二)豐富和創新教學方式
新時期的高校舞蹈教師要逐漸改變過去單一、落后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斷豐富和創新教學方式,在舞蹈教學中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熱情和積極性的同時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也促進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可以將情境式、探究式等教學方式巧妙引入到舞蹈教學中去,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另外,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更加生動、直觀、形象的舞蹈教學,加深學生對于舞蹈理論知識和動作的理解,并鼓勵學生在舞蹈的編排中在保留傳統精髓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鼓勵學生敢于突破原有創作,編排出既具有傳統特色又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優秀舞蹈作品。
(三)組織有效的舞蹈創新實踐活動
眾所周知,實踐出真知,高校舞蹈教學中還要注重有效的舞蹈創新實踐活動的組織和開展,為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創新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創新實踐活動中強化和鞏固舞蹈理論知識,促進創新思維的培養,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高校可以開展諸如校園文化節、文藝晚會等活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實踐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舞蹈相關節目的編排和創作中去,在為學生創造和提供自由、寬松的展示空間的同時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其符合現代社會人才需求。學校自身組織和開展的舞蹈表演活動相對有限,學校還可以加強與校外演藝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創新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多樣化的創新實踐活動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及時進行改正,同時也逐漸積累舞臺表演經驗,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自身舞蹈水平和舞蹈編排能力的提升。
四、結語
舞蹈作為一種特殊的肢體藝術,一種具有節奏感和觀賞效果的表演藝術,是人們用肢體語言表達思想和情感的一種方式。舞蹈表演中鮮活的人物形象、舞蹈作品創作中不朽的作品問世、舞蹈教育中深刻思想的表述等都需要富有活力的創新能力為依托,所以,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必要,也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有利于高校舞蹈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同時更有利于舞蹈教育自身的良好發展。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自身良好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也是舞蹈教育自身良好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的高校舞蹈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堪憂,所以要積極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以促進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創新型舞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羅列詩.試析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當代音樂,2016(16):56-57.
[2]趙靜.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分析[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6):119.
[3]馬蓮.淺析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戲劇之家,2017(18):199.
[4]李菁.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J].新校園(上旬刊),2015(10):74.
作者簡介:
閆杰,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現任公共藝術樂舞推廣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