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加慧
[摘要]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處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能及時準確地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今中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高校特殊群體學生承受著越來越多來自社會、家庭、學校以及自身等多方面的壓力,在思想、行為、就業等方面存在復雜性和個性化的需求。本文從高校特殊群體的界定及分類著手,整合工作中實際出現的案例,促進特殊群體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民辦高校 輔導員 特殊群體學生 心理關愛
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引領、行為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都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輔導員貼近學生,是最直接、最全面、最真實掌握學生情況,對學生思想狀況和心理動態十分了解,可以在萌芽階段就給予學生及時的疏導。筆者在民辦高校從事輔導員工作三年,發現越來越多的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容易被環境、壓力影響,產生各種異常行為,心理問題。這些大學生特殊群體問題能否得到及時發現、正確指引、疏導和徹底解決,高校輔導員的作用至關重要。希冀本課題論證及案例研究對民辦高校輔導員日常管理具有現實參考意義。
一、民辦高校特殊學生群體的界定及分類
高校的特殊群體可以定義為由于自身問題,學校、家庭、社會的影響,不能正常成長為合格的當代大學生。隨著越來越多的“00后”大學生逐步進入校園,民辦高校中特殊群體的人數也逐年增加,他們的身心健康成為學校、家庭、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這些同學往往易受到壓力和環境影響,心理產生過多焦慮情緒,從而導致一系列現實問題。比如學習成績不理想,人際交往屢遭挫折,性格孤僻從而情緒低落,心胸狹隘思想容易偏激,甚至自暴自棄,最嚴重漠視生命。對比公辦高校的學生,民辦高校特殊群體主要有以下幾類學生:
一是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民辦高校的學費一般是同層次公辦高校學費的2至3倍,甚至更多。雖然學校采用“獎助勤減免貸”等方式盡最大努力幫助困難學生,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沉重的經濟負擔始終縈繞在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心頭,往往導致這類學生心理壓力過大,心思不能完全放在學習上。
二是學困生,即學習努力與自我控制能力缺失的學生。學習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力、記憶力、問題解決能力、評價能力與自持力。學習能力相對不足是民辦高校一部分學生的先天性的缺陷,民辦高校中真正做到專心致志努力學習的學生人數不是很多。這些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和控制能力非常欠缺。
三是就業困難的學生。對高年級的學生特別是即將畢業的學生而言,長期以來不少社會組織在進行員工招聘時,對民辦高校畢業生存在的身份歧視和職業偏見,更是給這些學生留下無法抹煞的心理陰影,極易引發為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引發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生活和人生悲觀失望,喪失信心,嚴重的發展到憤世嫉俗、自暴自棄。
四是性格缺陷的學生。有的同學個性孤僻,自我封閉,人際關系邊緣化,不善于展現自己的才能和優勢,不愿意參加班級及院系各種有益的集體活動,更不愿意敞開心扉與老師和同學平等的誠懇的交往交流。有的同學卻是脾氣性格粗暴,不善于處理自己的情緒,容易沖動做出過激的行為。有的是生活能力弱,過于依賴他人,特別是父母,自己做不了任何決定,像長不大的孩子。
五是身體和心理有嚴重疾病的學生。一些學生由于先天原因、意外等造成身體重大疾病、殘疾,一方面他們往往個性易被壓抑,內心陷入嚴重的自卑的漩渦之中;另一方面由于身體缺陷不能全身心投入大學生活,容易被邊緣化。隨著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人們對心理問題的理解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被發現存在心理障礙。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多樣的需求。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調查統計顯示21%的大學生存在心理障礙,屬于亞健康心理狀態者多達一半以上。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筆者作為民辦高校輔導員,參與學生工作第一線,已有多年工作經驗。對民辦高校中特殊群體的學生問題了解比較深入。在上述這些特殊學生群體中,民辦高校數量最多且問題相似的群體就是——學困生。隨著民辦高校招生規模擴大,學生素質也在悄然的發生變化。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低的學生比例逐年擴大,這給民辦高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
究其緣由,主觀因素在于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遠大的理想。而學習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高考后沒有及時確立新的奮斗目標,受到享樂主義價格觀的影響,認為進入大學不學習,放松自己。另外,大學學習與高中應試教育差別很大,容易造成學習方法不當,自主學習能力差??陀^因素在于部分生源的入學起點較低,學習基礎較薄弱,雖然多數學生學習主動,非??炭?,但往往學習效果不佳。教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教師對學生學習要求不高,上課缺乏吸引力,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校園學習氛圍較公辦高校也有很大的差距。
(二)案例介紹
2015級某文科專業的3名男生,生活在一間宿舍。這3名男生都是調劑到該專業,普遍對專業學習沒有興趣,缺乏學習動力,學習態度不端正,專業知識儲備少,學習目標模糊。進入大學之后,課余生活都用在上網和游戲上面,不思進取。筆者是中途接手他們班級,已經是大二的學生,大一的學習整體情況非常糟糕,3人績點都在1以下。
我接手之后,第一時間找每個人單獨聊天,了解具體情況。A同學大一專注各種學生活動,很少在學習上花時間,經常逃課,戀愛關系復雜,牽扯很多精力。B同學學習基礎特別差,尤其對英語學習存在障礙,對專業認同感低,沉迷網絡游戲。C同學是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學習松散沒有規劃,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此前,這間宿舍還有D同學因嚴重厭學,漠視校紀校規,家校試過多種方法都無能為力,根據學生管理相關規定已經勸退。D同學的言行對他們3人的影響很大,跟著一起逃課,主觀上不重視專業學習。隨后,與家庭保持密切的聯系。學生問題的解決光依靠學??隙ㄊ遣恍械?,家校一定要統一戰線,形成合力,共同糾正他們的缺點。
首先,我從這三位學生的心理方面入手,幫其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增強自信,在大學學習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我利用每周下宿舍、下課堂、單獨談話等各種機會,迅速與他們建立互信融洽關系,讓他們對我產生信任感。了解他們內心深處的需求,剖析異常行為表現產生的原因,幫助解決他們學習、生活出現的各種問題。慢慢地,他們感受到我的關心,能主動配合我工作,做到不逃課不遲到早退,遵守課堂紀律。他們由于成績差,普遍缺乏信心,覺得自己努力也不能達到目標,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在于培養自我效能感。我時刻關注他們的改變,適當給予肯定和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在管理方面,逐步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鍵。中學是被動的學習方法,大學學習具有更多的自主性、靈活性和探索性。一下子讓他們轉變學習的理念和方式,難度很大,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我在課堂學習之外,會針對他們規定一些特殊要求,特別是宿舍學習方面。限定網絡游戲的時長,每天相互監督至少在宿舍學習一小時,每周交一周學習內容和下周學習計劃。一個人的行為往往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一個平時喜歡貪玩的學生可能會影響周圍的同學跟著其一起玩樂,而一個學習成績優秀又有號召力的學生往往能帶動周圍的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并且產生良性競爭。因此,好的宿舍學習環境是改變他們學習習慣的重中之重。
與專業課教師聯系,讓他們幫忙定期作學習方法指導,課堂上多給予關注,保證課堂學習的高效性。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當配合這些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循循善誘,因勢利導,的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對他們的點滴進步予以肯定,全方位地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案例啟示
經過兩年的逐步改變,他們雖然不能像成績好的同學那樣全身心投入學習,但從討厭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改觀,對專業學習有了自信。通過這一案例,我認為真心關愛學生,才是轉變特殊群體學生的基礎和首要條件。與這些學生建立融洽的關系,讓他們感受到關注和溫暖,感到老師是始終如一地愛護著自己,在尊重和信任他們。相應地,他們也會給予你尊重和回報。平時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助其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輔導員不但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更是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作為與大學生最貼近的老師,應加強對特殊群體大學生的心理關愛,肩負起自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