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芬
摘要:隨著我國政府財會制度改革的深入,公立醫院財務管理迎來了新的挑戰。本文在解析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背景及必要性的基礎上,對當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進行討論,就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如何適應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提出相應建議,以便公立醫院新舊制度之間更順利的相互轉化。
關鍵詞:政府會計改革;公立醫院;財務管理
為了提升信息化水平,使事業單位財會核算實現標準化,以及為了響應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體系的需要,政府頒布了很多相關標準化文件,如2014年的《權責發生制政府 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2015年的《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17年的《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2019年1月1日起,將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并將廢棄過去的《醫院會計制度》。該文對政府會計制度及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之間存在的聯系進行剖析探討,并為公立醫院實施新制度后提出改進的建議,以便公立醫院財務管理能更好在新舊制度之間進行順利轉化。
一、政府會計制度出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013年《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頒發拉開了政府改革的帷幕,2014年的《權責發生制政府 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標志著我國政府改革正式開始,2019年1月1日起,將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并將廢棄過去的《醫院會計制度》。經過5年的努力,政府改革制度不斷完善和成熟,在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乃至事業單位之間實行就顯得順理成章。政府會計制度是對政府各部門收入和支出關系、性質、數目和過程實行記錄、整理、分析的程序及方法,也能間接反映預算的執行情況。黨中央在召開十八大會議之后,為能更好的服務于社會,也是社會發展所趨,對行政管理進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就包括行政管理科學化。第一,會計制度多個項目的存在,加大了制度的復雜程度,且核算的方法不一致,就降低了財務報告的質量;第二,現在的政府會計制度很多都應用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核算,很難對整個過程的成本和虧盈進行了解和分析,這兩個原因是阻礙行政管理科學化預算數據及掌握財務可行性的發展。所以,就目前情況來說,行政管理科學化要求政府要明確掌握所有資產、政府的運轉資金、負債情況就顯得尤為困難。
二、公立醫院經濟特點
公立醫院較其他事業單位而言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這是我國政府所設置的。首先市場依賴性強,公立醫院得以有效并能長遠運行主要依賴于市場,因為公立醫院得到政府財政補助較其他事業單位財政補助是少之又少,其醫院的運轉資金主要依靠醫療收入來維持醫院的有效運行;再次財務管理要求高,公立醫院和其他事業單位所存在的區別就是:突出的經營性收入是公立醫院最重要收入特點,公立醫院在經營運轉整個過程中就必須要加強控制成本及提高工作效率,這是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可靠保證,不言而喻,這就是為什么公立醫院對財務管理較其他事業單位要求更高的原因。最后經濟體量大,一般的事業單位不能與公立醫院一概而論,因為大多數公立醫院總資產及收入情況可與大中型企業相媲美。這就是公立醫院在平日經營中存在的最突出的三個特點。
三、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預算管理水平較低,預算約束性不強
部分公立醫院財務人員在預算管理方面仍沿用陳舊的記賬方式,還在紙面上停留不前,不能準確的認知新舊制度之間的關系和區別。大多數預算都缺少預見性和精確度等缺陷,不能對實際生活中所發生的情況起到主導作用,也起不到制約的作用,甚至有些基層醫院對預算管理認識不充分,未引起重視,從而沒有進行預算管理這方面的工作。
(二)成本管理水平較低
就現狀而言,大多數公立醫院在成本管理方面還未向前邁出新的一步,仍然在成本核算這一階段徘徊,導致醫院不能準確的去完成控制成本和評價業績,不能最大限度的管理好成本,這與信息化落后和員工素質低是分不開的。有些基層醫院的成本核算仍然處于最原始階段,不能對病床使用日數、疾病種類、患者就診次數等進行精確化核算,制約了成本管理在公立醫院經濟運營中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三)業財一體化水平較低
很多公立醫院在財務工作中對業務前端的擴展和業務部門的調解不夠重視,僅僅在財務專業這方面下苦功夫,依然存在很明顯的陳舊分工思維,必然會引起財務在監督全過程存在缺陷,財務數據在經濟管理方面所提供的數據就缺乏真實有效性。
四、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的影響
(一)新制度對醫院會計核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積極鼓勵公立醫院財務員工學習新的制度,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加強財務員工能夠從更深層次去剖析新的會計制度,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將新舊兩種制度真實有效的反映醫院的預算及財務信息,也是新舊制度完美轉化的保證。與現在的《醫院會計制度》的區別在于:會計制度記錄、預算執行信息這一領域都新增了新的內容,同時也取消了如醫院運營成本、醫療收入等內容。公立醫院的主要資金來源依靠醫療經營產生,這是醫院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也是醫院經營者所最重視的目標,但是這一部分流動資金不能單獨顯現出來給醫院帶來一定的難度,要求既要結合實際工作又要結合新制度有目的性的對個別項目實現精確核算和制作財務報表,其復雜程度及工作量大大考驗會計核算能力。還有一個對公立醫院核算工作存在新的挑戰那就是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的實行,這一制度在會計預算和制度中不能達到完美轉化。
(二)新制度對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雙基礎”的會計核算方式,指的就是收付實現制在預算會計中執行,權責發生制是在財會制度中執行;第二“雙系統”下的“平行記賬”,指的是醫院經濟活動都要實行財會核算。這兩個領域是新制度重新設計的核算方式。這樣既可以滿足醫院財務管理本身精確化的需求,又可以解決醫院預算管理的需要。新體系的形成必將對原始管理方式、新舊數據的轉變帶來很多問題,這就需要公立醫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重新建立一個符合自己新的財會信息體系,公立醫院信息化水平又將面臨一次新的挑戰。
(三)新制度對醫院財務管理能力和財務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盡管新制度并未涉及到成本核算,但是站在醫院這一立場去考慮,成本控制是現公立醫院得以有序平穩、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采取措施。所以,新制度取消醫院臨床服務類科室全成本表及各科室直接成本表等,醫院要積極的從本身實際情況出發,去開發更全面、精確、深層次的成本核算體系,從根本上去提高醫院的成本管理水平。第二,從新制度的設計理念上來看可以發現政府對預算執行信息的重視,也間接的要求醫院一定要改善好原始的預算管理工作,讓預算管理從書面上切實的落實到業務實踐中,這不僅要求醫院完善預算的執行力、規范性、約束性、科學有效性,也要求預算管理的精細化,將數據預算真正落實到各部門和科室。財務部門應該抓好此次改革機會,對自身信息化水平再次塑造及學習新技能,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而不僅僅局限于現有的專業知識。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政府財務會計新制度的執行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挑戰更是一個提升醫院管理水平的好機會。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現在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方面有了更高的期許和要求。公立醫院對政府在會計管理這一方面的改革必須引起重大關注,增強業務人員及計算信息化的培訓,能有效改造升級現有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提高公立醫院在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科學性、全面性、規范性,努力做到政府會計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成功相互轉化。
參考文獻:
[1]陳海泉.淺析公共財政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6,22 (7):426-427.
[2]陳海泉,羅珍淮,鄧茂英.公共財政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J].衛生經濟研究,2007 (6):27-28.
[3]孫倩倩,王彥斐.公立醫院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問題分析[J].當代經濟,2015 (3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