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紅
摘要:隨著社會城市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國家為進一步提高大眾生活水平,促進醫療事業現代化建設,也將當前工作重點轉向至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上,以期通過規范化、專業化、強制化手段規范醫院預算結果及流程。本文基于此,對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問題進行相關論述,就提升醫院預算管理有效性工作提出幾點建議,旨在實現公立醫院又好又快發展目標,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對策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程的推進使得原公立醫院經營管理機制已無法滿足醫院現代化建設要求,需醫院管理部門從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有效性入手,對全面預算編制、審批及落實等情況進行集成化控制,以更好適應醫院內外發展環境的轉變,在保障預算結果全面精準的前提下,制定出科學長效的預算控制體系,切實提升公立醫院經營期間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服務效益。
一、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理論分析
(一)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架構
科學長效的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架構需由以下及部門構成:第一,經營預算。主要指醫院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各項預算項目,包括銷售、生產、人工[1];第二,財務預算。主要用來反映公立醫院階段性發展目標中,各項目所需成本,包括現金、利潤及債務等;第三,資本預算。主要指公立醫院投資產業預算,如規模擴建、物資設備購入等。
(二)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要點
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需依據新醫療體制改革與醫院發展目標進行規劃,通過對醫院實際經營期間物資、人力等活動情況的成本預算,明確醫院在實現階段性發展目標期間所需的資源配置及成本總數額。借助全面預算管理,可將預算結果在各部門中以發展任務及責任呈現,并對各部門工作流程進行控制及引導,以此將公立醫院發展目標深入貫徹落實到各部門中。
依照預算內容,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也需重視業務預算,即對醫療項目、服務費用的預算[2];財務預算,即醫院收支預算、資金流預算;決策預算,即公立醫院在重大事項決策時的各項預算等,從根本上提升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結果的準確性。
(三)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重要意義
1.適應醫院發展新形勢
有效的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可幫助醫院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趨勢及需求。具體而言,新醫療體制進一步保障了患病者權利,但也使得公立醫院經營發展壓力增大,需通過對醫院實際財務水平及發展需求的綜合分析,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對有限資金進行合理劃分,從而在保障醫療服務質量的基礎上,促進醫院可持續化發展。
2.提升醫院管理水平
高質量管理水平可確保公立醫院重大事宜決策機制均能夠落實到各部門中,而全面預算管理作為公立醫院管理重要因素,也應在當前背景下對醫院財務水平、經營成本及利益進行綜合分析,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醫院經營發展戰略,從根本上降低醫院生產經營期間面臨的風險。
3.增強工作人員成本意識
在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期間,需提升各部門工作人員協同性,共同促進全面預算控制目標。由此可見,深入執行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可切實提升工作人員成本意識,幫助工作人員養成節約各項資源的良好習慣,從而利用最小的資金投入,換來最大化醫療績效,實現公立醫院經濟效益穩定有序增長目標。
二、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現存局限性
以某市公立醫院為例,該醫院總注冊資金為5700萬元,建筑占地面積16500平方米,屬于準批二級綜合醫院。醫院內部職工為245人,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及專家為70人[3]。同時,醫院內部具備多臺先進醫療設備,如全數字雙螺旋CT機等。經過幾十年發展,該醫院引進了全面預算管理機制,雖然此機制可進一步提升醫院成本及資源管理水平,但卻依然在實施期間存在諸多局限性。
(一)全面預算管理意識有待提高
部分管理人員及基層醫療工作者缺乏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將大量時間精力放置在提升醫療水平等方面,致使全面預算管理機制難以深入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預算編制趨于形式化,預算結果與醫院實際經營情況存在一定偏差。
(二)全面預算管理方式單一
醫院先進醫療設備不斷購入,內部環境面臨巨大轉變,但所使用的全面預算管理方式依然受到傳統理念禁錮,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無法充分發揮出全面預算的積極作用。同時,醫院預算執行結果大多以政府財務部門大體估算數據為主,沒有與醫院自身發展需求及目標聯系在一起,導致預算結果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及精準性。
(三)全面預算管理落實度有待提升
全面預算管理執行需通過預算編制內容實現,而后基于執行情況對預算結果進行動態監管,但由于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執行期間缺乏嚴格管理機制,使得運算執行情況與實際執行目標相去甚遠。同時,由于預算機制缺乏互動性,各部門信息無法進行有效的傳輸,導致在全面預算管理制定期間發現難以其內部存在問題,對公立醫院穩定有序的發展進程造成了嚴重不利影響。
三、提升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意識
為有效解決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問題,充分發揮出全面預算管理經濟效益,相關管理部門應從加大全面預算宣傳力度,提升基層員工成本意識入手。一方面,利用知識講座等手段,使員工可直觀認知到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對提升醫院發展水平,降低實際經營風險中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基于公立醫院實際發展情況,建立起統一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對預算的項目、標準等進行細化量化,實現醫院全面預算集約化監管。
(二)注重全面預算管理組織的健全
基于公立醫院發展目標及需求,建立起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首先,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明確全面預算管理最高執行機構,并對全面預算管理中涉及到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同時,預算管理委員會成員需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及權威性,可肩負起指導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職責;其次,建立預算管理部門。需負責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及落實,并將預算管理期間存在問題及時告知上級監管部門;最后,建立預算歸口部門。對全面預算管理編制、執行監管等進行控制。
(三)積極采取零基預算編制法
改善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方式較為單一問題,積極采用零基預算方式。具體而言,零基預算法主要就是依照市場發展條件及規律對醫院收支項目進行分析及評定。同時,依據各部門不同工作性質、任務及收支等因素,明確后期發展目標與細則。由此可見,零基預算編制法就是將全面預算管理進行結構分化,確保預算編制能夠全面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
(四)落實全面預算管理責任制
注重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期間責任制的劃分,確保全體工作人員均可參與到實際預算管理過程中。同時,基于醫院階段性發展目標,明確各工作人員考核標準,使其能夠通過事前預算考核,提升自身預算意識及專業技能,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開展。
(五)加大全面預算管理監管力度
加大全面預算管理執行期間監管力度,以醫院投資及運營目標為依據,確保全面預算管理是否與實際預算目標相一致。針對已發現的全面預算管理問題,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及時調整及更正。對全面預算管理執行情況進行評估,控制及轉移全面預算管理風險性,力爭早日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目標。
四、總結
總而言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醫院現代化建設進程,需醫院管理人員緊抓經營行為、管理行為及績效審核控制工作,認清現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存在問題,結合公立醫院社會發展背景及內部改革要求,細化全面預算管理流程及責任制,為促進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付磊.深化醫改過程中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剖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 (08):874.
[2]呂靜媛,陳青,張乃琴.新形勢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及對策探究[J].時代金融,2018 (26):271+275.
[3]李曉惠,羅文杰,曹偉珍,劉劍英,許海民,沈正平,房信剛.公立醫院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策略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 (34):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