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粉粉
[摘要]具有豐厚歷史底蘊和傳統的浙商文化是浙江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的不竭動力,是高職會計專業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思想思想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職會計專業中,要把職業道德培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在當下的高職院校教育體制中,會計職業道德培養現狀令人堪憂。通過大力弘揚和創新運用優秀浙商文化,充分發揮多元“第二課堂”教育模式,不斷開拓高職會計專業職業道德培養新路徑。
[關鍵詞]浙商文化 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從業人員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日益深化,文化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商品和管理的構成要素中,并且成為生產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證明,文化已不僅是一個國家騰飛發展的軟實力,更是實現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硬支撐。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國際大背景下,浙江經濟發展要發揮文化的強大驅動力,深入挖掘浙商文化這座寶藏,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1.浙商文化內涵
浙商文化,歷史源遠。浙商從公元前六世紀就已萌芽,并隨著歷史大潮的興替在探索中發展、壯大。浙江文化歷經多年的傳承和發展,蘊含著豐富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導向,也滋養著浙江商人不斷創造更加輝煌的經濟奇跡。浙商文化是在一代代浙江商人的傳承下形成了獨特而又豐富精神文明。
在改革開放之初,浙商文化具有樸素的的內涵,即:“走遍千山萬水,講遍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改革開放起步階段,計劃經濟逐漸瓦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探索中萌芽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小作坊。在此過程中,浙江商人借助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憑著拼搏、智慧、擔當和創新精神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開辦家庭作坊,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隨著浙江經濟的迅速發展,浙商文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凸顯,也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人們將浙江的發展稱之為“浙江模式”或者是“浙江經驗”。
當下,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和國內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在知識經濟時代發揮原有優勢提升競爭力成為浙商們面臨的歷史挑戰。浙江商人在自己實踐中不斷傳承和豐富著浙商文化,使之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曾經創下輝煌的“四千”精神演變為以“創業、創新、擔當、合作、法治、奮斗”為核心的新時代浙商精神。以此為內生動力的浙江商人經常是”無中生有“,即便在零資源的條件下也能吃苦耐勞、勇于開拓,實現塊狀產業鏈。當代浙商要適時擯棄“草根”,運用辯證思維,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站在戰略高度謀劃企業管理模式,承擔起歷史賦予的使命。
2.會計專業職業道德培養重要性
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是廣義上職業道德的一種,是具體到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各種經濟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會計職業道德體現在會計從業者的工作過程始末,是工作評價的標準,是一種通過將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的非強制性規范。
近年來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教材《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認為會計職業道德具有明顯的職業性、實踐性、繼承性和多樣性等特征。目前得到社會普遍認可的會計職業道德可以概括為“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與強化服務”。與其他職業不同,會計職業具有自身特有的屬性:首先,從工作內容上講,會計職業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涉及金錢,會計從業人員如若不能堅守職業道德就容易出現腐敗或是經濟犯罪的產生;其次,從面向對象上來講,會計職業從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和財務相關人員打交道,面向對象的復雜性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必須要恪守職責,才能正確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最后,從工作過程上來講,會計從業人員在工作中如若出現操作不規范就容易給企業乃至國家造成經濟損失,影響決策層的判斷和宏觀政策的制定。
眾所周知,在信息話時代,人工智能正逐漸在行業中取代人工勞動,會計領域更是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在這種情況下,會計從業人員如果缺乏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約束,就更加難以在市場競爭中有立足之地。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及全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高職會計專業教育也要明確自身定位,強化高職教育特色,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凸顯高職教育的應用性。會計專業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特點,會計職業人員要想使自己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人才就必須要擁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和較高的職業道德操守。因此,高職會計專業職業道德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會計專業職業道德培養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許多缺乏實踐經驗的高校大學生畢業后直接從事會計相關職業,會計從業人員呈現年輕化趨勢,加之金融領域腐敗和犯罪屢禁不止,這就使得會計專業人員職業道德培養顯得尤為必要。但是,從當前經濟社會中凸顯的問題來看,高職院校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現狀堪憂。
3.1從學校角度看。其一,會計專業職業道德培養忽視傳統優秀文化的作用。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在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和培養過程中僅僅是單向地向學生傳授職業資格考試教材或者課程的內容,陳舊枯燥的案例無法反應當前經濟社會熱點問題,與當下社會現實不相符,缺乏具備優秀文化內涵的從商人員的言傳身教。會計專業學生不能從家庭及周圍成長環境中汲取文化養料,造成浙商文化的脫節,導致會計專業職業道德缺失,經濟犯罪案例增多。
其二,會計職業道德培養相關課程設置不科學。部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設置模式單一,往往設置一些會計學原理、中小企業納稅會計等課程,鮮少有專門的會計職業道德培養類課程。部分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定位解讀有偏,只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應用,而忽視了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的培養,致使出現了“有才無德”的會計學生。
其三,會計職業道德培養的師資隊伍不健全。在高職院校中,大部分師資隊伍是具備高學歷的會計高材生,這些教師往往是一畢業就在高校從事教育,他們向學生傳授會計專業理論的能力很強,但是在職業道德培養上往往只能“照本宣科”。他們沒有親身在企業從事會計職業,不能清楚明白會計職業道德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的問題和挑戰,也就不能對會計職業道德培養方式和方法有見地。
3.2從學生角度看。部分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學生由于只注重了會計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會計職業價值觀的培養和職業道德的磨練。學生對會計職業的認知往往停留在表面,認為會計從業人員就是每天光鮮亮麗地坐在辦公室“數錢”,許多會計專業畢業生在擇業時也表現出眼高手低,在工作中缺乏勤奮踏實的工作態度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創新性方面,部分會計從業人員傾向于墨守成規,不能靈活變通,不能探索更加高效率地工作模式。
4.會計專業職業道德培養路徑
4.1用浙商文化引領高職會計專業職業道德培養
文化軟實力作為綜合國力的一部分,日益影響著國家的發展,優秀文化能夠改變民族命運、左右企業的決策布局。新時代浙商文化中具有重和諧、尚兼容、謀創新、求實效的特點,要越來越多地融入到浙江商人個人和企業的發展中。
在高職會計職業道德培養教材中要充分吸收優秀浙商文化內容。培養會計職業道德僅憑教條式規則傳授是難以在會計專業學生思想中播下種子的,要想會計從業人員能夠自覺在職業操作過程中彰顯職業道德,就必須要從傳統浙商文化中尋求力量。要尋求浙商文化與會計職業道德培養的結合點,將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文化案例編進教材、走進課堂,如:馮根生與正大青春寶國藥傳統堅守、魯冠球與萬向國際化思維、宋衛平與綠城房產文化細節和氣質、馬云與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理念,幫助會計專業學生認識到自身所處的時代背景和行業情形。可通過校內校外、顯性隱形教育和熏陶,使廣大會計專業人員正確看待優秀浙商文化,自覺繼承老一輩浙商精神,喚起對浙商文化的認同和歸屬;要倡導會計專業學生胸懷大志,增加學養,增強文化自覺,繼承浙商文化,成為具有開創意識的現代儒商。
4.2打造多元化的會計職業道德培養模式
單純依靠傳統課堂講授模式的職業道德培養顯然已經不能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會計專業職業道德的培養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立體、多元的培養模式。筆者認為,可從如下方面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首先,繼續鞏固“第一課堂”夯實會計專業人員理論和技能水平。通過課堂教師理論講授、實訓操練、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等形式,專業課程老師和崗位師傅將會計專業知識以及工作過程中的職業道德系統傳授給學生,加強對會計專業學生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使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崗位操作能力和適應性。
其次,豐富會計職業道德培養內容,不斷探索“第二課堂”教學新模式。開展“校友課堂”,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請知名校友返校,為在校生開展形式自由、生動活潑的講座,校友間面對面座談從業經歷、職業感悟、職業道德培養等,使在校生避免走前人摔跤的彎路,樹立更加清晰的職業規劃,盡早培養職業道德;開展“專家課堂”,邀請行業專家、社會企業家等走進校園,以講座或者論壇的形式,從企業角度分析會計從業人員應具備的職業道德,提升廣大會計人員對未來職業的全面認知水平;開展“家長課堂”,從在校會計專業學生中篩選體現浙商文化精神、具有典型創業經歷的學生家長來校開展交流和講座,站在學生家長身份上說出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殷切希望,鼓勵新時期大學生進一步體會創業的艱難,繼承老一輩浙江商人的拼搏、務實、創新精神。
最后,建立“校企聯盟”,通過學校與企業的對接為會計專業學生奠定職業道德培養的基礎。學校通過與校外企業聯手,為學生提供實踐基地,通過企業一線會計從業人員的講解與指導,真正加強實踐,促進技能提升,在實踐中培育職業道德。
4.3完善高職會計專業職業道德培養的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也要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
一方面,教師自身要擺正位置,明確定位。教師要要有育人意識,清晰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一生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要愛崗敬業、恪盡職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注意根據教學規律傳授知識,將職業道德培養融入到課程教學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學校要為師資隊伍的增強做后盾。可采取聘用專、兼職老師相結合的方式,既發揮專業會計教師的理論傳授作用,又積極吸納來自會計相關企事業單位從業人員投入到職業道德培養中,從而實現教師隊伍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此外,鼓勵高職院校教師積極投入到校企合作中,通過教師深入到企業,了解當下經濟社會熱點問題與實踐操作內容,不斷更新課堂教學內容,使得課堂教學案例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習學習的好奇心和積極性。
5.結語
發揮浙商優秀文化的引領作用,完善高職會計專業職業道德培養模式涉及面廣、工程量大,需要各個主體不斷創新,探索高職應用型人才綜合素養培養方法,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