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
[摘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是我國基本刑事政策,它的適用已經取得良好效果,但也面臨一些挑戰。本文首先簡要介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形成與內涵,再比較分析了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與嚴懲與寬大相結合政策的聯系和區別,最后結合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面臨的挑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見。
[關鍵詞]寬嚴相濟 懲辦與寬大相結合 和諧社會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是對過去刑事政策的總結與對發展和諧社會目標的任務而設立的。它是我國的基本刑事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貫穿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罰執行的全過程。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既是對“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政策的繼承與發展,又是對“嚴打”刑事政策的調整和反思;既傳承著中國古代法律文化中的古老思想,又與時俱進的順應當今世界人權發展的潮流。
一、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概述
1.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形成
寬嚴相濟思想在中國的歷史上很有淵源,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經有了“慎行”、“輕刑”的思想,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后至今,我國治理犯罪的刑事政策經歷了從鎮壓與寬大相結合到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再到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的演變。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在工作報告中詳述了執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成績,出臺了若干意見確保政策的貫徹實施。這一系列重要舉措使我國實現了從嚴打向“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過渡。寬嚴相濟作為現階段我國基本的刑事政策的地位確立。
2.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內涵
“寬嚴相濟”其含義就是針對犯罪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對于情節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的犯罪從輕或減輕處罰,進行教育和感化,注意克服重刑主義思想影響;對于罪行十分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的犯罪,要堅持依法嚴懲,避免受輕刑化思想影響,一味從寬。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對立面,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適用要正確把握政策要求,堅持嚴格依法辦案,從寬和從嚴都必須依照法律的規定進行,做到寬嚴有據。
二、“寬嚴相濟”與“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關系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不是對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政策的替換,而是對其的繼承和發展,二者之間有聯系也有區別。
1.“寬嚴相濟”與“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聯系
懲辦與寬大相結合刑事政策包含有從寬和從嚴的精神,并以法律條文的形式體現在1979年刑法中關于刑事責任能力與“共同犯罪”的規定中。這些規定基本上被之后1997年的刑法所繼承,因此可以說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繼承了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政策的精髓,是它的繼承和發展。
2.“寬嚴相濟”與“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區別
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政策的側重點在“懲辦”,先“懲辦”后“寬大”;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是先“寬”后“嚴”,且“濟”這個字在漢語中有“補益”、“救濟”、“彌補”的含義,它包含有“結合”的含義而不僅僅如此。
三、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面臨的挑戰與建議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立足于當前的社會治安狀況,調整刑法打擊的重點和力度,用法律手段緩解社會矛盾,實施至今已為和諧社會的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本身就蘊含有和諧之意,強調在刑事立法、司法、執法的各個方面區別對待、減少對抗、節省社會資源和刑事司法資源等,因此,它的貫徹實施是對整個社會積累的問題進行的全方位調節,這就必然會面臨不小的挑戰。
1.首先就是“從寬”與“從嚴”的法律尺度如何把握。由于“寬嚴相濟”語意的概括性,且具體的法律制度和保障還存在滯后性,所以不同的審判人員在具體實踐時,難免因為自身教育背景的不同而對“寬”與“嚴”的法律適用存在理念上偏差,特別是小部分基層法院有些簡單粗暴的審理方式,更容易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從而使得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具體運用中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建議進一步加強法院審判隊伍人員的整體素質。
2.其次是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如何被最廣泛的公民在思想和情感上最大限度的理解與認同。我國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民族眾多的國家,不同地區的公民對同一個刑事審判的認識可能會有巨大的差異,司法機關在審理一些引起較大關注的典型案件時,特別是對于案件中“從寬”、“從嚴”情節的認定上必須堅持依照法律的規定進行,寬嚴有據,除了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在裁判文書中充分說明從寬或從嚴的裁判理由,還要注重從各個渠道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工作,定期開展義務宣傳活動,這一部分是目前做的工作中比較欠缺一塊。因此建議加強對西部較為落后地區的普法工作,現階段的力度是遠遠不夠的。
3.沒有監督就有腐敗。一個刑事案件“從寬”與“從嚴”的認定,會對案件最終的判決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其中掌握“生殺大權”的入主要就是產于審判案件的法官,為了防止案件寬嚴失當、防止審判人員以權謀私,就必須要改進和完善現行的審判考核考評指標體系,完善錯案認定的標準和錯案責任的追究制度;要切實改變單純以改判率、發回重審率的高低來衡量刑事審判工作質量和法官業績的做法;要探索建立既能體現審判規律、符合法官職業特點,又能準確反映法官綜合素質和司法能力的考評體制,實現刑事審判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4、各級地方人民法院要加強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相關部門的聯系和協調,建立經常性的工作協調機制,共同研究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工作措施,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