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偉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觀察法,發現和分析小學開展籃球運動中遇到的問題,并結合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在探索分析中發現,現在小學籃球教育,在學校方面,面臨師資不足、教學模式枯燥、設備設施投入不足且不適合小學生的身體特點等問題;在家庭發面,部分家長教育觀點落后,對籃球運動缺少正確的認識;在政府和社會方面也存在投入關注度不夠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學校、家庭社會這三個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使小學籃球教育發展好,拓展全球的籃球基礎人群,為我國今后籃球事業發展和學生體質的增強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關鍵詞:小學? 籃球教育? 投入不足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c)-0096-02
今年3月在北京召開兩會期間,有關體育方面的提案在此成為外界熱議的話題。中國是一個體育大國,但要真正成為體育強國還有許多路要走。拿大眾都比較喜歡的籃球來說,要想實現中國的籃球強國夢,就要從娃娃抓起,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籃球強,則中國籃球強。可見對小學生的籃球的基礎教育是籃球發展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雖然近些年國家對其重視和投入不斷加強,但是在這幾年的籃球教學和訓練的實際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問題,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小學籃球教育的發展。
1? 籃球教學中發現的問題
1.1 師資力量不夠
很多小學都面臨籃球教學師資缺乏的問題,有些學校因為沒有足夠教授籃球的老師因而連籃球課都沒有開設,而另一些則是找業余的籃球教師,這些老師沒有受過正規的籃球訓練,也能難指望他們能夠根據少年兒童的成長階段給予他們相應適合而正規的籃球技能培訓。
1.2 設施設備投入和適合性不足
我們學校是新建的,雖說設備場地都是新的,配備的也不少,但是實際教學中發現還是有所欠缺,如果要經常性的排著隊等著玩籃球,那么也會降低籃球運動帶來的快樂。還有就是場地的問題,學校的場地都是標準的籃高和面積,但這顯然不太適合小學生的體型特征,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球架太高,他們就感受不到投籃的愉悅,場地太大,對于小學生來說體能也達不到滿場跑的要求[1],造成場地的浪費。雖說籃球是比成人小的五號籃球,但是對高年級的適合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顯得不那么適合[2]。
1.3 教學方式
在學校中籃球教學缺乏連續性,低年級教的內容,到了高年級還是從頭教起。有些老師教學就是為了完成學校的考核任務,考什么就只教什么。學生對這一次次重復的教學內容會感到乏味因為失去興趣,缺乏連續性且單調的教學內容,也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全面規范的籃球技能。另一方面是教學模式太枯燥,經常是熱身完了,老師進行示范講解,然后學生進行單調重復的練習。但是對于那些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本來注意力就很難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上,原有的教學像是一種任務而不是一份樂趣,這樣難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就達不到快樂且充滿熱情學習籃球的目的。
1.4 教育觀念
現在的部分家長為了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各種開發智力的輔導班,希望孩子在家能認真完成書本作業、閱讀書籍,但是對孩子的體育運動及技能的培訓的重視程度不夠。不僅家長,學校有時也是這樣,學校大都關注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學校間比較也是在文化課成績高低上的對比。學校體育課就是簡單完成考核任務,一到臨近期末,也都草草結束課程,為文化課的復習備考騰時間。學校組織籃球社團比賽也是這樣,在沒有籃球賽事的平時很難做到保證充足而連續的訓練時間,往往在賽事臨近突擊集訓。這樣存在兩個弊端,一方面平時沒有扎實的基本訓練,在短時間想提高技能和團隊配合比較困難;另一方面這種高強度的訓練對孩子精力也是考驗,還有可能影響到文化學習的注意力。
1.5 政府投入不夠
籃球要做到全民參與,少不了政府的投入。但現實是可供居民免費使用的籃球場地偏少,適合少年兒童的籃球場就更沒有了,條件的限制也影響了籃球運動的積極性。另外,針對小學生的籃球賽事也偏少,如果只靠兩年一度的中小學生籃球比賽,是很難將籃球培訓連續性的開展下去。
2? 應對策略及建議
2.1 增加師資力量
學校要引進更多具有籃球專業技能的老師,并定期進行對他們的培訓。一方面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加強老師對運動傷害防范意識和處理能力。
2.2 增加設施設備投入
學校應該進一步完善設備及場地的合理配置,購買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且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要求的設備。并且要做好設備的安全管理和養護工作。要安排專人管理,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維護,損壞的及時替換,不能讓有安全隱患的設備讓學生們使用。對容易碰撞的地方要事先用海綿包裹。同時就設備、場地使用要提前給學生進行教育和提示。為了給學生盡可能多的適合大小的場地,應該將原有的大場地的上再用不同顏色的線分出小點的場地,做到一場多用。對與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給他們配置可以移動拆卸的矮一點的籃球架,這樣能做到場地的充分利用。
2.3 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
在近兩年的小學體育教學中,發現不同年級的小學生各有其特點,對于年級越低的學生來說,注意力越是難集中,體能也越差。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設計更有趣味教學環節[3]。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可以鑒賞和實操相結合。一方面,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籃球精彩片段欣賞,或者一些生動的籃球教學或故事的動畫,多發面激發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和欣賞能力。另一方面,在訓練過程中加入游戲的情節,讓枯燥的運球傳球技能訓練更富有趣味。對于一年級的學生甚至可以設置在故事情節中進行籃球基本功的訓練。在訓練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個人技術的鍛煉更要關注團隊合作,畢竟籃球是一項集體運動。在課堂上進行分組比賽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能在活動當中增加團隊配合度,激發學生團隊榮譽感[4]。
2.4 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要充分利用教師每次和家長接觸的時間,比如在開學典禮、家長會這些場合多向家長宣傳一下籃球運動對青少年兒童成長有益的地方,讓家長對其有個正確的理解,適當的籃球運動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體制還可以培育孩子團隊配合能力和拼搏精神這些對于孩子的成長都是大有裨益的?;@球運動讓孩子左右腦都得到開發,進一步促進智力成長。家長不應將孩子所有的時間都限制才文化課上面,不能因為所謂的學習成績放棄接觸籃球的機會。
2.5 發揮政府和社會的推動作用
姚明在兩會上提出了,針對12歲以下青少年的“小籃球”項目。在這個計劃中提出的意見,非常符合小學生籃球教學的實際。在原有的成人賽制基礎上進行更符合青少年的比賽規則?,F在雖然有小一點的5號籃球但是也不見得符合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所以應該涉及更多型號的適合青少年的小尺寸籃球。除此之外,政府還應該推廣和符合青少年身高需求的籃筐,更符合青少年體能要求的小型籃球場地。青少年是身體成長發育變化較大的時期,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身高和體能上有較大的差距,針對這個特點再結合中國的六年學制,可以將籃球賽年齡組劃分為U12、U10、U8和U6幾個不同組別。
另外籃球的教學不能僅僅依靠學校的體育課,要將籃球協會、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各小學三位一體,要同時加強“教練員培訓、技術標準、節假日訓練營、大數據”這四個系統的建設[5]。政府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社會提供支持,在市場的助力下共同推動體、教、設的結合,真正把籃球運動推廣到基層的少年兒童中去。
3? 結語
現在教育改革,不在是那個以文化課成績高低論英雄的年代,現在講究的是素質教育,是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小學的籃球教育要想在這個背景下取得豐碩的成果,就必須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克服師資不足設施不足的問題,在教學中不斷設置富有趣味適合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增加社會和政府的重視,改變家長文化成績至上的陳舊思想。做到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共同努力,只有這樣籃球教育才能真正普及到廣大小學生中去,才能達到籃球教學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岳賢鋒.河南省農村中小學籃球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9(5):180-183.
[2] 張元文,王家宏.中、小學籃球器材和場地規格國家標準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6(3):80-85.
[3] 王家宏,茅鵬.關于兒童、少年籃球適宜形式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1997(Z2):44-47.
[4] 張興梅,劉誠香,劉林.小學體育籃球課教學模式探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6(10):150-152.
[5] 張孔軍.淺談高?;@球運動發展的制約因素及解決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5):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