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解殿朝
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5日至7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第二十三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中俄關系風雨兼程、砥礪前行,經受住了歷史風云和各自國內變化的種種考驗。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中俄政治互信堅實牢固,兩國始終互相尊重,在涉及主權與尊嚴、核心利益與安全關切等重大問題上相互支持,在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國際事務中保持著密切配合與協調。“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涵義深遠,內容豐富,意味著兩國把雙邊關系定位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意味著兩國的戰略協作步入更高水平,向更廣、更深的方向挺進。雙方建立起完備的高層交往和各領域合作機制,開展了內容豐富、具有戰略意義的各領域、全方位合作,地方交往持續擴大,人文交流不斷升溫。中俄將不斷拓展合作新維度、發掘新潛力,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就此次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具有何等重大意義,與上一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相比,本屆論壇有哪些特色等,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義桅。
記者: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此次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在兩國關系發展進程中具有什么意義?
王義桅: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年,蘇聯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體。中俄相互慶祝建交70周年對中國和俄羅斯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蘇聯解體以后中俄關系成為新型大國典范,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而且現在還加大合作共贏。
開創了新型國際關系的先河和引領大國關系的發展,而且聯手創立的上合組織,在聯合國和各種國際多邊機構,維持全球的戰略穩定、世界多極化,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當前情況下,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了很多國際組織、搞反全球化,針對中國和世界搞起了貿易戰,所以習主席此次訪問更加備受矚目。美國方面已經向西方國家、俄羅斯、印度等國傳出了對付中國的一些思路,印太戰略是一個方面,重啟跟俄羅斯的關系,通過我們的調查結果,不少人把美國和俄羅斯的矛盾當成是同一文明內部的矛盾,跟中國對立是文明沖突等等,很多人挑撥離間中俄關系,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的訪問可以說,更加有利于捍衛我們講的國際社會的公平正義、新型國際關系、多邊主義、多極化和推動金磚合作等等。習近平主席此訪意義重大,將為新時代中俄關系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中俄政治互信不斷鞏固,務實合作不斷深化,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記者:您認為與上一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相比,本屆論壇有哪些特色?
王義桅:中俄關系,還有很多的潛力可以挖掘,比如地方合作、經貿關系、人文交流等等都有待開掘。政治關系、戰略關系很高,或是歷史上最高。我們總是強調,經貿合作這幾年也提質增效,從俄羅斯向中國出口能源到出口武器,到現在兩國相互投資增多,還有電子商務、數字經濟、服務貿易,大型基建合作等等,包括高鐵等等。雙方共同的研發和包括將來把上合組織的經濟合作要拉動起來,這都非常重要。
圣彼得堡經濟論壇,都是因為雙方共同支持對方主辦重要的國際論壇,包括習主席也參加了東方經濟論壇,普京參加了兩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些都是戰略協作的重要體現。
這次特別強調可持續發展,給“一帶一路”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也是非常相契合的。所以,也是幫助俄羅斯國家經濟結構的轉型,釋放了重要的信號,強調的就是結構優化、結構性改革、可持續發展對接聯合國和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等等。所以我覺得借助這個場合要進一步闡述中國對這些問題的深入看法,也是給中俄共同攜手推進建立新型戰略協作關系,對兩國實現更多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記者:“一帶一路”倡議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是近年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熱度持續走高的話題。請您談談此次訪問后兩國在各領域合作的前景?
王義桅:和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這是一直強調的戰略對接,歐亞經濟聯盟是俄羅斯倡導很多年的一個議題,已經有了一定的標準,還有各各方面的一些對接。我們強調對接實際上是“一帶一路”的高質量、高標準、機制化的建設,還有中俄兩國區域性的對接,有利于兩國在一帶一路方面進行更好的資源整合,也有利于歐亞經濟聯盟更大范圍的發揮作用,有利于歐亞互聯互通、入海聯通、絲綢之路的合作,這些對歐亞經濟聯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的投資和全球布局都是非常重要的,對“一帶一路”也是一個重要的典范。對接也克服一些困難,歐亞經濟聯盟較多時是主導性的,它的一些標準跟這個也不是完全一體的,它的已有的合作規范,強調的是相互借力。接下來不光是戰略對接、規劃對接,理念也要對接,大家要知道俄羅斯,有一些東西不是那么國際化的,其中的一些理念、標準、做法并未與國際真正接軌。還有一些人對中國的“一帶一路”,歐亞經濟聯盟也是有些擔心的,擔心跟中國交流打交道的過程中,會由于經濟上處于下風而成為中國的小兄弟。雖然這些擔憂根本毫無必要,但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也會影響到雙方在一帶一路項目上對接的結果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