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講話精神,把愛護環境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暑假社會實踐過程中,通過上網查詢相關文獻資料、深入生產現場了解水電站在保持生態流量所采取的相應措施以及對恢復官料河生阿態流量的一點思考。
關鍵詞:恢復? ?生態? ?流量? ?思考
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一思想倡導下,就必須對河流水量實施有效管理,維持河流基本生態用水需求,保障生態流量水。
一、生態流量產生緣由
河流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其水生生態系統和沿岸生態系統都依賴水體而存在。河道需保持一定的生態流量,這是維持河道生態功能的必要條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任何水電站在運營中都必須保證河道的生態用水,其生態用水的最低流量就是生態流量。
西河電站所處的官料河流域,是四川省樂山市峨邊縣境內八大骨干河流中最大的一條。河流全長89公里,流域面積1380平方公里;河流上游伸入原始森林區,植被較好,年降雨量969.1毫米,整個河網水力調節能力較大,徑流比較穩定;從源頭到匯入大渡河的入口處,河流自然落差達3000余米,水能蘊藏量近20萬千瓦。屬于水利發電開發較早的流域。由于早期西河電站所處的峨邊縣經濟發展模式單一,水利發電是縣里主要稅收來源,因此縣里大力扶持和發展水力發電,更多地重視官料河水資源的利用,發揮了其灌溉、飲用、發電等功能,而輕視了其生態服務功能,并且當時人們并沒有很強的環保意識,造成官料河流域過度的開發,流域目前共有大小電站236個,導致河流生態惡化,水循環破壞,出現了用水困難、水污染加劇等問題。枯水季節甚至會造成河流斷流,導致河道生態嚴重受損,一些珍稀的野生動植物,瀕臨絕跡甚至滅絕,周邊地區的生產、生活及環境受到較大影響。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水庫、水電站對河流生態流量影響很大,可調蓄雨水資源,以豐補欠,保障經濟社會用水需求。但中小河流上的多年調節水庫,蓄滿率相對較低,即便是豐水年,因水庫惜水而少放或不放生態流量的現象仍相當普遍。西河電站所在的官料河流域上的中小水型水電站,均修建在七八十年代,河流枯水期基本上都截水發電,創造經濟效益。電站及水庫的調度運行對生物生長敏感時段的生態水的需求量也沒有充分考慮,河流生物敏感期生態需水未得到有效保障。
生態流量保障缺乏有效措施和有力監管。因歷史上種種原因和長期的重建輕管,加之對保護生態環境,確保生態流量認識的局限性,造成官料河流域水電站均沒有設置專門的生態流量下泄設施。
對生態流量的管理、監控和執法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依據,存在著不明確監管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管理體制不健全及監測監管薄弱等突出問題,導致生態流量問題長期存在。
三、西河電站生態流量泄放整改措施
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對河流生態流量提出了嚴格要求,按照中央部署,近年來,政府對可能造成不利生態環境影響的水利水電項目,嚴格環評和督查。同時根據中央環保督查的要求,為確保峨邊縣各流域水生態安全,推動水資源科學合理有序開發和可持續利用,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結合峨邊縣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的實際情況,政府實行了“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勒令全縣官料河流域內的各家電站限期停產整頓。
(一)政府整改要求
1.建設范圍。縣境內所有電站必須按要求建成永久性下泄生態流量設施。
2.下泄生態流量標準。豐、枯期最小下泄生態流量均不得低于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的10%,并綜合考慮下游工農業、景觀、生態等用水要求。枯期流量不足多年平均流量10%時,不得攔蓄水發電。
3.責任落實。水電站永久性下泄生態流量設施建設由業主單位自行組織建設,2017年9月14日前,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蓋章后報縣水務局,由縣水務局、縣環保局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審核同意后實施,并組織現場驗收,驗收不合格的不予通過。
4.時間要求。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及官料河流域水電站必須于2017年10月31日前完成,其他水電站2017年11月30日前完成。
西河電站根據政府相關部門的要求,及時進行了整改。
(二)西河電站整改措施
1.根據歷史資料,西河電站閘首壩址多年平均徑流量17.8 m3/s,按照最小生態下泄流量為壩址多年平均徑流量10%要求,保證生態泄放流量為1.78 m3/s。
2.在西河電站閘首2#泄洪閘底部鋼板上安裝了2塊高度為35mm的墊塊,始終保持閘門泄放開度,形成永久性泄放措施,防止了人為控制。
為了保證墊塊牢固,專門用45#鋼鍛制加工制作了墊塊,并采用507焊條加以焊接,保證了墊塊長久、牢固。
3.樂山市水務局在閘首相應位置安裝了生態下泄流量的在線監控裝置。
西河電站于2017年11月30日前,通過技術手段,已達到保證生態流量泄放要求,確保了河流生態流量的長期、可靠和永久性泄放,恢復了電站下泄生態流量。
四、關于生態流量的一點思考
經過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官料河流域的生態流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改善了流域的生態環境,周邊瀕臨死亡的珍稀的野生動植物,逐步在恢復、回遷。
這也帶給我們一點思考:
一是要積極推動相關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在法律法規制度框架下明確河湖生態流量管理與監督的總體要求、責任主體、目標任務等相關內容,以適應新形勢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二是要盡快出臺保障河流生態流量指導意見。明確各級地方政府、流域管理機構的主體責任;加快建設生態流量泄放和監控設施;落實地方政府和流域機構監管責任,實行清單管理。
三是要強化企業責任,加快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清潔生產,提升企業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能力。同時加快建立小水電綠色改造補償機制。對現有水電站實施“改造、限制、退出”,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僅依靠財政補貼將不同程度的增加財政負擔,而要求企業承擔相關費用又會給企業造成極大的包袱,減少企業利潤,造成從業人員降薪甚至失業,而引起的社會不安定,因此企業單純因生態對水電站進行改造積極性不高。因此急需研究出臺綜合補償政策,調動企業綠色“改造”小水電的積極性,努力加快綠色小水電建設步伐。
四是努力構建生態流量監測網絡。建立生態流量監測平臺,加強對生態流量的在線監測與實時管理。積極利用新一代智能技術,加快推動智慧水利建設,建立或升級完善水庫智能化調度功能,持續提高河流的生態流量保障程度。
五是地方政府勇于探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多種經營相結合,遵循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理念,結合官料河流域所處的峨邊縣,地方自然資源豐沛,打造出四川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杜鵑池度假休閑區、黑竹溝溫泉等等多處景致,官料河流域的水利發電、生態旅游齊頭并進,真正實現了以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參考文獻: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水污染防治法[S].2008-06-01.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S].1988-01-21.
[3]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DB/OL].農村經濟司,2016-12-27.
(作者簡介:趙青茈,本科在讀,單位:天津理工大學,研究方向:環境科學與安全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