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玲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國價值體系的高度概括,而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二者有著高度的內在契合性,相互融合不僅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推進,更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有很大裨益。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法治建設? ?入規入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法治建設兩者相互融合,進行一體化建設的部署早在2016年10月已經作為《意見》的形式下發,緊接著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規入法在2018年也明確提出。由此可得,把社會主要核心價值觀入規入法,從而全面融入到法治建設中是納入到國家的戰略性規劃當中的,不是一句簡單的宣傳口號。那么為什么融入,怎么融入,筆者通過文字做以下邏輯上的梳理。
一、為什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融入法治建設
(一)是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九大又進一步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我國的價值體系做了詳細概括。從個人、社會、國家三個層面進行了歸類,包含個人的道德修養、社會的價值取向、國家的價值目標。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二個詞,二十四個字,得出“價值觀”本身就是一種“德”,其實質也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要實現的重要愿景和達到的重要目標。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法治中國建設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依法治國是治國安邦的總抓手,是要求依照法律法規來治國理政,是成文的道德。而以德治國是依靠內在的自律約束外在行為的一種治國理政的方式,也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治理的過程中,法治和道德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是外在的強制性規定,一個是內心的道德規范,兩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夢。
(二)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途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高度注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一項偉大戰略任務,也是一項浩瀚的工程。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用具有剛性約束力的法律老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所以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立法的各個階段,就是要將價值觀的基本價值貫徹到國家的各種制度和法規中,融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用法律的權威來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也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的需求。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是通過兩種渠道:前者要求內化于心的精神追求成為外化于行的自我約束,后者是通過國家的強制性措施,比如法治來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前者和后者是相互促進,統一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內在活動規律之中的。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各種社會思潮的涌入對“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的影響也是日漸增強,所以用國家的強制性措施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是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三)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適應時代進步和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必須解決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相互協調,相互推進的問題。所以我們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貫徹到社會治理的各個環節,要做到“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效果。在社會治理的過程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成為深入人心的自覺行動。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法治建設內在契合性
(一)價值是法治的靈魂
我國的意識形態有多種,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種社會思潮的涌入。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是我國意識形態的主流,凝聚著全國人民的共識,是我國法治建設的價值內核和靈魂。
法治要求整個國家及社會都必須依法而治,這是一種先進的社會治理方式。而這種先進的社會治理方式要求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如此才能讓法治真正的深入人心,讓依法而治成為一種常態,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了基本的價值導向。
(二)法治是價值的保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遇到了諸多的挑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內心的約束,而在當今的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下,再加上人的內在德行存在著一定的脆弱性,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發展仍舊面臨的很大的挑戰,要想達到預期的宣傳教育效果,就需要外部強制性的約束,所以必須要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法治無疑成為主角,使價值觀以制度為依托,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健康發展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讓核心價值觀在人內心形成一種固化,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舉措
(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全過程。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自覺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到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
依法治國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在依法治國的過程中,黨要旗幟鮮明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到黨的法律、政策之中,使黨的主張、治國方略所體現的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核相一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和宣傳引導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在這項工作的完成中必須運用法治的手段、依靠法治的思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納入到政府的宣傳教育中。
法治方式是社會治理的一種基本方式,而社會治理必須做到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為了達到一定的治理效果,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社會治理中,使法治和德治在社會治理中相互促進,以達到最好的社會治理效果。
(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各個環節。
按照《規劃》的部署,要做到全面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規入法,必須做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融入到法律法規立改廢的全過程。據調查顯示,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僅有很少的一部分明確規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一部法律缺少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就不會有效的做到立法的目的,達不到立法的效果,如此便不能做到良法善治,所以要科學立法。那么要做到科學立法,就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專家論證、民主協商和公眾參與等立法程序制度的全過程,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做到融入法律法規的立改廢的每一個環節。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執法全過程,就要求我們執法人員在執法的過程中要做到依法行政,文明執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執法的價值引領,作為適用法律法規和落實相關政策的基本的價值遵循,實現嚴格規范文明執法和全面推動核心價值觀的有機統一。
司法公正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司法全過程,如此才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如此才能讓法治深入人心,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全面守法就是要求做到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讓法治觀念深入到全體人民的內心,樹立起法治意識,把守法、用法作為一種自覺,如此就要信奉法律本身所蘊含的道德基礎,那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使之成為日用而不絕的行為規范。
(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到憲法法律、政策體系的各個方面
2018年現行憲法第五次修正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列入到憲法中,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的要求,也為《規劃》中指出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規入法”全面落實,進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供了最堅實和最有效的制度保障。
要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高度融合,一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價值轉化為法律和政策規范的基本要求,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法治建設的思想道德基礎;另一方面,要將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作為踐行、宣傳和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制度載體,將法律的高效實施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途徑、重要依托和保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S].2016-12-25.
[2]中共中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DB/OL].新華社,2018-05-07.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DB/OL].中國中央電視臺,2014-02-25.
[5]吳玉龍,陳金艷.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法治建設的理論契合與實踐融入[J].延邊黨校學報,2018,(01).
[6]梁衛東.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勢在必行[J].人大研究,2018,(06).
[7]張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必然性探析[J].黨史博采(理論),2017,(11).
(作者單位:金鄉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