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要闡述了融合的內涵與深化融合思想的多元化訴求,再從工具性、實踐性與主體性三個維度分析融合的可行性。最后,從活動設計思想、內容、形式、技術、資源開發等方面提出優化幼兒園活動設計的思考,擴展活動效應,豐富活動內涵,激發活動興趣,提高活動效能,節約活動成本。
關鍵詞:融合? ?幼兒園? ?活動
活動是幼兒園實施教育的重要路徑,目前不少幼兒園活動效率比較低下,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融合意識。這就需要幼兒園教師進一步轉變教學活動設計理念,確立融合思想,全面提升幼兒園教學有效性,讓幼兒園活動更加出彩,助力幼兒快樂成長。
一、融合的內涵與意義
幼兒園活動設計中確立融合思想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它需要教師深入理解融合的內涵,提高融合思想認識。
(一)融合的內涵
幼兒園活動中確立融合思想是多方位的,它包括思想融合、內容融合、形式融合、技術融合與資源融合等。“思想融合是前提與基礎,只有實現思想上的融合才能指導活動設計的有效性”;內容融合是實現活動融合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實幼兒園教育目標的關鍵;形式融合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的重要手段,只有實現活動形式的融合才能提高活動的有效性;技術融合與資源融合,是基于新時期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優化活動實施與組織方式等,擴展幼兒園活動效應。
(二)融合的訴求
幼兒園活動中確立融合思想是多元訴求共同作用下的結果,首先它是現代教育理念的訴求,現代教育突出以生為本,這就需要基于幼兒認知特點,尊重幼兒學習需求,從而滿足幼兒多元化訴求,融合思想將拓展幼兒園活動內容,豐富活動形式,從而滿足幼兒多樣化訴求;其次,融合是幼兒園課程教學的訴求,現代課程理念要求打破狹隘的課程觀,確立大課程觀,打破課程之間壁壘,從而拓展活動設計視野,從而提升課程教學效應。
二、幼兒園活動中深化融合的可行性
幼兒園活動中深化融合思想是可行的,它符合幼兒園活動工具性、實踐性、主體性等共性化特點。
(一)工具性
“幼兒園任何一種活動的開展都是為了實現課程教學目標,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發展。”幼兒園活動中深化融合思想,將推動活動思想、活動內容、活動形式等全方位融合,從而擴大幼兒園活動效應,發揮活動工具性優勢,擴大幼兒園各項活動的效應,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不斷提高自我、發展自我。
(二)實踐性
幼兒園任何一項活動都體現出實踐性特點,它需要幼兒們積極參與,動手實踐操作。幼兒園活動中深化融合思想,將促進游戲活動、學習活動與勞動活動等融合,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與主動性,并促使幼兒調動生活經驗,進行有效的學習遷移,不斷豐富實踐經驗,提高實踐技能,喚醒幼兒主體意識,從而為幼兒一生發展奠基。
(三)主體性
有效的活動必然尊重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幼兒的發展。融合思想將有助于進一步凸顯幼兒主體性,根據幼兒認知特點、興趣愛好、活動能力與學習需求等,促進活動內容融合,豐富幼兒園活動內涵,優化活動形式,使各種形式的活動融會貫通,優劣互補。因此,融合符合幼兒園活動的主體特征,能夠全面激活幼兒主體潛能。
三、融合,讓幼兒園活動更出彩的實踐路徑
幼兒園活動設計中確立融合思想不是某一個環節,而是需要在活動設計思想、內容、形式、技術與資源開發的各個環節,構建相對完善的融合體系。
(一)活動設計思想融合,擴展活動效應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因此幼兒園活動中確立融合思想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活動設計理念。基于當前教師活動設計狹隘的思想觀念,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教師活動設計的融合思想,在課程教學活動、審美活動、勞動活動、常規活動等各項活動中強化融合意識,打破活動之間的隔閡,從而提升教師活動設計視野;其次,融合思想意識要將落腳點放在提高活動效應上。任何一種活動的開展都是為了達成課程教學目標,促進幼兒發展,因此活動內容、活動形式等融合設計,要改變“作秀”現象,將發展幼兒素質作為融合的基本追求,一切活動都要通過融合擴大活動效應,助力幼兒全面發展。
(二)活動內容有機融合,豐富活動內涵
活動內容直接影響著活動的整體效應,這就需要我們基于幼兒園活動目標,促進教學內容的融合。活動內容的融合主要包括內容準備、活動實施與拓展等多個環節。例如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的融合,在活動內容準備環節,我們可以先開展區域活動,為主題活動進行有效的鋪墊,再通過主題活動深化區域活動;
活動實施環節,我們可以將主題活動進行有機的分解,細化為幾個區域活動,從而共同支撐主題活動。活動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之間的關聯性,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做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靈活而動,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發展。
活動延展環節,為了進一步發展幼兒素質,擴大活動效應,我們可以圍繞主題活動進行擴展,擴展環節可以采用區域活動的形式,從而通過區域活動設計,進一步豐富主題活動內涵,將幼兒的學習活動不斷推向深入。
(三)活動形式高度融合,激發活動興趣
活動形式具有多樣性,但是又符合活動的一般性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基于幼兒園活動的共性特點,促進活動形式高度融合,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與主動性。活動形式的融合要突出適切性與趣味性。
活動形式的選擇是為了更好地達成活動目標,擴大活動效應。這就需要我們基于活動內容、綜合考慮幼兒學情特點,選擇適切的活動形式,既要貼近活動內容,有助于活動的開展與活動目標的達成,又要貼近幼兒實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幼兒始終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活動中。
活動形式設計要確立兒童視角,從成人的視角轉變出來,積極推動幼兒園活動的游戲化,將活動目標有機滲透在游戲中,利用幼兒喜歡游戲的優勢,增強幼兒園活動的趣味性。幼兒園活動的游戲化要避免娛樂化傾向,避免出現娛樂化傾向削弱活動的教育效應。
(四)活動開展技術融合,提高活動效能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認知方式,也引發了認知領域的深刻變革。”這就需要幼兒園活動設計中合理運用技術手段,促進新舊教學技術的融合,從而提高幼兒園教學效能。
首先,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現代信息技術具有直觀形象優勢,幼兒認知特點。幼兒園活動中,尤其技能發展性活動,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優化技能呈現方式,讓幼兒在音頻、視頻輔助下充分了解技能要領,將教師從示范中解放出來,給幼兒提供必要的指導服務。
其次,促進新舊技術融合。“傳統技術手段盡管沒有信息技術直觀形象,但是運用便捷,教師運用起來得心應手。”這就需要教師基于新舊技術各自的優點與不足,將新舊技術有機融合起來,做到優劣互補。
(五)活動教學資源融合,節約活動成本
幼兒園各類活動需要必要的活動教學資源。目前,幼兒園活動資源的運用缺乏融合意識,導致不少課程資源重復性建設,這無疑加大了幼兒園教育資金投入。幼兒園教師可以基于幼兒園活動教學的需要,利用互聯網優勢,建立起資源庫數據,教師可以根據活動的需要,共享資源庫資源,從而提高教學活動資源的利用效應,降低幼兒園教學投入。
三、結語
總之,活動是幼兒園實施教育的有效手段,新時期幼兒園要進一步提升活動設計理念,確立融合教育思想,全方位促進幼兒園活動設計思想、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活動技術與活動資源等融合,從而擴展幼兒園活動效應,為幼兒園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引發幼兒園活動教學新變革,從而使幼兒愛上活動,在多樣化活動中獲得豐富的體驗,走向更遼闊的未知世界。
參考文獻:
[1]羅紅輝.民間傳統游戲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融合[J].當代教育論壇,2016,(04):56-57.
[2]錢曉云.將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融合讓孩子成長成才[J].成才之路,2013,(24):38-39.
[3]林遠齡.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活動有效融合的探討[J].幼兒教育研究,2017,(11):56-57.
[4]吳燕.教研,需要有大智慧---以課題“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與幼兒自主游戲融合的策略研究”教研為例[J].幼兒教育研究,2016,(07):78-79.
(作者簡介:賈一萌,小學教師一級,本科學歷,單位:錦州市第一實驗幼兒園,學前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