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冬莉
摘 要:重視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黨的十九大也把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政治任務提了出來。新時代培養鍛煉優秀年輕干部,必須遵循年輕干部成長的規律,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提高年輕干部理論素養、強化基層實踐鍛煉等。
關鍵詞:新時代;優秀年輕干部;有效途徑
“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年輕干部工作,培養造就可靠接班人是我們的寶貴經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干部”。因此做好新時代年輕干部工作,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政治任務。
一、年輕干部自身存在的主要問題
1.社會經驗不足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優秀年輕干部要有足夠本領來接班”,對廣大年輕干部寄予厚望。應該說,現在的年輕干部,大多受到過系統的高等教育,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具有較高的理論基礎,思維活躍,眼界開闊,接受新事物快,工作也有熱情、有朝氣,開拓進取精神比較強,成長相對較順。但是年輕干部一般是由學校到工作崗位,缺乏基層和艱苦地方的扎實磨煉,在處理工作中唯書本論,本本主義,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就顯得比較薄弱,做群眾工作本領不夠強,擔當作為的底氣還不足。
2.工作積極性不強
近來,“佛系”一詞很是流行,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年紀輕輕的同志總想當“佛系干部”,一副看破紅塵、看淡人生的派頭,工作得過且過、追求平平庸庸、整日昏昏沉沉,耽誤工作、貽誤人生,令人痛惜。習總書記說:“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因此,年輕干部應該拒絕做“佛性干部”。
3.自我意識較強
有的年輕干部眼高手低,只仰望天空不腳踏實地,工作挑三揀四,不能沉下心來做一些打基礎、利長遠的瑣事難事。特別是基層工作艱苦,涉及的工作方方面面,小事雜事比較多,然而年輕的同志總是抱著遠大的理想,以為做些大事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對于領導交辦的瑣碎小事,又是根本看不起,做起來也不積極,工作浮躁不踏實,敷衍應付,業務不熟。
二、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鍛煉有效途徑
做好年輕干部培養鍛煉工作,必須遵循年輕干部成長的規律,從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努力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優秀年輕干部隊伍。培養鍛煉優秀年輕干部應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1.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在培養鍛煉年輕干部上,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良好的用人導向。
(1)要進一步強化思想認識。真正從內心深處打破論資排輩、求全責備等陳腐觀念的束縛,努力形成對年輕干部負責就是對黨的事業負責、支持年輕干部成長就是支持事業長遠發展的共識。要著力改善輿論環境,積極主動地做好正面信息發布和典型經驗宣傳工作,加強輿情監測和輿論引導,敢于和善于應對年輕干部“逢提必疑”的現象,強化相信年輕干部的社會心態,努力營造一種開明、包容的社會文化環境和氛圍。
(2)把好年輕干部的品質關。把好干部“品檢”關,防止陷入兩個“誤區”。
一是重年輕,輕德才的誤區。有些地方在培養鍛煉干部過程中過度側重以年輕為條件,忽視了德才兼備的干部選用標準。不能辯證地處理好年齡與才能的關系,對年輕干部的知識結構和能力層次缺乏全面了解,導致一些年輕干部擔當重任后工作平平,打不開局面,貽誤了事業的發展時機,群眾公認度低。因此,只有處理好德才與年齡的關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積極性,實現人才的最優配置。
二是重學歷輕能力的誤區。在選擇培養鍛煉年輕干部人選時,適當考慮學歷因素是完全必要的,但“知識化”并非簡單的“高學歷化”,高學歷也并不等于高能力。對優秀年輕干部的培養鍛煉不能按部就班應該不拘一格選人才。一名優秀的年輕干部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領導干部是諸多要素相互聯系共同作用的結果。個人主觀努力和良好的個人素質是內在因素,對優秀年輕干部成長起著決定性和基礎性作用;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是重要因素,政策環境、工作環境、社會環境都對優秀年輕干部成長發揮著導向作用。我們在加強年輕干部培養鍛煉工作過程中,應當遵循這些規律,著力打造一支立場堅定、素質過硬、能力突出、作風優良的優秀年輕干部隊伍,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后繼有人。
2.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年輕干部理論素養
教育是年輕干部成才的基礎,要堅持教育培訓先行,對年輕干部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理論培訓,才能不斷提高其政治素質和能力素質。
(1)加強理論業務培訓。根據新時期年輕干部的特點和培養方向,制定具體的培養計劃,采取舉辦專題培訓、參加上級調訓、組織在線學習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培訓,全面提高年輕干部的政治理論素養,打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充分利用各種培訓資源,拓寬培訓渠道,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開展經濟、金融、法律、管理等等各方面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年輕干部的大局觀和綜合業務素質。鼓勵年輕干部結合崗位需要堅持自學與參加在職教育,積極為年輕干部業余進修學習創造條件。
(2)強化黨性修養和作風養成。注重加強對年輕干部的黨性教育,特別是政治忠誠、道德情操、優良作風和群眾路線教育,引導他們不斷加強道德修養,提升思想道德境界,正確對待成績、對待組織,正確認識自己,始終保持年輕人的蓬勃朝氣;引導他們加強紀律修養,增強紀律意識,自覺遵守政治、組織、廉政紀律和群眾工作紀律,做到慎獨、慎微、慎權、慎友;引導他們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勁頭和銳意進取的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
3.強化基層實踐鍛煉
“只有扎根至深,才能枝繁葉茂。”基層一線是年輕干部增長才干、磨練意志、提升本領的大舞臺。習近平多次強調“基層經歷”。他曾指出,越是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干部,越要放到艱苦環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發展的第一線去,讓他們在實踐鍛煉中增強黨性、改進作風、磨煉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長才干。習近平總書記就是從當年梁家河村的黨支部書記干起,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可以說不知道梁家河村就很難深刻理解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領導干部只有在基層同群眾打過交道,才懂得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才更能為民著想、更好為民服務。把基層經驗作為最重要環節,有利于提高年輕干部儲備的含金量。
(1)下派鍛煉法。從各級黨政機關中選派年輕干部到基層工作,使其獲得基層領導工作經驗為主要目的的鍛煉方法。這種方法,適用范圍較廣,可以是各級黨政機關各個層次的年輕干部,尤其適用于那些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缺乏基層領導工作經驗的年輕干部。
(2)外派鍛煉法。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互派年輕干部到雙方地區掛職的鍛煉方法。對從經濟落后地區到經濟發達地區鍛煉的干部來說,可以學到發達地區領導干部的工作方法,增強改革開放意識和開拓進取精神,獲得先進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對從富裕地區到貧困地區鍛煉的干部來說,也可以對區情縣情有更直接更深刻的了解,學習當地干部艱苦奮斗的傳統和作風,積累在艱苦環境中做好工作的經驗,磨煉意志,增長才干。
(3)輪崗鍛煉法。通過年輕干部在本部門本單位不同工作崗位的輪崗任職,使其掌握多方面的知識和領導能力,以適應更高層次的工作需要的鍛煉方法。輪崗鍛煉,應堅持多種崗位的輪換,其中包括對口輪換、黨政輪換、分工輪換等等。一般來說,至少應達到兩個以上的不同崗位。每個崗位鍛煉的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以l~2年為宜。干部每輪換一次崗位,組織上都應進行一次全面考核,及時糾正干部可能出現的短期行為,為干部的提拔使用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十九大報告
[2]車俊.造就新時代高素質年輕干部隊伍,黨建研究(北京),2019年第1期10-11
[3]郭慶松.著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J].求是,2018年第20期60-61
作者簡介:
彭冬莉(1973--)女,安徽池州市委黨校馬基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黨史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