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玲
【摘 要】 2017年起福建省中考統一命題考試,試題的靈活程度和發散程度在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我們要充分發揮中考語文試題的導向作用,不僅是提高學生題目分析準確性的有效措施,而且是提高學生題目完成效率及正確率的重要途徑。作者從福建省中考統一命題考試背景下圍繞中考語文試題導向作用有效發揮的價值及具體措施、策略展開探討,希望對于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和應試能力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中考語文 試題 研究
國家制定了課程標準,國家又組織考試進行人才選拔,國家就應該在考試中下足功夫,做好文章,如何讓中考這個指揮棒發揮作用,成為新課標精神的引導者,就須在試題上多下功夫,大膽進行改革,敢于突破,敢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廣大教師落實新課標精神,如果不這樣做,要想讓老師在課堂上落實新課標精神就是一句空話!2017年起福建省中考統一命題考試,試題的靈活程度和發散程度在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我們要充分發揮中考語文試題的導向作用,不僅是提高學生題目分析準確性的有效措施,而且是提高學生題目完成效率及正確率的重要途徑。
一、中考語文試題導向作用發揮的重要性
試題的作用不僅是對學生的學科知識水平進行檢驗,更是教學活動的風向標。中考語文試題不僅是學生進入高階段學習的必經之路,而且能為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進行提供一定的參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長期受一線教師片面教學理論的影響,一些教師為了追求升學效率,大量運用題海戰術,對學生解題能力進行反復枯燥的訓練,完全忽略了語文教學的系統性與完整性,不僅極大地降低了語文課程教學效率,而且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鑒于此,就中考試題導向作用的發揮來說,不僅能明確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還能將教學與考試二者有效結合,為教學設計有效性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為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提高創造條件。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前幾年,中考語文一般是三大塊:積累與運用,閱讀分析,作文。積累運用一般考查字音、字形、字詞義、病句的判斷、修辭(這些以選擇題形式出現)、句子仿寫一類、古詩文默寫填空。閱讀分三大塊:課內文言文閱讀,課內現代文閱讀,課外現代文閱讀。作文通常是話題作文。這是前幾年的大致情況。中考是這樣考的,語文教學就是這樣教的:看讀音、寫生字、背解詞、修改病句、學習修辭、練習仿寫,默寫古詩,再就是做閱讀訓練了!這兩年中考試題又做了微調,試卷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兩大部分,主觀題主要是選擇題,數量減到了20個。內容主要考查:字音、字形、文言文釋詞、成語運用、語法、病句判斷、文學常識、標點等七八項內容。課內現代文、文言文的賞析都放在了選擇題中??陀^題主要是名句填空,名著導讀填空,或讓學生概括段落內容,考查概括能力。外加一篇課外文言文與兩篇課外現代文組成。作文也緊隨時代的步伐而改進,或材料作文,或命題作文,審題難度大幅降低。
四、中考語文試題導向作用具體發揮措施及策略
通過上文論述,我們已經大致了解到了試題導向作用發揮的重要作用。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現狀,我們建議可以從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充分發揮試題作用的導向作用:首先,充分理解“考”與“教”二者的關系。長期受片面教學理念及教學思想的影響,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除了影響學生的中考成績外,還直接對學生的高中學習產生負面作用和影響。我們可以看到的一個較明顯的現象就是,學生在進入高中學習階段之后,基礎知識極為欠缺,甚至連單句、復句這樣基礎的概念都無法區分,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叫苦不迭?;谶@一現狀,具有較高參考價值與信任度的中考試題就相應擔負起了導向的使命與責任。
總之,我們可以看到,中考語文試題導向作用的發揮離不開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對試題類型的靈活運用與借鑒。對學生的信息挖掘、信息分析和組織表達、遷移能力進行著重培養;盡量從學生生活出發,從傳統作業框架中跳出來,為學生量身定做一些訓練題目,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朱衛東.充分發揮中考語文試題的導向作用[J].中學語文教學,2011.
[2] 章穎.近二十年語文中考命題發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