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希安
摘 要:中華五千年文明沉淀了大量優秀的詩詞歌賦,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腹有詩書氣自華”,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抒發人們最真摯的情感,激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向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綜合性人才的使命。在高等教育階段融入文學教育,能夠從心理,情感,人生觀等多方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文學教育;高校;人才培養;價值
引言:
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小說散文,歷經沉淀積累下來的文學作品基本都是集鑒賞,藝術,人文教育與一體。在高等教育階段,認識到文學教育的重要意義,并有效的將其融入到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文學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能夠從思想,品質,格局,價值觀等多方面影響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1]。因此,各高校要轉變思想,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模式,合理的將文學教育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文學的獨特魅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綜合人才。
一、目前,高校在文學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盡管文學教育對高校的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但是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各高校在文學教育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對文學教育缺乏認識
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下,大多數人都提倡實干,提倡通過具體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很多人對文學教育認識不夠,認為其存在只是用來點綴生活,對于社會的發展,自身技能的提升毫無用處。高等教育階段,各高校也同樣認為文學教育對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就業毫無幫助,對文學教育缺乏全面,系統,科學的認識。在教學中,不重視文學教育,甚至有意刪減其教課數量。這種情況的存在,阻礙了文學教育在高校的發展。
(二)課程安排缺乏創新
據調查,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在文學教育方面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大一安排了文化課,到了大二,大三以后,對文化課根本沒有系統的安排。文學內涵深奧,需要系統的,全面的學習才能體會其內涵。高校課程安排上的缺失,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文化課學習,無法體會文學的魅力,也無法發揮文學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
(三)網絡文學盛行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子媒體閱讀模式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紙質閱讀。網絡文學是互聯網飛速發展下的產物。網絡小說內容大多數淺顯易懂,充滿娛樂性質,相較于嚴謹,委婉的傳統文學,網絡小說更容易吸引大學生的興趣。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熱衷于看網絡小說,但這種淺薄的“快餐”文化不利于學生文化教育的進行。
二、在高校開展文學教育的意義
(一)通過“真”的培養促使學生客觀認識事物本質
縱觀歷史,文學作品的產生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經歷和社會現實基礎上。文學具有一定的真實性,能夠真實的反應不同時代的生活。例如,魯迅先生的眾多文學作品,都是通過不同手法真實的反應了舊社會的陰暗,邪惡,形象生動的描繪了底層人們的艱辛。大學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是國家的棟梁,在成長中必須要能夠正確,客觀的認識自己,認識生活,認識社會本質[2]。這樣才能腳踏實地,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生活,社會中存在的問題,推動國家科技,經濟的全面發展。
例如,通過閱讀魯迅先生的文學作品,大學生才能夠深切體會到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才會通過對比更加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才會調整心態,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勇往直前,不斷的為實現理想而努力。
(二)通過“善”的培養樹立大學生善良,正直的性格
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但卻高于生活,通常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我國五千年歷史沉淀了無數的優秀文學作品。高等院校通過開設文化課,培養學生的文學興趣,讓學生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善良,正直的性格,讓他們成為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例如,梁啟超先生的文學作品 《少年中國說》,詳細的描述了當時的社會情景,明確的指出了大學生,青少年肩負的民族重任。通過文學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激起他們對民族,對社會的責任心,使他們逐漸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三)通過“美”的培養提高大學生審美能力
中華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無論是文字,還是意境都充滿了美的氣息。在高校開展文學教育,培養大學的文學興趣,通過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能夠潛移默化中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使他們能夠正確的認識人性。
三、通過文學教育促進高校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
(一)轉變觀念,重視文學教育
文學教育對學生影響深遠,是高等教育階段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至關重要。通過文學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意識,民族責任感,綜合而全面的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因此,各高校要轉變觀念,認識到文學教育的重要性,科學合理的安排課程,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大學生的文學興趣,發揮文學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
(二)系統,科學,合理的安排課程
文學作品內涵豐富,深遠,廣闊,其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高校要系統,合理,科學的安排其學習過程,保證學生學習的系統性,連貫性。在大學的各個階段都要安排一定的文化課,避免文學教育出現斷檔現象。同時,也可以提升文化課的分數,以此來激發學生文化學習的積極性。
(三)在校內抑制網絡小說
網絡小說從廣義上而言也屬于文學作品。但是,隨著網絡文學的盛行,一些網絡小說的價值觀,道德觀嚴重扭曲,內容毫無深意,甚至消極懈怠。大學生閱讀這樣的網絡小說,會嚴重影響其心理健康,阻礙其學業發展。針對這種情況,高校要采取措施,抑制網絡小說在大學校園的流行。例如,高校可以增加教室,加大教師對優秀文學作品的講解。開展文化討論活動,比賽等,創造校園文學的學習氛圍。同時針對學生沉迷網路小說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
四、結束語
在高等教育階段,文學教育能夠有效的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的正直,善良,高素質人才。高校要認識到文學教育的作用,轉變觀念,為文學教育創造條件,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董碧娜. 文學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價值[J]. 經濟研究導刊, 2017(6).
[2]郭晨瑞. 文學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價值研究[J]. 神州, 2017(14):17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