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濤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將通過大規模地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引導和支持技工院校開設相關的養老護理服務專業,推動建立養老護理專業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等相關措施,支持相關人才培養并逐漸擴大規模。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養老服務人才的缺口日益凸顯。一般認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人口總數的10%,即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而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占總人口的17.9%。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超過4000萬人。按照國際標準失能老人與護理員3:1的配置標準推算,我國當前至少需要1300萬養老護理員。而目前全國所有養老機構的人員不足50萬,持有職業資格證書的僅有2萬左右,我國養老人才的供給與需求處于嚴重失衡的狀態。
為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近年來,許多高職院校辦學擴大招生。據統計,2018年全國創辦老年服務與管理等相關專業的院校有186所,但每所院校平均招生人數不到50人。如北京每年的養老專業畢業生不到300人,與龐大的養老服務人才需求相比是杯水車薪。此外,由于社會認可度不高、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工資待遇低、晉升通道狹窄等諸多因素,相關專業畢業生在一線養老護理崗位上的流失率居高不下,這不但使原本就存在巨大人才缺口的養老行業更加捉襟見肘,而且“4050”成為整個行業的主力軍,也使當前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普遍存在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專業技能欠缺等現象。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和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老人對養老質量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護理人員不僅要有愛心、耐心,更需要有專業的醫療知識、護理知識,還應熟悉老人的心理,掌握給老人提供精神愉悅服務的各種技能等。鑒于目前養老服務需求與養老護理人員嚴重失衡的問題,如何培養和建設一支數量足、專業性強的養老護理人才隊伍,是加快我國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轉變思想觀念,提升養老護理人員的社會地位和薪酬待遇,是從根本上解決養老行業護理人員緊缺問題的關鍵。政府應建立優秀養老服務專業人才表彰激勵的長效機制,通過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樹典型、評先進,將養老護理專業人才納入國家和地方人才支持計劃等方式,提升養老護理人員的社會地位和職業認同,在全社會營造和形成尊重養老護理職業的氛圍。針對目前養老護理人員工資低、強度大、職業魅力低的現狀,應改善養老護理人員的工作待遇,通過建立完善養老護理業人員的薪酬補貼政策、行業指導性工資標準、職業發展通道,增強其崗位的吸引力。
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不僅依賴院校專業教育的發展,還需要發揮職業能力培訓的作用。政府應該鼓勵相關院校開設養老護理專業,擴大對養老護理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規模。同時,要加大養老護理職業能力的培訓力度,鼓勵養老機構結合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設專業知識和服務技能的培訓。
此外,還可以通過企業投資興建、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托有條件、有意愿的高校,建設集高端管理服務人才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行業科研創新與學術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養老與家庭服務人才培養培訓與研究基地,以點帶面,促進行業人員整體素質和職業化水平的提升。
在解決養老護理人員巨大缺口的問題上,養老機構除了可通過選送從業人員到院校學習或邀請專家授課的方式,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應順應市場規律,從社會和國內大專院校,甚至國外引進專業人才,加強高層次的專業性人才隊伍建設。同時,政府有關部門要充分引導、鼓勵和挖掘社會上可以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潛在勞動力,發展更多能夠兼職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群體。如挖掘與老人關系緊密有服務能力的人、已退休但仍身體健康有工作能力的低年齡老人、全職媽媽,并鼓勵社會志愿者參與養老護理服務,彌補養老護理人員數量上的不足。
養老服務人才的特征就是實踐性、應用性很強,其培養需要政府部門、高等院校、行業企業等多方協同,走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之路。特別是各級院校,要強化應用型辦學,主動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社會各方建立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協同機制,強化教學過程與服務過程對接,在具體的教學內容方面,既要注重專業護理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也要注重管理學、心理學等相關專業的學習,在教學方式上,采取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雙軌模式,培養畢業后能夠直接服務于社會的護理人才。
無論是院校教育或是職業能力培訓,政府都應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可以通過財政專項資助來鼓勵高校和職業院校建設相關專業,擴大辦學規模,提高人才培養層次;通過學費減免、專項獎學金、生活補助和將相關專業畢業生納入就業政策扶持范圍等,吸引學生報考就讀相關專業;通過設置養老護理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的資金池,落實相關職業培訓補貼,減輕養老機構培養護理人員的負擔,加強各養老服務機構培訓員工的力度;通過減免企業稅收、共建校企基地補償等政策優惠和財政資助,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現專業鏈與產業鏈、人才培養規格與崗位要求的密切對接。
據估算,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4.87億,占總人口的34.9%?!般y發時代”的到來,也讓養老服務業成為了極具市場前景的朝陽產業。如何破解養老護理人才不足制約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短板,吸引和培養更多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強的人才,這就需要政府、社會、學校等多方共同努力,通過各方面力量的匯聚,必定能夠迅速擴大我國養老護理人員隊伍,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為“老有所養”提供堅實保障,推動養老行業的健康發展,守護好“銀發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