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婧 姚鵬飛
中小學創客教育教學活動,無論是對于開展創客教育的學校,還是直接從事教學活動的教師,都是非常艱辛的工作。如何進行更加科學的創客教育教學活動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
隨著中小學創客教育的持續推進,創客教育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很多高校也逐漸加入這一行列,開設了與創客教育相關的專業,或組建了相關社團。如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各自組建了創客團體或社團。一些中小學,如浙江溫州中學、北京景山學校,也分別搭建創客平臺并開設了相關課程。但在目前,中小學階段的創客教育仍處于摸索階段,創客教育還只是零星的存在。中國的創客教育才剛剛起步,要想培養更多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中小學階段的創客教育,基本包含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機器人教育和結構、電子、編程和工具類手工DIY教育等創新教育體系,著名創客空間 TechShop的CEO與創立者馬克·哈特赤,就特別強調制造實體作品對創客行動的重要性,并認為這是將創客行動與早期的計算革命以及互聯網革命明確區分開來的基本特征與標志。不過近年來,隨著創客創新的興起,我國的很多學校開始盲目擴充創客教育設施,上馬一些假大空的創客項目,從而導致創客教育成了一種擺設,甚至成為應付上級檢查的面子工程。為了讓校內創客教育向著更科學、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必須腳踏實地地從打造校內創客教育生態系統著手做起。
對于學校文化課來講,有課標、有作業、有考試,這是一套健全的科學教育體系;而對于青少年創客教育來講,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教學體系,基本上是屬于“游擊式”的教學,而且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中小學任課教師大部分是出于個人興趣和愛好,缺乏專門的創客教育培訓。專業的創客教師,除了教師必備的教學能力外,還要具有掌握多學科知識的能力和突出的啟發誘導能力。此外,目前校園內開展的創客教育,其教具水平參差不齊,學校往往根據上級單位下達的要求來選擇,基本是通過采購器材加說明書來開展教學活動。等到新的創客活動開始了,教師們又要面對下一波選擇,奔波于學習應用各種新器材的路上,學校基本上處于被各種器材供應商圍剿的狀態。根本原因在于校內尚未形成統一的創客教育教學體系。
在校內開展創客教育需要形成標準的創客教育教學體系。一方面,可以讓我們的創客教育更加有秩序;另一方面,可以解放創客老師,讓他們不再為選擇器材商而忙碌。建立起有效的創客教育的教學目標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需要廣大創客教育專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為了建立創客教育教學體系,學校應專門制定實施目標和計劃。首先,應在中小學階段夯實基礎科學知識,只有基礎扎實了,才有能力去開展創客活動;基礎科學不會因器材供應商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因此學校在選擇創客教材時盡可能選擇基礎的自然科學教材作為教學指導用書。其次,在夯實基礎科學的基礎上自主開發本土化創客教育課程體系,開發課程時需站位高,定位準,眼光放長遠,結合學校現有資源和優勢資源探索出一條適合發展的特色之路。
為保證校內創客教育的效果,學校應制定有標準可依的長期和短期考核依據。長期考核把創客動手實踐考試作為衡量學生基礎科學學習是否扎實的考核標準,是需要堅持下去的長期目標,也是發展基礎科學的常態考核依據。由于創客教育要時刻與創客前沿保持聯系,這似乎和基礎教育相差甚遠,所以短期考核是把在各類創新大賽中的成績作為衡量學生是否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考核標準,這是學校要堅持的短期目標,是保持創客創新發展的活力劑。以興趣小組的形式開展項目式的創客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手段,鼓勵學生創客興趣的多元融合,各小組自主研發項目課題,有效保障創客創新成果的產出。
總之,既要堅持長期的基礎創客教學,也要建立短期的學生創新發展興趣小組。同時把校內創客老師常規課堂和術業專攻的校外專家輔導聯系起來,建立創客聯動機制,逐漸形成一種標準的創客教育教學體系。
我們常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如今很多學校已經建立了創客實驗室,包括一些偏遠的農村學校。如今校園里的實驗室都很高檔,很多小學科學實驗室的配置幾乎和高中甚至大學實驗室的配置相當,但是,這種設施建設并不適合開展創客教育教學活動。建立適合校園,尤其是適合中小學階段的創客實驗場所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針對建設創客實驗室,筆者提出兩點建議。第一,應把安全問題放在首位。一般來講中小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安全意識不強,容易在科學實踐過程中出現一些安全問題,所以,中小學創客教育教學的場所,應在實現正常創客活動的基礎上,加強安全設施的投入,這樣我們才能夠更放心地讓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第二,結合物聯網技術建立智能創客實驗室。學校科技教育師資有限,教師每天的教學任務排得很滿,科學實踐活動又需依賴大量的創客器材,如果結合物聯網技術建立智能創客實驗室,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協助老師管理實驗室和教學活動,將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這也是未來校園教育的發展方向。
相關專家認為,通過學校創客空間建設,可對學校原有的實驗室、數字探究室、實訓室、科技館、社團組織、興趣小組等零星的、碎片化的創新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進而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教育。對學生實施系統的創新教育,可以有效拓寬創新人才培養之路,是對當前傳統教育模式的有益補充。通過創客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把青少年都培養成能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與方法創造出“實體作品”的應用型人才。以上三個方面,是我們校內創客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未來創客教育方式方法的展望。總體來講,校內創客教育一直是在朝著健康良好的方向發展,這也離不開創客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