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梅
【摘 要】 社保基金是社會保障政策的經濟基礎,同時也是社保政策有效落實的前提條件。社保基金與社會穩定有重要關聯,更是涉及到民眾自身利益問題。內部控制體系是管理社保基金的重要手段,做好社保基金內部控制工作,能有效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對于社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關鍵詞】 社會保險 基金 內控制度 完善
對于社保基金來說,內部控制即是由社保經辦機構對系統內部各部門和工作人員開展業務活動的具體情況所進行的考核評價、監督管理的制度措施,如何有效確保社保基金的科學合理利用是內控制度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我國針對社保基金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依舊還表現出制度管控不嚴的問題,造成管理工作缺位,導致社會基金征繳不及時、基數模糊和違法冒領的現象存在,對社保工作的開展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促進社保基金內控制度進一步完善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
一、完善社保基金內控體系重要性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社保基金的安全問題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這是由于社會基金和社保事業、參保人員之間存在非常緊密的關系。在社會保險事業逐漸推進發展的過程中,社保基金具有非常大的影響,而參與人員的實際生活和合法權益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如果社保基金安全性相對較低,也會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帶來影響。雖然黨和國家目前對社保基金較為重視,然而因為內控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規范以及沒有樹立較強的風險防范意識等,導致違規使用的問題經常發生,不能夠充分確保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對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造成了影響。實踐證明,促進社保基金內控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能夠有效促進其安全性的提高,相關業務活動的開展也能夠更加規范,由此能夠看出,健全社保基金內控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社保基金內控制度完善對策
(一)完善內部控制相關制度。對社保基金而言,內控體系的構建必須要依靠完善的內控制度予以保證,完善的內控制度是確保社保基金各項管理工作規范開展的重要前提[1]。結合社保基金的實際運行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內控制度,可以確保相關工作進一步規范,同時經辦機構的管理活動也可以確保具備制度支撐,實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也可以根據業務開展情況,對內控制度第一時間實施調整和優化。要結合社保基金內控管理活動的實際需求,依靠主要負責人引領,對業務流程實施全方位梳理,確保各環節工作能夠規范有序推進。還需要對社保基金中的風險因素展開深入分析,促進風險評估防范制度的健全。應當結合內部控制規定,對內部授權審批和關鍵性崗位實施有效管控,對組織機構、業務開展、系統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予以有力監管,保證內控制度真正能夠得以貫徹落實。
(二)明確內部控制遵循原則。首先是合法性原則。促進社保基金內控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必須要確保其能夠與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相符合,合理、規范推進相關工作。其次是完整性原則。在開展社保業務活動時,各項業務都必須要在內控制度的監管下開展,確保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人員、社保項目、相關部門崗位以及業務流程步驟都可以處在內控制度的監管下。再次是制衡性原則。構建更加科學系統的社保基金內控制度,確保各部門能夠明確自身職責,把實際責任真正落實到個人,同時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確保各部門各崗位能夠實現相互監督和制約,有效消除社保基金管理活動中的盲區,從根本上避免存在違規違法的問題。第四是有效性原則。目前國內的社保管理主要是以個人、部門和單位三級管控的形式為主,在這一前提下構建更加系統化的監管系統,確保可以有序開展相關工作。最后是適應性原則。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相關流程應當與內控制度對應起來,必須要充分聯系實際情況,堅持以服務群眾為目標,對內控制度進行優化和完善,提升內控制度的適應性。
(三)構建相關風險防范機制。一方面應當加快制定完善風險評估機制。社會保險工作其自身往往涉及到很多其他相關工作,同時表現出政策性較強的特點,對業務風險進行有效防控,采取有針對性管控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必須要結合實際風險點構建評估機制,對業務流程重新梳理,讓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予以更好識別,在這一前提下借助于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的手段,對存在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因素展開全面分析,開展好風險評級工作,做好分級監管,構建并完善風險識別和監控機制,確保風險管理活動得以貫徹落實,真正將風險降到最低[2]。另一方面必須要做好風險因素的動態化評估監管工作。必須要根據時代發展和業務需求情況,針對動態風險評估監管機制予以落實,針對存在的風險問題必須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處理,確保做到事前預防、事中處理、事后總結,不斷促進風險防控監管工作效率的提升,保證風險管控活動的持續有效開展。
(四)加大社保機構內部控制的監勢力度,保證社保基金的正常運轉。首先,崗位設置方面應當體現出監督約束作用,清楚規定科室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清楚職責劃分,堅持做到崗位責任環環相扣、相互制衡,保證社保基金從核定、繳費、劃撥以及支付等過程不會存在較大的差錯;其次,經辦流程方面必須要具有監督約束作用,在社保基金收支辦理活動中做好監管,關系到社保基金的收支業務應當由經辦工作人員初審,分管領導復審后上交主管領導批復,重大事項需要進行會議研究后落實;最后,應當推進實施數據信息月對賬制度,可以在社保系統內部,財務以及業務各個科室之間對每月相關收入支出項目進行嚴密對賬,同時主動接受外部監督,推進落實數據信息月對賬制度,對于票據管理、報表報送以及財務對賬等業務活動應當加強管理,確保人票、票證、賬證、賬賬、賬表相符,真正維護投保群眾的合法權益和應得利益。
三、結語
總之,加強社保基金內控制度建設可以確保基金安全高效運行,最大程度上確保被保人合法利益。對此,相關部門應積極認識到加強社保基金內控管理的重要性,進一步完善內控規章制度,盡可能降低社保基金管理運行中存在的風險,確保社保事業實現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英.社保基金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8(16):139.
[2] 李修艷.社保基金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4):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