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大學生肩負的時代使命使高校黨建工作成為一項重大課題,本文從大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兩個突出問題出發,通過加強“四個意識”和拓寬黨員教育學習方式,完善監督機制方式入手,嘗試為大學生黨建工作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黨建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1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新一代領導集體所大力推行的一項政治舉措。其目的在于對廣大黨員進行精神上的補鈣,強調黨員在各行各業的先鋒模范作用。高等學校肩負著為國家建設輸送人才的重要作用,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意識形態對于國家社會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深刻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和重點任務,在學生黨建工作中培養大學生后備力量,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引導學生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對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現階段大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不斷深化,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時也暴露了一部分問題。2018年4月,網名為潔潔良,就讀于廈門大學的一名女研究生公開在網上發表辱華言論。經調查,該名女生本科曾就讀于遼寧師范大學某學院,為該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并且是中共黨員,后保送到廈門大學讀研。潔潔良事件一出,輿論頓時嘩然。從潔潔良事件可以看出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兩個突出問題:
1.缺乏政治意識、入黨動機不純
潔潔良事件并非個例,而是可以作為一批大學生黨員的代表。我們在從嚴治黨過程中經常批評一些領導干部是政治上的“兩面人”,殊不知,這種現象已經蔓延到了高校。在高校里,大學生普遍入黨意愿高漲,然而,遞交入黨申請書似乎成為了一種潮流,學生們在剛剛步入校園的時候以寢室甚至班級為單位遞交入黨申請書,但卻對中國共產黨的綱領、宗旨認識不清甚至一無所知,他們的入黨動機也總是千篇一律——為了工作好找、想當學生干部、為了榮譽或者僅僅出于跟風。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政黨,講政治是突出的特點和優勢。沒有強有力的政治保證,黨的團結統一就是一句空話。對于年輕的大學生黨員來說,政治意識,可以從政治思想、政治觀點,對政治現象的態度和評價來考察。當前時期,我國已經步入決勝全面小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階段,迫切需要每一名黨員都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保持敏銳的政治觀察力和鑒別力,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堅定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這種堅定的政治意識應當是每一名大學生黨員入黨的前提條件。
2.學生黨員培養不到位、缺乏長期有效的監督機制
十八大以來,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環境下,高校每年學生黨員的發展數量得到了控制,一些學生抱怨“不像原來那么好入(黨)了”,“考試不合格就發展不了”,從這些話語中不難看出曾經大學生黨員培養過程中的一些亂象。首先,每年大學生申請入黨的人員數量大,但是高校專職黨務工作者的數量卻不多,在入黨積極分子乃至發展對象的培養階段,黨務工作者們往往無法對每一個學生做到深入了解。其次,一些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自身政治素養缺失,對學生黨員發展的重要性意識不夠,只看重數量而忽視了質量,更有甚者在培養學生黨員過程中,以權謀私,將發展黨員的過程作為牟利的路徑,甚至明碼標價在學生中口耳相傳。第三、學生黨員培養過程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前緊后松。在入黨前對于學生要求比較嚴格,定期思想匯報、找專人談心、定期組織學習等等,但是在入黨之后就立刻松懈了教育,疏于管理,缺乏對于大學生黨員的長期監督機制,這也是諸如潔潔良事件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大學生黨建工作對策創新
1.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高校黨建工作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背景下,應該做到在全體大學生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樹立政治意識和核心意識,就是在政治上明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樹立大局意識,要求當代大學生們在大是大非面前,自覺站在黨和國家的角度想問題、看問題,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影響,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樹立看齊意識,向黨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時代楷模和黨員先鋒模范等正面榜樣學習,拋棄那些消極負面的非主流文化影響。
2.拓寬黨員教育學習方式,完善監督機制
在網絡媒體大發展的潮流下,傳統紙質閱讀方式越來越多的淡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年輕人們更喜歡通過手機來進行閱讀學習。這種形勢下,傳統的黨員教育學習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心理。對大學生的黨員培養工作不僅僅要通過傳統課堂上的理論講授和書報學習,更要通過新媒體方式,用微博、微信、各種APP、開發游戲等方式進行黨員學習教育,增強大學生黨員的參與度與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此外,通過新媒體方式還可以完善對黨員的監督機制。“潔潔良”事件就極具代表性,身為一名黨員,卻在網絡上對黨和國家肆意詆毀終被網友曝光,由此可見新媒體的監督力量是巨大的。在信息革命飛速發展的新時代,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充分利用好校園環境,善于吸收和利用新技術手段,多方面多角度的進行黨員的教育培養,使每一名大學生黨員真正成為信仰馬克思主義,知行合一,有擔當敢作為的合格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甘桂陽.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問題透視與對策創新[J].改革與開放,2010(9).
[2]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N].人民日報,2016-11-03(005).
[3]方芳.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7).
作者簡介:魯先牧(1985—),女,遼寧錦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