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閉癥幼兒作為特殊群體,對于幼兒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對幼兒教育中自閉癥幼兒的教育實踐進行探討分析,以希望為自閉癥幼兒健康成長提供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自閉癥幼兒;教育實踐
一、 引言
聯合國大會于2007通過決議,每年的4月2日被定為“世界自閉癥關注日”。由于神經系統失調導致大腦功能受到阻礙影響被稱作為自閉癥。自閉癥是個體存在的一種障礙性疾病,其終身發展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自閉癥大多數為幼兒,主要發生于嬰幼兒時期,大多數是由于家長未能夠引起足夠重視而錯過最佳治療期引起的。在幼兒教育中,自閉癥幼兒作為特殊兒童群體,自閉癥幼兒教育必須引起重視和關注。
二、 我國自閉癥幼兒的現狀及表現癥狀
(一) 我國自閉癥幼兒的現狀分析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截至到目前,我國幼兒自閉癥的數量已經超過了90萬人。
同時,在我國,能夠對自閉癥進行確診并且給出正確的治療建議的專家少之甚少,且主要集中于我國經濟發展較為發達的城市中。因此,這就導致我國大部分自閉癥幼兒將會極大可能錯過最佳的治療期,對于幼兒今后的發展將會帶來嚴重的影響。除此之外,目前,我國對于自閉癥幼兒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我國專門針對自閉癥幼兒開設的幼兒園和學校非常稀少。同時,大部分特殊學校的相關工作人員無法準確判別自閉癥,往往錯誤的將自閉癥兒童等同于智障幼兒進行對待,自閉癥兒童無法得到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這對于自閉癥幼兒的康復也將會造成嚴重的影響。總而言之,受到社會忽視、醫療條件落后等多方面原因,導致社會、學校以及家長對于自閉癥幼兒存在著非常大的認識偏差,導致自閉癥幼兒整體康復情況不容樂觀。
(二) 自閉癥幼兒的主要癥狀和表現
1. 社交障礙
對于患有自閉癥的幼兒而言,社交障礙是最為主要的表現癥狀。大部分自閉癥幼兒往往會將自己封閉起來,無法與他人建立正常的、和諧的社交關系,拒絕與其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甚至包括自己的親人。同時,大部分自閉癥幼兒的情感較為冷淡和冷漠,不會外露自己的情緒,對于父母親以及其他人的關心還愛表現出排斥的狀態,不愛與外界進行過多的接觸,排斥和討厭集體活動,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喜歡單獨一個人進行活動。
2. 語言障礙
由于大多數自閉癥幼兒喜歡獨處,無法與他人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因此,這就導致自閉癥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處于較低的水平,語言發展受到一定的障礙。主要表現在:幼兒無法說出完整的句子,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同時語言理解能力偏低,長此以往,形成了嚴重的語言障礙。
3. 智力偏低
通過相關研究顯示,大多數自閉癥幼兒的認知能力水平不夠完善,智力表現無法達標,即存在著非常嚴重的智力缺陷。所以,與正常幼兒相比較而言,自閉癥幼兒學習能力較差,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等進程非常緩慢,學習效率低下。
4. 單調刻板的行為方式
通過對自閉癥幼兒的行為方式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大部分幼兒的行為習慣呈現出單調和刻板的現象,若自閉癥幼兒一旦形成某種固定的生活模式,其將會拒絕接受一系列的調整,反對出現任何變化。如果癥狀嚴重,甚至可能會出現自殘的行為。
三、 幼兒教育中對自閉癥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專門針對自閉癥幼兒的幼兒園非常稀少,因此,大部分自閉癥幼兒還是會在普通幼兒園中接受教育。通過研究分析,可知普通幼兒園在對自閉癥幼兒教育過程中主要存在著以下兩大方面的問題:
(一) 對自閉癥幼兒缺乏足夠的認識
部分幼兒園教師雖然聽說過自閉癥,但是卻對其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可能錯誤的認為自閉癥幼兒就要表現為脾氣古怪、內向以及發育遲緩而已。幼兒園也沒有針對自閉癥的有關知識對教師進行系統性的培訓,學校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所以,這就導致幼兒園在實施教育過程中,針對自閉癥幼兒所呈現出來的一系列癥狀缺乏有效的措施進行科學的、合理的處理,組織的各項教育活動未能夠體現對自閉癥幼兒的個別化、正?;逃瓌t等。
(二) 專業知識技能準備不足
由于大部分幼兒教師沒有接受有關于自閉癥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其對于自閉癥幼兒所表現出來的癥狀無法接受和理解,無法真正走進自閉癥幼兒的內心世界,無法了解和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部分教師甚至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對待自閉癥幼兒。因此,這就導致自閉癥幼兒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錯過自閉癥幼兒早期干預的最佳時機,對于他們今后的成長將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四、 開展自閉癥幼兒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 開展自閉癥幼兒教育的相關原則
1. 保持耐心和堅持的態度
與正常幼兒成長相比較而言,自閉癥幼兒的成長需要傾注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外界必須要以溫和的態度對待自閉癥幼兒。因此,教師在對自閉癥幼兒實施教育時,必須要保持耐心和堅持的態度,充分發揮自身的正確引導作用,耐心引導自閉癥幼兒融入到集體活動中,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得自閉癥幼兒接受同等的教育。
2. 給予足夠的真心和理解
自閉癥幼兒與正常幼兒相同,都需要外界的尊重與理解。教師真正的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品質,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自閉癥幼兒不等同于智障幼兒,他們也能夠學會相應的技能和知識。因此,教師應該給予自閉癥幼兒足夠的真心和理解,真正的了解每一位幼兒的實際需求,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實現自閉癥幼兒健康的、快樂的成長。
3. 保持支持和鼓勵的態度
為了促進自閉癥幼兒更好的成長與發展,在對自閉癥幼兒進行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以支持和鼓勵的態度共同對待。由于自閉癥幼兒有著自己的一套行為方式,如果行為方式無法隨著年齡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他們必然無法更好的適應整個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因此,幼兒教師必須要以支持和鼓勵的態度引導自閉癥幼兒,幫助他們建立起對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更好的融入到社會中,實現自閉癥幼兒健康的發展。
(二) 自閉癥幼兒教育的案例分析
在本人任教經歷中,曾經也碰到過一名自閉癥幼兒——童童。童童與其他幼兒的行為表現等方面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區別:他無法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口齒不清晰;動作較為遲緩,較為笨拙;上課注意力時間較短,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等。因此,對于這一位特殊的幼兒,我專門針對他采取不同的指導方式:
1. 加強訓練,耐心包容。童童不知道某些生活用品,如水杯毛巾等具體位置,那么我就耐心的、溫和的反復告訴他。利用課余時間,讓他跟著我練習說話,矯正他的發音。通過這種方式,他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能夠準確的知道物品的擺放位置,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2. 平等對待,營造寬松的環境。為了實現童童的良好發展,我有意識的營造一個友愛的、和諧的環境,引導其他幼兒多與童童進行接觸,建立良好的友誼關系,給予他更多的關懷。
3. 加大鼓勵支持,樹立自信心。對于幼兒而言,他們都希望能夠獲得教師的關心和贊美,自閉癥幼兒也不例外。因此,在對這位特殊兒童實施教育時,我始終保持支持和鼓勵的態度,如看到他能夠獨立吃飯、能夠打掃衛生等,都會給予他表揚,幫助他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通過這種教育方式,經過一段時間后,童童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在生活中,能夠獨立的完成某些簡單的事情;在課堂上,能夠跟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同時,語言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加大對自閉癥幼兒的關注,積極探索適合于自閉癥幼兒的教育方式,為他們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李玉俠.自閉癥幼兒融和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究[J].幼兒100(教師版),2017(6):57-58.
[2]徐穎.學前兒童自閉癥案例分析及教育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5):275.
作者簡介:
曹英芳,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康復醫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