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霞
摘 要:物理學是一門研究物質世界基本規律的科學,物理是一門強調實踐的學科。在當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初中物理教師要樹立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理念,幫助學生建構物理與生活的聯系。
關鍵詞:初中物理 生活化教學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1
受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影響,在唯分數論的教育思想成為主流,導致物理教學模式變為灌輸抽象的概念、公式,通過大量的習題和重復訓練來取得考試中的“高分”,在無形中將課堂氣氛就帶入到一種高壓力的緊張狀態,使得學生的學習缺乏思考,只是一味的死記硬背,沒有真正的學會弄懂,不能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只有通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學有收獲、學有所成。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貫徹落實課程改革的要求
2010年的發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堅持能力為重,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的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知識技能,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開創美好未來。”要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教育任務,就要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生活無處不在。
2.培養全方位人才
人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人才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重要創造者和傳播者,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社會文明前進的不竭動力,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的進步,只有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不斷拓寬課堂空間,才能實現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的根本目標。物理生活化教學就是對過去教學模式的創新,通過物理的生活化學習,打破傳統的教學思想的束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深入觀察、創新思維等優良品格,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為社會的發展輸送更多的人才[1]。
3.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可以幫助學生開啟智慧的大門,攀上成功的高峰。教師只有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使其逐漸學好知識,提高教學的效果。物理課堂上,為學生呈現與生活情境緊密相關的一些物理實驗演示,鼓勵學生自己學會主動觀察和思考物理實驗的原理與作用,在小組合作探究物理實驗的活動下,學生動手能力與物理思維得到有效拓展,而這種教學模式也積極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升[2]。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分析
1.課堂學習實現生活化
教師應借助多媒體技術,制作一些與生活息息情境圖片、視頻短片,將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再現,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出一種較為寬松、愉悅的課堂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教師對課堂中新知識點的導入環節進行優化,利用生活實例等學生在日常活動中接觸到的現象引入物理知識的教學,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接下來要講解的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家里煮餃子的生活實例,讓大家大腦自主想象:觀察煮餃子過程中,餃子在不斷升溫和沸騰的水中的位置變化、密度和外形的變化特征,由此進一步引申出浮力的知識原理。還有水燒開時的起泡翻滾、鋼筆吸取墨水、家庭電路故障等,這些這些問題和現象體現物理學科的生活跡象和性質特點,把它們很好的融入課堂,使學生產生學好物理的強烈愿望和濃厚學習興趣,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實踐活動實現生活化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并且注重融入生活化的元素,進而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感知物理,學習到新知識、新概念,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能力水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涉及了物理知識,學生只要對生活進行細心的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有諸多資源,其都可以用于物理實驗,比如雞蛋、筷子、塑料瓶、手電筒等。另外,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實驗器材,通過學生的親自參與設計,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識,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3.課后作業實現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是可以有效的鞏固課堂所學內容,同時,課后作業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有利于消化吸收新知識,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因此,為學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用,不僅提高了學生在家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還鞏固了學生對物理系統知識的掌握效果。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注重物理知識的實用性與生活化,引導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融入到實際生活中,揭示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而鞏固所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質量”這一節的課時,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課后測量乒乓球、玻璃杯和書本等,并對進行對比,啟發學生對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產生思考,這對于接下來的課程學習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從生活案例、現象中自主思考物理問題,培養學生把物理知識和生活結合起來的能力,培養學生感知生活、獨立思考的能能力,對促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真正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的生活化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郭偉.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研究[J].速讀旬刊,2015(08).
[2]張毅軍.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研究[J].教育,2016(06):00205-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