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晉軍
摘 要:隨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在學科教學中的落實,語文經典誦讀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小學階段的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尤其是針對農村小學,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對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內涵和意義認知的基礎上,剖析農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且嘗試性地探索農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對策,旨在提升農村小學經典誦讀教學的質量,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支持。
關鍵詞:農村小學 經典誦讀教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1
引言
隨著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語文傳統教學方法的誦讀,不但繼續發揮著重要的教學方法的作用,而且逐漸地成為獨特的民族精神的表達方式。在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農村小學是其重要的組成元素,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民族情懷。
一、語文經典誦讀教學
1.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內涵
第一,引導學生對經典文化的學習。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其實質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對經典文化的學習。通過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學習經典文化,不僅僅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如為學生的寫作積累素材,而且能起到傳承民族文化的積極作用。
第二,彰顯語文學科的人文特點。語文經典誦讀教學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優秀文化所賦予的精神情懷的熏陶,不僅僅能建構學生的自信心與責任心,而且能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起到積極的效能,以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教學支持。
2.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意義
第一,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經典誦讀的內容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豐富的內涵。學生通過經典誦讀不但能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而且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尤其能使學校的德育教育內容得以充盈,使得學生受到優秀文化內涵的熏陶,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三,提升師生的文化底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具有明顯提升師生文化底蘊的效能。經典誦讀的內容其實質就是民族智慧與精神的載體。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有序開展能起到使師生主動融入到民族文化的學習與傳承之中,使得師生的文化底蘊得以提升。
二、農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認識程度
通過對農村小學經典誦讀教學實際情況的考察,存在部分教師對經典誦讀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問題。一方面,部分教師在經典誦讀教學中僅僅是指導學生對經典內容的背誦,而忽視學生對經典內容理解層面的教學。另一方面,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家長功利性的教育思想和應試教育,導致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在課時安排上沒有得到重視。
2.教學方式
目前,在農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方式上集中表現為單一化的教學問題。一方面,教師應認識到誦讀與背誦二者的區別,避免在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出現僅僅重視學習背誦經典內容的現象出現。另一方面,語文經典誦讀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對經典內容學習的內驅動力。
3.教學效果
第一,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一方面,部分教師把語文經典誦讀教學變成了經典內容的背誦教學,學生在不理解內容的情況下對其進行記憶,導致學生對傳統經典文化學習的興趣淡薄。另一方面,小學生本身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單一化的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方式不能有效地調動起學生主動性的發揮。
第二,經典誦讀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依據調查的農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在經典誦讀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欠缺,導致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效果有待提升。
三、農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對策
1.學校和教師層面
第一,對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全面認知。針對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重要性,學校和教師要進行全面地認識。一方面,學校和教師應發揮出教育的主導性,以有效地避免在農村小學家長中出現功利化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學校要給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安排充足的課時,并且保障經典誦讀的課時不被占用,以為教師開展經典誦讀教學提供支持。
第二,做好教師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培訓教研工作。一方面,教師應為經典誦讀教學制定明確化的教學目標以指導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例如,教師確定通過經典誦讀教學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既要指導學生通過經典誦讀掌握誦讀的基本方式,又需要鼓勵學生從經典內容中積累大量的素材,以為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教師應不斷地培養和完善自身語文學科的專業素養,以在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發揮出指導性的積極作用。
2.提倡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在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豐富教學方式。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既可以是生生間的互動,又可以是師生間的互動,來提升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效果。另一方面,以競賽性質的實踐活動推動學生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學生在實際參與經典誦讀競賽的過程中,學生的各種感官和機能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以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效果。
3.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核心
第一,完善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模式。教師應以提升學生對經典誦讀學習的興趣為核心來完善語文經典誦讀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在經典誦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度思考,不但能使學生對經典誦讀內容形成個性化的認識,而且能為學生自主性學習奠定基礎,以為學生進行語文經典誦讀的學習提供方法指導。
第二,發揮出學生的情感因素。在農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發揮出學生的情感因素以為經典誦讀良好教學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礎。在經典誦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經典誦讀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心理層面與學生進行互動,以指導學生對誦讀的內容進行感悟,使得經典誦讀的內容真正地進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不但能有效地激發出學生對經典內容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實現經典誦讀教學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崇德.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新課程(上),2016,06:114.
[2]邢玉翠.小學語文經典誦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
[3]張春紅.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5,27:38.
[4]郎曉露.關于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實施對策的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2015(1):31.
[5]鄔靚嬋.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