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穎
摘 要: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學校不只是接受知識的殿堂,更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今天的小學生,在第一個百年中成長,更將是第二個百年目標奮斗者。作為學校提高學生安全意識,讓學生學會保護自己,做好安全工作和安全教育直接關系著家庭的幸福,社會的穩定。由于近些年未成年人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引起了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因此,學校針對安全工作責任之大之重,安全已成為學校工作之首位,如何做好學校安全并非易事,學生安全更是難上加難。實施正確的安全管理辦法,創新安全模式,找準安全教育切入點,安全工作加快對學生安全教育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生 校園 安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1
丹東市中富小學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和特色傳統的學校,始終秉持“給學生最美好的童年 給人生最堅實的起步”的辦學理念,懷揣“以美育人 止于至美”的教育理想,在安全工作上體現:細致化、常態化、特色化、合作化。在現有的硬件基礎上,進一步合理科學規劃,操場上的傳統文化墻,走廊各樓層“學校家文化展示板”和每個班級主題的“班級經典文化風”,努力營造學校與班級文化的完美結合,使校園的每一處建筑、布置都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都是一面育人的旗幟,處處體現文化底蘊之美,處處陶冶著學生高尚的情操。
一、細致化——德育行為習慣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小學生在學校除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之外,還有大量的時間進行課外活動,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校德育養成教育的重要工作。老師作為學生思想的引路人,因從點滴小事開始,教給他們講文明、懂禮貌,懂得相互謙讓,從字面上看好像和安全關系不大,但實際上這些瑣碎的教育在無形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言行。為了做好這項復雜的工作學校開展了“經典伴我行活動”,活動中開設了經典課堂,開發了活動教材,進行了“三個一”活動,即“每日一次吟誦經典”“每周一次讀書課堂”“每月一次達標考核”,在各學年規定的誦讀內容中加入影響行為發展的經典篇目《弟子規》,讓學生在誦讀中釋義,取其精華內容從而指導其行為發展。讓這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根植于學生心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行動中避免安全事故發生,防患于未然,時時處處將安全細致于每一環節。
二、常態化——體驗安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安全技能
小學生屬于弱勢群體,認知能力比較弱,我們一味地講授安全教育理論知識,根本是對牛彈琴,做了無用功還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過程中必須化理論為實踐。
1.校園定期開展不同主題的安全演練
按照上級要求的同時,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到細致化,比如:在進行地震安全演練的時候,我們把它當作是一節安全教育課,要求全員參與活動,在活動開始時針對本次活動主題進行交代,和學生一起通過班級班班通進行地震逃生知識學習,先進行如果情況緊急逃不出去時怎么辦?反復講解躲避空間位置和怎樣自我救助;再進行如果可以逃出去帶安全地帶我們按照平時的逃生通道在老師的指揮下進行逃生演練,每次活動結束后針對問題進行總結,達到活動目的和效果。還有其他主題我們也邀請警察、交警等為學生做安全教育,開展一些以安全為主題的板報、書法、征文、繪畫以及演講比賽等,讓學生們親自體驗主動表達自己對安全的看法和理解。
2.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促進安全教育常態化
美育校園最具特色的是美育活動,活動開展的前提是保障安全。學校開展的普及體育項目有跳繩和太極,在用繩、跳繩乃至于跳繩的保存學校都做了具體的規定,開展活動10余年沒有出現一起因跳繩出現的安全事故。學校經常利用特色活動月開展藝術活動,發展民族器樂是學校的藝術特色,每次活動我們都防患于未然,做好安全預案,細致到每個樂器誰負責,搬到哪里哪個位置,自上而下反復強調安全意識,使每個學生心中都繃緊安全這根線,保障人和物都安全。由于長期活動學校已形成規律,活動中事事有序,活動開展及其豐富精彩,博得各界好評,成功的開展好每項活動,體現了學校平時安全教育到位。
三、特色化——音樂陶冶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都會有很多孩子死于心理疾病,倘若失去生命,安全從何談起。現在社會的競爭壓力很大,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了很多輔導班,孩子大負荷的學習,失去了原本在這個階段應該有的童真與歡樂。心理壓力過大必然會導致心理疾病,很多家長對此不以為然,耽誤了病情嚴重影響到了孩子的身心安全。學校開展的民族樂器的學習,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民族樂器,利用午休的時間進行樂器學習和訓練,很好的將學習和工作壓力緩解,給全體師生提供了自我釋放的平臺,愉悅了身心、緩解了壓力。通過不同形式的表演,增強了學生們的自信心,提高道德情操,實現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
四、合作化——全民參與為學生搭建安全的橋梁
安全教育是全員參與的集體性合作教育,單純依靠老師和家長的努力是不夠的,更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課間活動、校外集體活動、課間操、放學等等,離開了家長和老師的視野范圍,學生開始與社會接觸,與陌生人打交道。國家要加強對公民保護意識的培養,各種媒體也要發揮作用,做好安全宣傳工作。小學生的安全需要我們全體公民的努力,只有共同組織成統一戰線,各盡所能,只有這樣才能使安全教育落到實處,才能排出安全隱患,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最后引用美國·斯塔頓所著的《小學生健康教育》一書中的一段話來說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學會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贊揚中,他便學會自賞。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便學會鐘愛別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贊同中,他便學會自愛。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必須以安全為前提,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學校做好安全教育為學生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用人才而不斷努力吧!
參考文獻
[1]朱榮莉.淺談加強校園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J].吉林教育,2007(10):10-10.
[2]黃仲強.綜合實踐活動中保障學生安全的幾個原則[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3(11):52-52.
[3]韓驥.音樂教育與小學生心理健康[J].安徽文學月刊,2017(8):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