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摘要:當前,以教師為主導的講課方法依舊是部分中職學校的核心教學模式。此模式僅注重教師的主導性,未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中職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難以有效引發其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效果不佳。對此,需對先進的興趣小組教學模式加以利用,從而改善教學效果與質量。本文先對興趣小組教學模式相關理論基礎進行了闡述,而后分析了此教學模式的原理及策略,并對中職旅游教學中興趣小組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職旅游教學 興趣小組教學模式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9-0220-02
目前,在社會對職業人才需求不斷攀升的背景下,部分職業學校的培養模式已難以契合企業實際需要,所培育的學生往往難以和實踐相接軌。究其根本,即國內大部分職業學校依舊以填鴨式教學為主,未對學生興趣的開發和團隊意識加以培育,因而弱化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其交際能力降低、應試動機顯著,與企業所需人才目標不符。對此,我國職業學校需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對國內外先進教學模式加以利用,從而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體現,為社會培育、輸送其所需人才。基于此,本文以中職旅游教學為例,對興趣小組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從而為中職旅游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一、興趣小組教學模式相關理論基礎
興趣小組教學模式具體表示經由興趣相同的學生構建產生興趣小組,以教師的引導為基礎,經由項目任務的實踐進行知識建構的新型教學模式。同時,此模式也可視為充分彰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模式。就該模式的理論基礎而言,具體如下:
(1)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構建主義出自“認知加工學說”、皮亞杰等思想。此理論主張,教學不只限定為教授、講解知識的行為,應視為刺激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動態過程。知識即學生自我建構的必然結果。在此其中,師生關系有了質的變化,教師既是知識的講授者,也為組織者與協調者等,其職責即給學生構建適宜的教學環境、氛圍,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基于興趣構建知識結構體系。
(2)認識——發現理論。該理論由布魯納所提出,其主張教學期間,教師存在的意義即給學生構建探究情景,并非給予現成知識;學生應是積極的探究者,把獲取的知識和現有認知有效融合、吸收,從而對自身知識體系加以構建。
(3)興趣理論與興趣心理學。赫爾巴特基于心理學,對興趣的界定、相應理論進行了介紹,其表示興趣即智力活動的特殊性質,并非天生具備的能力,需經由后天習得獲取。經由教學讓興趣的發展更為多元,可引發所有智力興趣,支撐智力活動進一步發展。并且,其嚴厲批判了死記硬背等學習模式,且表示若在此期間興趣匱乏,學習將索然無味,變為學生的負擔。
興趣教學理論由杜威所提出,其主張“興趣即自我和行動的材料、結構協調統一的活動,可視為是所有具備目的的經驗內所有事物的動力”。并且,其還對“真正的興趣原理”進行了說明,也就是將努力與興趣有效協調、有機統一,從而讓興趣成為統一的活動。
上述理論都對學生在學習期間的主體性進行了著重提出,且闡明了知識體系的構建需基于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本能需要。故而,怎樣發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變為了知識構建和更新的要點。就興趣小組教學模式而言,便是以上述理論為基礎構建所得的啟發式教學模式,其將發掘學生興趣與潛能為宗旨,可確保學生自主學習,對其分析、表述、團隊能力等加以培育,變革以往固有的“教——學”關系。
二、興趣小組教學模式的原理及策略
教學模式可謂是現代課程、教學論所探討的新課題之一。巴班斯基對教學方法進行了類型區分,具體有教學認知活動的實施、激勵機制與評估教學效率這幾大類型。其表示,引發與培養學生興趣需具備對應的方式與策略,也就是教學期間需選取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與舉措。教學模式的策略即為落實教學目標,讓教學有序實施的相應舉措與方法體系。基于此,興趣小組教學模式的基本策略便可視為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試圖以興趣小組教學模式讓學生完成項目、獲取知識等具有興趣,有效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對學生情感及個性加以健全,自被動轉換為自我教育,面向兩大方向發展:其一為道德志趣,促使學生經由學習從而獲知較好情感體驗,讓其個性及情感可持續性發展;其二為經由教學對學生智力興趣加以培育,構建產生將智力興趣、認知智力兩者協調統一的個性化心理。
三、中職旅游教學中興趣小組教學模式的應用
就興趣小組教學模式在中職旅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來看,可劃分為四個步驟,如下:
(1)教學內容的設計與課程組織。興趣是發掘人類潛能的方式之一,即把學習過程自被動轉化成主動的最佳舉措。研究論證,匱乏興趣即學生抗拒學習的主因。故而,發掘學生興趣,讓其主觀能動性得以體現即現代教改的重要取向。就中職旅游教學來看,不管是教學內容抑或課程設計,都需將發掘學生興趣當作要點,應契合學生興趣、對興趣發展有積極意義并產生志趣,對中職生創新創造力加以培育。如酒店管理課程設計,部分學生只對客房、餐廳管理具有較高興趣,部分則對營養配餐較有興趣,因而便需將興趣相同的學生劃分至同一小組,構建興趣小組,而后設定差異化項目內容,以此確保教學內容、流程更為具體且專業。
(2)具體運用。該模式的運用具備清晰的流程與目標,具體可劃分成如下環節加以運用:一是明確學習主題。所有教學模式均具備主題,可將其視為連接教學整個過程的邏輯橋梁,主題的確立需契合中職旅游教學實際需要。二是構建興趣小組。明確主題后,中職旅游專業教師需以不同教學內容、目標為基礎設置興趣小組,對教學項目科學分解,對各小組落實項目及任務加以引導。三是構建學習情境。知識的學習需和中職旅游專業所對應的工作環境有效結合,構建情境時應確保情感化與趣味性有效融合,譬如酒店接待教學期間,可對酒店前廳進行模擬,且實施角色飾演,經由分工合作落實項目任務。四是過程思考及探究。中職旅游專業較之其他專業存在較大差異,其關聯較多專業知識、服務對象較為繁雜,實踐期間可能存在較多不定性因素與突發狀況。因而,項目模擬期間,需對關聯知識進一步思考與探究,從而從容應對突發狀況。五是問題的處理。任意前期過程都將問題的處理作為終極目標,故而對實踐期間遭遇的問題需經由教師引導或自行處理。
(3)任務設置和實施。在中職旅游教學中,教師需設立清晰的教學與培養目標,基于旅游管理專業設計教學方案,與旅游企業職位、工作流程相結合,基于興趣小組特征設計項目與任務。譬如,教授旅行社管理課程時,先劃分興趣小組,構建不同項目團隊,而后通過教師布置任務,設立目標,并通過小組責任人組織實施。教師對整個項目具有協調和督促的職責,并對所有興趣小組項目與任務的落實予以評估,若情況需要應適當引導。
(4)效果測評。中職旅游教學中運用興趣小組教學模式的要點不只有構建興趣小組并完成所設置的任務,還應對學習效果有效測評。具體評估需對學生專業知識、參與度、整體素養加以評估,且實施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測評,并重過程和結果考核,經由360度考評,獲知中職旅游教學中興趣小組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四、結語
概括而言,興趣小組教學模式即經由興趣相同的學生構建產生興趣小組,以教師的引導為基礎,經由項目任務的實踐進行知識建構的新型教學模式,可增強學生興趣,改善教學效率與效果。本文先對興趣小組教學模式相關理論基礎進行了闡述,而后分析了此教學模式的原理及策略,并對中職旅游教學中興趣小組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探討,以此為中職旅游教學和旅游企業的有效對接提供參考,為社會及企業培養所需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家.淺析信息化教學模式在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的運用——以《導游基礎知識》課程為例[J].中國培訓,2017(6):155-156.
[2]范秀勤.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17).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