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步凌

摘 要:試卷評講是某一階段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一個總結,本文從試卷評講和知識查補和拓展進行了闡述。試卷講評課起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查漏補缺、總結經驗、拓寬思路、揭示規律、提高能力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試卷 講評 探究 拓展
考試是學校實施教育教學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試卷的講抨,考試就失去了意義,試卷講評的效果好壞,直接影響了補缺補漏、鞏固所學知識的成效。又可幫助教師發現自己教學方面的問題和不足。探索如何使試卷講評課成為知識拓展的平臺而不致流于形式乃具有現實的意義,結合本人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做好化學試卷的講評。
一、講評前做好試卷分析
由于不同的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各不相同,造成試卷中存在的錯誤各有不同,如果不分對象、內容,沒有重點的籠統講解,這種講評與沒有講評幾乎沒什么區別,必竟對絕大多數同學而言,沒有掌握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這樣就會導致懂得的聽了,卻沒有意義,反而造成思維的疲勞;不理解的,無心思聽了,由于思維定勢,反而使錯誤思維根深蒂固。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就要做好講評的針對性,找準學生答題出現失誤的“關節”點,透徹分析、解疑糾錯,從而防止類似錯誤的再次發生。最具代表性的是處于班級中游的學生,因而可選取其中二十份左右的試卷作為統計對象,選擇錯誤率較高的題目確定為講評對象。
二、講評時由表及里
1、明確錯誤,自主訂正。學生在拿到試卷后,首先關心的是分數,而后會去關注做錯的題目,有些試題考完后就已經知道錯在哪里,有些是問了同學后一聲“噢”,就已有了深刻的認識,作為教師,要充分保護學生這種主動糾錯的積極性,對似是而非知識的探索欲,搭建交流的舞臺,讓學生交流討論,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因此,試卷講評之前應空出適當的時間,讓學生自主訂正。
2、師生互講,共同提高。對一些并不包含較為深奧知識的試題,可由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主講。由于講評的試卷學生都已做過,學生對試題的解答已形成了自己的思路,而這些解題思路更加貼近學生的思維模式,通過對部分試題的學生講評更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同時也有利于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好地從學生的思維角度講授課程,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如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后X的質量是 ? ? g。(2)容器中發生反應的類型是 ? ? ? 。我們講解時一般是從質量的變化來確定乙、丙、丁是屬于反應物還是生成物,然后利用質量守恒定律X屬于反應物還是生成物,進而確定X的質量。而學生是一開始就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把反應前甲、乙、丙、丁的質量加起來,等于反應后甲、乙、丙、丁的質量之和。立即就得到X的質量。
3、構建網絡,分析歸類。教師在講評課時要善于引導學生對試卷上涉及到的知識進行分析歸類,讓學生對試卷上的同一問題有一個整體感,有利于學生總結提高。具體可按以下方式歸類:(1)知識點:就是把試卷上同一知識點的題目歸在一起,尋找該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2)按題型:就是把試卷中涉及同一解題方法、技巧的題目歸在一起進行分析講評。(3)按答卷中出現的錯誤類型:一般又可分為a.對概念理解不透甚至錯誤;b.審題時對關鍵字詞句的理解有誤;c.思維定勢的負遷移等。
4、借題發揮,形成規律?;瘜W試題除了體現化學學科知識的特點外,還體現化學學科的思維特點,因此,對典型題目我們要進行深入挖掘,使之成為典型例題。講評時應著力于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次來思考問題,提高遷移理解能力。比如:有這種一道題:氮元素可與氧元素形成多種氧化物,其中某種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4,則該氮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 ?)。通過題目信息,可以發現這道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分析比較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首先引導學生回憶根據化學式求元素質量比的習題,找出二種題目的不同在:已知變未知、未知變已知,結合數學思維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出解題的思路:觀察—總結規律—應用。并通過下例:由A、B兩元素組成的某化合物中,其中A與B的質量比為3:1,又知A與B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為2:1,下列式子中能夠表示此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 )。A、AB ? B、A2B ?C、A2B3 ? D、A3B2 。進一步鞏固這種思維。形成了從知識向能力的轉化,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5、由點帶面,延伸輻射。隨著課程的改革的不斷深入,化學試題也從簡單的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因此,每道化學試題的考點往往都不是單一的,但每個知識點又相互關聯的,把這些題型進行分類整理,就能整合形成知識系統,并略加延伸,學生的視野定會因此而開闊,在遇到類似的題目時就會迎刃而解了。另外,擴展延伸還涉及一個以具體試題為中心向課內外輻射的問題。例如:相同質量的鎂和鋅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比是 ? ? ? ? 。講評完該試題后還要求學生思考(1)在該實驗中能否知道這二種金屬誰更活潑?依據是什么?(2)把過量的鎂和鋅分別加入到同濃度相同質量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消耗的兩種金屬的質量比是多少?題目經過加工和挖掘,能極大地豐富了原題目的內涵,擴大了知識的覆蓋面,深化了所學的知識。所以在講評時應注意到由點及面,延伸輻射,從而促使學生把已有的課內外知識靈活的運用到解題中去,無形中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講評后訓練鞏固
試卷講評課的目的是總結教學中的得失,為下一步教學工作提供導向。但試卷中出現的知識、能力方面的問題往往不可能一節課就能解決,為了達到真正掌握的目的,與之配套的跟蹤訓練實在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及時依據講評情況,再精心設計一份針對性的練習題,作為講評后的矯正補償,讓易錯易混淆的問題多次在練習中出現,強化所學知識、提高化學思維能力、解題能力并形成持久學習的能力。
總之,試卷講評應看成是研究學生學科知識認識和學科思維規律的教學手段。需要教師精心準備,又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從教與學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師要找出在以后教學中的改進之處,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查缺補漏、鞏固雙基,自我改進,并滲透科學方法、培養思維能力貫穿在整個試卷講評課,這樣學生的知識結構會更完善、能力會進一步提高。這樣做不僅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水平,也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在思想上的共鳴,從而真正地贏得學生對老師的信任。
參考文獻
[1] 李淑青. 如何講出有效的化學試卷講評課[J]. 散文百家旬刊, 2016(6):179-179.
[2] 高萍. 如何上好一堂數學試卷講評課[J]. 考試周刊, 2009(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