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優秀的教學方法,通過聯系實際案例開展探究教學活動,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深度融合。文章首先對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優勢進行分析,進而探討高校會計專業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包括案例的選擇、分析、探究、評價等,以期為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高校教學 會計專業
前 言
高校會計專業具有理論性強、專業性強、操作性強等特點,但是以往在教學活動中,由于偏重于理論知識講解,學生缺少操作實踐機會,難以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采用案例教學法對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提前接觸會計實務,并得到綜合素質能力的鍛煉。
一、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優勢
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即圍繞案例展開教學活動,在具體的案例情景下,組織學生展開探究和討論,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鍛煉知識的應用能力。該教學方法在美國哈佛商學院最先得到推廣應用,哈佛商學院在教學中引入的案例,均為商業管理真實案例。通過采取這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教學效果。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入案例教學法,并將其視為平衡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學法不同于“舉例子”教學,雖然在其實施過程中,也需要通過舉例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但案例教學法的主體是學生,強調發揮學生在案例研究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案例教學法最終的教學效果也是由學生的參與表現直接決定的,如果教師僅僅舉出案例,輔助自身講解,無法達到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目的[1]。
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聯系實際案例,讓學生提前接觸會計實務,了解會計工作的具體內容。(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對自己的見解加以驗證。(3)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改變課堂師生地位,讓學生通過案例討論的方式,引發思想碰撞,產生更多新的見解,打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性。(4)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際案例研究過程中,學生要以一名會計的角色嘗試解決案例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完成相關會計工作。因此,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徹底改變傳統會計專業教學模式,促進其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2]。
二、高校會計專業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合理選擇案例。為充分發揮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優勢,在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合理選擇案例,注重案例資源的整合與篩選,確保案例的適用性。高校會計專業的主干學科為工商管理和經濟學,其中包括基礎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學等核心課程。在不同課程、不同知識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選擇與本節課聯系性強,且較為鮮活的案例,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比如在財務會計研究企業出資問題時,教師可以選擇一個常見的案例:“幾個合作伙伴現有10萬元出資,打算從財務公司借款40萬元,成立一家批發公司,作為擬成立公司會計,你認為可以采取何種出資形式。”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從財務公司借款的方式是否符合公司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公司成立后可能會在財務管理上遇到哪些問題。”在大眾創業時代下,許多學生也具有創業意向,此類案例在現實中廣泛存在,也是學生必須思考的問題。通過選擇與學生聯系密切的案例進行研究,可以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并讓學生切實通過案例學習得到收獲。
(二)深入分析案例。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學法中的一個重點環節,只有將案例分析透徹,才能深度挖掘其中包含的會計專業知識,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得到充分鍛煉。教師在合理選擇案例后,還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流程,給予學生足夠的案例分析時間,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學生可以采取獨立思考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小組交流討論的方式。為了保證案例分析的充分性,教師可以提前布置案例分析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相關資料,了解相似案例的解決辦法,從而使思路更加清晰,提高課堂上的案例分析效率。比如目前網絡公司發展迅速,某人要成立一家網絡公司,從事域名銷售服務等業務,需要從其他公司購入域名空間,然后轉售給客戶。此時就涉及到兩種情況,一是域名空間成功轉售,另一種則是域名空間未能轉售出去。站在會計角度,應該對購入域名空間如何處理。在分析處理該案例時,學生不僅需要對網絡公司有所了解,還要明確相關財經法規,才能做出正確操作。在充分掌握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對案例展開深入探討,可以挖掘出更多的知識內容。
(三)開展探究實踐。案例教學法也是培養學生會計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要渠道。在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會計憑證填寫、基礎賬單核算、財務報告評估、會計專業軟件的使用等操作技能。這些方面技能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未來從是專業相關崗位的勝任力,只有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為學生提供鍛煉機會,才能滿足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采用案例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可以在真實的案例情景下,由學生自己選擇處理方法、完成操作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可以熟悉實際企業的會計崗位工作流程,為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奠定基礎。因此,在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下,應改變以往由教師演示為主的實踐教學方式,真正讓學生動手進行操作,熟悉會計實務。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其提供更多方法上的指導,比如如何利用會計專業軟件的功能,簡化財務報表創建過程等。通過更多的開展案例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會計操作能力水平的提升,并形成嚴謹的工作態度,以會計職業道德標準要求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才。
(四)及時進行評價。案例教學法的開放性程度較高,為保證實際教學效果,必須及時開展教學評價工作,反饋學生在案例研究過程中的表現。美國會計學會(AAA)曾提出,高校會計專業的教育目的不是讓學生畢業后成為一名會計專業從業者,而是要讓學生具備專業會計應具備的素質。因此,在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應建立全方位的教學評價體系,關注于學生專業素養、思維能力、實踐能力、溝通合作能力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情況。在學生的案例研究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觀察,并參與到學生的探究過程中,通過與學生展開溝通交流,及時對其作出指導和鼓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搜集資料的充分性、課堂發言表現、案例分析結果等,評價學生各項素質能力的發展水平。在課堂評價過程中,則應發揮學生自評和互評的作用,將其作為案例教學的一部分,在總結階段開展自評和互評活動,讓學生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有意識的進行完善和提高。在有效的教學評價活動推動下,高校會計專業案例教學活動可以更加高效的開展,充分發揮其教學優勢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法是一種適用于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方法,能夠滿足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各方面需求。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選擇案例,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案例分析和研究,并及時開展相關評價活動,可以確保案例教學的實施效果,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快速提升,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曹莉.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中的應用解析[J].財會學習,2018(30):205-206.
[2] 姚春姬.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31):161-162.
作者簡介:鄭文韜(1987—),性別:男,民族:漢族 ,學歷:本科,工作單位:邵陽學院 ,崗位:計劃財務處支付管理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