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素養”是從事某種職業需在思想、知識、作風等方面要達到的一定的水平。一個人的職業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其履職盡責的情況,培養職業素養是提高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機關單位財務工作從內容到形式將發生重大變化。但是當前機關單位財務人員職業勝任狀況還不能適應現代的需要。本文從機關財務工作現狀出發,對如何提高機關單位財務人員的職業素質和專業能力進行了分析、總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機關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培養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機關 財務人員 職業素養 培養
“職業素養”是指從事某種職業需在思想、知識、作風等方面要達到的一定的水平。從具體實踐看,一個人的職業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其履職盡責的情況,培養職業素養是提高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宏觀看,財務人員處于經濟管理工作前沿,在市場經濟大環境影響下,直接面臨各種利益誘惑,從具體工作看,隨時與制度、標準等打交道,以數據、表格、圖像等反映工作,這些職業特點,客觀地對財務干部的職業素養提出了一定要求。機關財務人員由于工作環境的特殊性,更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做好財務工作打下基礎。
一、機關財務工作現狀分析
(一)專業知識水平有限。機關財務人員新老交替,后繼無人,在機關單位招考錄用時,對財務人員不夠重視,主要針對本單位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和一般工作人員,造成新任的財務人員通常是由其他科室人員調動換崗,或是新錄用人員當中選取對數字敏感的人員,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待上崗后再考。這些新任財務人員由于專業不對口,加之后續教育乏力,技能提升較慢,工作中經常是“摸著石頭過河”,容易造成抵觸心理,影響了工作積級性。
(二)專業素質不高。在機關單位財務人員的會計職稱中鮮有高級職稱,還有相當一部分只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而對于中級職稱,由于會計中級職稱與其他專業技術的中級職稱相比,考試難度較大,但是各種中級職稱在工資聘用待遇上又是相同的,因此不少財務人員權衡難易,退而求次。
(三)缺乏對突發事項的應變能力。目前,機關單位人員都是由國家財政供養,這些人員保持著“鐵飯碗”的工作思想,競爭壓力和工作壓力較小。不少機關單位財務人員習慣傳統思維,“做一天算一天”,不及時學習各項會計法律法規制度,知識更新不足,缺乏敏銳的職業懷疑,遇到問題無法處理時,才去翻查相應的法規依據。
二、提高機關財務人員職業素養培養的對策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嚴格準入門檻,加強機構建設。由于財務工作專業性強,單位應加強重視,嚴把入口關,招聘和引進一批政策層次高、業務能力強、綜合分析能力強、計算機應用能力強等知識的復合型專業人員到財務人員隊伍,確保新聘人員有相應的專業知識。掌握技能和技能,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
2、學以致用,學用結合。財務人員應不斷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了解和把握立法的初衷和本質,熟練掌握各種法規,遵紀守法、廉潔自律。“打鐵還須自身硬”,多參加學歷、職稱考試,增強學習自覺性,不斷提升學習的針對性和效用性,提高會計理論水平和會計工作技能,以具備適應時代需求的會計專業化水平。
3、與時俱進,求真務實。財務人員是單位領導的“謀士”,不應該固守陳規定型觀念,接受新思想和新觀念,改變傳統思維方式。以市場開放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對待財務工作,來適應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新要求,適應形勢和環境的變化以及財務工作的現實要求。加強作為財務人員的職業自覺性、工作的責任性、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對突發事項的應變能力;還要增強對人對事的判斷能力,注重交流與溝通,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
4、用心工作,履職盡責。“用心工作”是一種嚴謹的工作態度,是一種追求的處事境界;“履職盡責”是一種應有的職業操守,是一種負責的社會提當。沒有專業,你無法脫穎而出;沒有敬業,你就無法把事情做到淋漓盡致。
(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大力推廣“師徒制”,由于財務人員需要在言傳身教中學習,在心領神會中體會,在“意會”與“領悟”中提升職業能力、綜合素質、業務能力。所以,傳統的“師徒制”在現代管理中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需要注入更多的現代內容。現在有些老財務在傳授新人技能時,經常“留一手”;有些老財務告訴新人處理事情結果的對錯,而不細說事務處理的過程思路和出錯原因。如今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老財務專業水平能力是優勢,但計算機、網絡信息業務操作是弱勢,新人接觸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快,雙方要發揚團隊精神相互協作。老財務更應當以身作則,切實做好“傳幫帶”,不僅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更要起到“教學相長”的效果。新任財務人員則應處理好創新和繼承這兩者的關系,對日常工作遇到的問題以及其相應的解決方法進行認真總結和提煉,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升業務素質水平。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升財務的工作效果,適應經濟社會對財務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真正做到在繼承中發展,在鞏固中提高。
(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更新財務人員知識,加大財務培訓力度。財政部門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教育培訓,一是加強職業道德和行業自律教育,第二,加強專業知識培訓,特別是基礎知識、政策法規、專業知識、技術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法規培訓,切實提高政策水平和業務水平。同時把教育培訓、日常監督管理結合起來,開展課堂講授,以查代訓等多種形式。
2、機關加強監督工作。基層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依然存在學歷較低,知識面較窄,計算機應用水平不高等問題,遇到財務新政便無從下手。機關應加強財務監管,及時溝通,幫助下屬單位規范財務核算,完善內部控制。特別是機構較小、人員不多、財務力量不足的基層單位,可以采取保持其獨立法人、獨立編制機構資格,取消獨立核算機構資格并入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財務核算的方式。
3、單位之間加強工作交流。機關單位的主要工作職能各不相同,具體業務的財務處理也不相同,但是預算管理的共性可以通過講經驗、講體會,來加強相互了解、學習促進、經驗共享的目的。在交流中讓財務人員帶著問題接觸“新生事物”,使之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結 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機關財務人員應當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變化的需要,緊緊圍繞國家良治開展工作,真正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為我國的財務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關紹云,鄭麗坤,曲永鑫,師慧穎.財務人員網絡“精準”詐騙案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04):62-64.
[2] 冉英.公司治理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角色定位[J].財會學習,2018(14):27-29.
[3] 劉秀珍.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缺失與建設[J].時代金融,2013(21):40.
[4] 田靜.論新形勢下機關財務人員職業道德與素養[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04):77-80.
作者簡介:季曉華(1974.07—),單位:如東縣公安局,研究方向:計算機信息處理,現有職稱: 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