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地方財政收入影響地方經濟發展,財政收入的質量也反映著地方政府的工作質量與服務質量。在地方財政收入中,財政收入質量指的反映財政收入的合法性、合理性與真實性,能夠通過財政收入質量對財政職能的實現程度進行判斷。而地方財政收入質量需要構建相關的質量評價體系,這樣才能夠指導實踐中存在的多項不足,真正滿足地方財政收入合理、合法與真實性指標。本文通過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的意義、目的與措施進行具體探討,為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提供基礎研究資料。
地方財政收入可以反映地方經濟發展情況,也能夠反映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有效性。而在地方財政收入質量的體現上,更多是體現出地方財政收入的合理、合法與真實性,為了能夠對地方財政收入質量進行有效的評判,還需要從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中入手,構建具有現實意義的質量評價體系,使得地方財政收入能夠得到明確的質量評價,避免地方財政收入迷失方向,也能夠更進一步促進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一、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現實意義
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存在是對地方財政收入情況進行評判的一種方式,其有助于反應地方經濟情況,也能夠反應政府職能部門工作效率與服務地方的情況,還能夠形成較好的導向作用,促進地方發展。在影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下,由于地方政府非稅收入增加,整體稅收情況也在增加,而非稅收入并沒有用于地方可用財力范疇中,這使得地方財政收入與可用財力的發展不同步,只能夠看到地方財政收入量的增加,卻沒能夠看到質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地方財政收入質量的評價體系便起到積極作用,其能夠減少地方財政收入影響地方經濟發展的情況,真正對地方財政收入作為質量評價與判斷,避免重效益輕經濟的情況出現。其次,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存在能夠很好的反映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與管理工作與服務工作的質量等內容。這是由于地方財政合法性帶來的高質量發展趨勢,當地方財政收入質量得到提高時,地方發展能夠更加重視于財源的培植,從而促進稅收收入平穩增強,也能夠更加重視非稅收入管理,從而提高地方財政收入的質量。很好的提高了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工作效率與整體工作質量,更促進了地方經濟的有效發展。除此之外,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還能夠為財政收入相關的執法行為提供導向作用。在地方財政收入執法行為中,以稅收方式對居民收入再分配需要政府參與并主導這種分配行為,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能夠起到導向作用,形成政策導向型的財政分配,有利于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質量的提高。
二、構建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原則
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對于財政收入質量的評價有積極意義,也能夠綜合性的反應地方財政收入情況,所以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對地方財政收入進行質量評價體系的構件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可忽視,在質量評價體系的構件上需要滿足一定的原則,以能夠動態化反應地方財政收入情況與質量水平的方式,形成科學的質量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需要滿足的原則有以下幾點。
(一)科學性原則。在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中,科學性原則指代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在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指標的設計上需要有一定科學性,即指標名稱、涵義、計算范疇、計量單位等,都需要有一定科學性,不能有歧義存在,從而減少質量評價工作中的誤差出現。二是質量評價指標應能夠科學的反映財政收入質量,這種反映應有一定的標準與理論依據,形成指標評價科學性。
(二)屬性明確原則。在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構建中,評價指標的設計應具有明確的屬性,這樣才能夠形成導向作用,為地方財政收入質量進行明確評價。指標的屬性是指標數值大小與反映的情況見的關系,只有明確這種關系,才能夠以正向指標與逆向指標形成明確質量評價。
(三)客觀性原則。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中的各項評價指標對于地方財政收入的質量水平與動態變化應能夠形成客觀的評價,不應帶有主觀評價特點,否則容易造成質量評價體系誤差大的問題出現。
(四)靈敏性原則。在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中,評價指標為了能夠及時適應財政收入情況,形成動態評價,還需要對指標的靈敏性進行設置,以不同的財政收入質量形成動態化的指標評價效果,因此質量評價體系的指標設計應具備靈敏性,使其能夠適應不同的財政收入情況,形成動態反映。
(五)典型性原則。由于地方財政收入情況是動態變化的,因此在財政收入質量評價中,需要具有靈敏性的評價指標進行多種財政收入情況的反映,這個過程中為了能夠及時掌握財政收入中的重點,需要設計核心指標,通過核心指標對財政收入情況質量評價中的質量水平與動態變化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形成典型性與代表性。
三、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由于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能夠綜合性的反映地方財政收入情況與實際質量,對地方財政收入的合理、合法與真實性進行客觀反映,因此針對于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需要進一步更新,構建完善的質量評價體系,以評價指標的升級與優化形成對地方財政收入質量的多樣化評價。
(一)建立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方法。在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上,首先需要對相關的方法進行確定,這是由于地方發展情況不同,目標不同,所以我國在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設計中并沒有綜合性的標準。因此,建立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需要地方政府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方法,以方法中的相關內容與流程進行試驗,從而構建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
(二)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中評價指標的確定。在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中,需要根據地方財政收入情況進行指標的選擇,可以包括地方財政收入質量的真實性、適度性、成本效益性與結構性進行主體指標的確定,并以地方實際情況進行群體指標的選擇,形成綜合性的指標群,從而在試驗過程中篩選出適宜于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的相關指標。例如在反應地方財政收入結構性的指標中,可以將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非稅增量占財政收入增量比重、稅收增比占財政收入增比比重等進行指標內容的涵蓋,這樣能夠較為明確的確定評價指標,有利于更好的構建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形成良好質量評價效果。
(三)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指標的建立。在質量評價指標的建立上,首先需要形成對于評價指標的鑒別能力,在評價指標選擇后通過因子分析法進行優化。也就是說,在選擇的評價指標中應具有差異辨別能力,能夠對質量評價體系中的指標值進行計算,以離散系統度量指標評價指形成標準差。當所有質量評價體系指標能夠得到確認后,可以建立起完善的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對地方財政收入質量水平進行科學判斷。
四、結語
地方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是地方財政收入情況的評價標準之一,其能夠反映地方財政收入質量水平,有利于反映地方財政收入的真實性、合理性與合法性,這對于地方經濟發展有積極意義,也能夠推動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為了能夠在財政收入情況上得到更加真實與科學的質量反映,還需要從財政收入質量評價體系中入手,進行體系的優化與完善,從而提高地方財政收入質量水平,形成較好的財政收入評價效果。(作者單位: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