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虎
“互聯網+”背景下繼續教育管理創新意義重大。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專業技術人員在繼續教育管理創新中使用“互聯網+”的意義,接著提出了“互聯網+”背景下的繼續教育管理創新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進步,互聯網早已經滲透進入我們的方方面面,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種主流模式,各行各業都在尋找與互聯網的結合點,“互聯網+”對于我們早已經變得不再陌生了。“互聯網+“背景下的繼續教育管理創新早已經成為了繼續教育的改革方向,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各個事業單位和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也面臨著完成好工作和繼續教育學習的壓力。相關人員如何巧妙利用“互聯網+“進行繼續教育的管理創新改革成為了每個業界人士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一、繼續教育管理創新中使用“互聯網+”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與教育領域的結合程度日漸加深,尤其是在繼續教育領域。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和繼續教育機構意識到運用“互聯網+”開展教學的主要意義,并在各種日常教學中逐步踐行相關的認知與理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互聯網+”給繼續教育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資源和便利的平臺建設。各個繼續教育機構在開展繼續教育的過程中常常苦于找不到好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素材開展教學。但是有了“互聯網+”之后,一切就變得與眾不同了,各個繼續教育機構可以巧妙的利用“互聯網+”這一平臺進行教學資源的使用和共享。這對于各個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尤其有意義,進行繼續教育的人員完全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了“互聯網+”之后,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資源一下子變得活靈活現,教學的生動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有了“互聯網+”這一平臺之后,繼續教育的學員可以通過各種移動終端設備進行形式多樣的學習,不管是進行繼續學習報名、在線學習、在線考核等都變得更加的便捷。很顯然,這對于提升繼續教育管理和創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互聯網+”能夠滿足各種各樣不同繼續教育的實際需求。繼續教育與其他教育類型相比,面對的受眾自然要廣泛很多。在多種多樣的受眾面前,如何最大限度的滿足其相應的學習需求成為了繼續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面對各個企事業單位,其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需要進行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的學習,學習的內容也十分眾多,傳統的繼續教育模式顯然不能滿足每個受教育者的完整需求。有了“互聯網+”之后,大數據能夠對各種用戶進行有的放矢的分門別類,對教育對象的學習進行一個記錄和儲存,并將這些作為后續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分析的基本素材,并為其提供各種個性化的需求。換言之,有了“互聯網+”之后,各個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都能在繼續教育平臺上獲得自己相應的學習資源,十分便利和多樣化。
(三)巧妙利用“互聯網+”這一平臺,繼續教育管理能夠具有更強的創新平臺與創新動力。在“互聯網+”背景之下,原本受到各種限制的繼續教育一下子變得豁然開朗。繼續教育的途徑、方式和平臺變得更加多元,選擇性也空前增強。例如,在以往的繼續教育模式之下,學員只能在單位或培訓機構才能進行各種各樣的學習,不到現場就不能開展教學活動的尷尬局面一直存在著。但是有了“互聯網+”之后,這一困擾著單位、教師和學員三方的難題一下子變得迎刃而解。教師可以進行教學視頻直播或錄制,學員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學習內容。這無論是對于教師來說還是對于學員來說,無疑都是一個有百益而無一害的優化途徑。正因為有了這么便利的管理創新模式,才會讓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選擇繼續教育這一平臺來充實自己和提升自己,也才使得繼續教育的發展不斷呈現蓬勃之勢。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繼續教育管理創新模式
(一)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方式的創新與改革
各個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為了進行更高等級的職稱評定而選擇進行繼續教育的不在少數。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之下,各個專業技術人員在單位和培訓機構之間“疲于奔命”,叫苦不迭。工作的時候不能好好的工作,學習的時候又常常受到各種工作事務的“騷擾”。在“互聯網+”背景下,不斷加強專業技術人員教育方式的創新變得迫在眉睫,繼續教育機構可以巧妙利用互聯網這一便利工具進行學習平臺的搭建和學習內容的優化。各個繼續教育機構可以全面整合大數據獲得更多、關鍵有用的信息和資源。將這些資源進行深入挖掘之后得到更多能夠服務于繼續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方是上上之策。同時,針對于傳統繼續教育方式呆板生硬這一問題,“互聯網+”還能讓全新的繼續教育充滿趣味性和參與性,整個繼續教育模式的創新也變得勢在必行。一方面,不管是來自于何處的學員在任何時間點上都可以共享統一的課程學習內容。在眾多的課程內容中,學員也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和學習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部分,這對于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科目的學習就顯得十分便利了。另一方面,課程表現形式也完全可以形式多樣、不拘一格。不管是視頻資料、音頻資料或者是圖像資料等都可以作為繼續教育的內容素材。在這樣一個浩大的資源平臺上,單位和學員按照教學的實際需求選擇最優方式,讓繼續教育發揮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則。
(二)利用“互聯網+”全面探索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工作
在“互聯網+”背景之下,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創新改革工作也應該提上議事日程。一方面,繼續教育基地建設離不開國家相關部門和相關政策的大力扶助與大力支持。一般情況下,開展繼續教育的平臺無外乎各個高等院校或者是培訓機構。在政府的引導之下,各個繼續教育實施機構進行有序的良性競爭,探索出一條適合于自身未來長遠發展的基地建設之路。另一方面,各個繼續教育機構還應該加強與各個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強強聯合,通過多種途徑全面探索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工作。讓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能夠真正發揮實效,在“互聯網+”這一平臺下,線上線下的資源全面整合,各個繼續教育機構配合教學內容加強基地建設,讓整個的繼續教育高效且充滿全新的機遇和挑戰。
(三)巧妙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繼續教育
“互聯網+”背景下,開展繼續教育的平臺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利用網絡平臺這一優勢就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各個高校或者是培訓機構應該將自己的培訓平臺由線下轉換到線上,由以往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轉換成學員為主的教學模式。在網絡平臺上,教師引導學員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制定出符合自己未來職業生涯發展相一致的目標與計劃體系。在宏觀層面的指導之下,與之相對應的拓展學習緊密跟上。每個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計劃各自迥異,網絡平臺能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教學內容,針對于不同學習者的學習習慣與學習特性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員積極主動的思考,逐漸養成動手實踐的好習慣,這也是“互聯網+”帶給繼續教育學習的另外一個全新機遇和契機。
三、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新時代新形勢,繼續教育只有搭上“互聯網+”這一順風車,才能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全新局面。利用“互聯網+”這一優勢平臺之后,各個企事業單位的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在進行繼續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的得心應手,繼續教育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得以彰顯,“互聯網+”與繼續教育的融合得以持續發酵,最終實現繼續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原則。(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專業技術職務評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