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蘭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與地方對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內容以及勝任能力陸續提出了階段性的新要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背景下,為主動入職與隨機入職的大學生村官分別提出了適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包括工作內容及其任職能力的要求;高校與農村對接等,期望通過新模式的運行,提高村官勝任力,促進農村的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村官;人才培養模式;雙創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2-0063-02
一、引言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對就業者的工作內容以及任職能力產生了新要求,即任職者不僅能熟練從事本職工作,還能結合雙創的時代要求掌握相關政策和新技能。在該背景下,中國的農村事業平臺也對即將赴任的和已經在職的大學生村官提出了相應要求。
然而,當前的中國大學幾乎沒有適用于大學生村官的人才培養模式,這使得通過考核加入村官隊伍的大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影響了新農村的建設步伐。
二、人才培養模式設計
“雙創”是李克強總理于2011年提出的時代口號,其核心內容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管理制度指導下,為培養高質量的人才而起到中介作用的教育范式。現擬立足中國農村工作平臺的實情,提出雙創背景下大學生村官的人才培養模式。首先,明確雙創的時代背景對農村工作內容以及任職者的新要求。其次,按照大學生村官主動入職與隨機入職兩種常見的類型,為其分別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一)工作內容及其任職能力的要求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環境下,大學生村官的工作注入了很多與時俱進的新內容。在進入農村工作平臺后,村官一方面要能勝任農村的日常政務和村務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需要了解村民以及農村的需求,在此基礎上有目的的形成適用的農村電子商務技能等能力,打通農村與外界的聯系紐帶,切實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的發展。
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各地農村承擔村官工作職能時,需要具有相應的崗位勝任能力。這些能力因所服務的不同鄉村鄉情而各有特色,但其中有一些共通性的內容。一是具有高校專業技術證書。二是具有縝密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等。三是熱愛農村事業和農村工作環境。四是對農村的工作環境有心理預期和心理準備,在生活和工作方面能適應農村提供的環境。五是身體健康,能應對合理的工作強度。
(二)高校與農村對接
選擇在農村就業的大學生村官主要有兩種就業緣由,一是主動選擇去農村就業,二是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農村就業。第一種人員是預先性的、有目的性的成為村官,第二種人員屬于隨機入職,其成為村官具有偶然性。對于兩種類型的大學生村官應該分別設計適用的人才培養模式,把主動入職的大學生村官適用的人才培養模式稱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隨機入職的大學生村官適用的人才培養模式稱為充電式人才培養模式。兩種模式的構成內容設計如下。
1.主動入職型村官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全國各地的農村每年會在固定時間按需向社會發布村官報考簡章,有意向去農村就業的大學生會提前關注感興趣的工作地點及其對大學生村官提出的任職要求,做好充分的報考準備。村官報考率較高的高校,可以與周邊鄉村主動對接,表明聯合培養村官的意愿和合作內容,通過這種方式提前知曉農村對大學生村官的具體要求,進而為在校大學生設置相應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大學生的勝任力和報考成功率。現將這種思路命名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其原理示意如下。
訂單式村官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通過預先性、有目的的學習特定地區的村官工作內容、工作環境、當地政策等,使大學生可以掌握實用工作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特征是,提前的定向培養性質,學習時間充裕,入職前的準備充分,培養出基礎扎實的農村工作人才。
訂單式村官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設置包括四方面。一是課程設置。按照雙創背景下的村官工作內容,現結合國內高校提供的村官班課程體系,提煉出符合鄉情的四種課程體系包括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心理建設、現代農業技術。二是教學過程。掌握上述課程的內容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解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創業創新的環境內容,提煉出課程的新內涵。因此,現提出的村官人才培養模式更注重實踐和應用。三是師資隊伍。訂單式村官人才培養模式下,最佳的師資人選由高校農業講師、商業講師、優秀的大學生村官榜樣、目標村鎮的現職工作人員構成。四是專業實踐。大學生村官的人才培養模式下,需要組織有意向報考大學生村官的同學參加社會實踐。具體實施過程是,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安排大學生村官到村鎮相關工作崗位上實習、輪崗等,通過個人實地實踐,加深對大學生村官工作的了解,明確自己的薄弱環節和改進方向。
2.隨機入職型村官的充電式人才培養模式
雙創背景下國家與各地政府鼓勵人們創新創業,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扶持政策。全國范圍內農村的創新創業扶持力度是最大的,因此農村平臺對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具有非常強的吸引力。
有一部分大學生村官,其入職并沒有預先計劃性,而是隨機性成分更多。他們在畢業之際選擇就業領域時,有人看中了農村的創業優惠政策,有人在多種就業方案里選中了農村村官等。與主動入職的村官相比,這種情況下入職的大學生村官在勝任能力的準備上存在不足。因此,現針對隨機性入職的大學生村官提出了充電式人才培養模式,模式的內容如下。
充電式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是有目的補充欠缺的知識,通過榜樣示范等方式提高大學生村官的實際工作能力。大學生村官的人才培養目標特征是務實,針對性強,培養出的是實用型村官。
充電式村官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設置四個方面。一是課程設置。充電式人才培養模式適用的對象是已經在農村村官崗位上就職的人,這類村官在為村民服務的過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通過參與充電式人才培養方案來獲得實際工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充電式村官人才培養模式提供的課程主要是跟工作難題相關的各個專題。二是學習過程。在職大學生村官可以通過網絡遠程學習、大學生村官培訓班、先進事跡報告會、參觀優秀村官基地等方式,學習多樣化技能,提升自己的工作勝任力。三是師資隊伍。充電式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生村官的能力提升主要依靠自學,其他學習方式為輔,因此,此時適用的師資隊伍構成是村官自己、農村事業的前輩、網絡課程專題的提供者等。四是專業實踐。大學生村官在人才培養模式里學到的新知識與新技能可以立即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進行實踐和驗證。
三、結論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背景下,大學生村官成了新農村事業的建設主力,他們可以勝任農村政務,改善農村生活現狀,還可以通過創建新的就業平臺,吸引中青年返鄉就業,進一步帶動農村的繁榮和發展。現以該愿景為目標,針對主動入職的大學生村官和隨機入職的大學生村官分別提出了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和充電式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在兩種模式里設置不同的課程體系、學習模式、師資力量以及專業實踐,按需提高大學生村官的崗位勝任力,促進農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秀華.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過程的規律與動力機制探究[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4(4):106-113+159.
[2] 臧夏秋.創新創業背景下應用型職業人才培養的對策研究[D].南昌:東華理工大學,2017.
[3] 段詩琪.大學生村官的“分流”困境及其三級聯動培養模式研究—以上海市崇明區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
[4] 王萬山.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及教學方法改革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王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