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文天
摘要:“愛國、至善、求是、創新”是學校依托吳健雄博士生平事跡而提煉出的“健雄精神”,這八個字高度概括了吳健雄博士崇高的個人品質和偉大的人格魅力。學校的德育課程也就圍繞著“健雄精神”展開,力求通過豐富多彩的德育課程與活動重現“健雄精神”并使之融通到每個參與者的品行之中。
關鍵詞:健雄精神;德育課程;德育活動;德育特色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114-1
蘇聯著名作家法捷耶夫曾說過:青年的思想越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勵,就愈發出強烈的光輝。可見榜樣之于青少年的重要。“愛國,至善,求是,創新”是我校依托吳健雄博士生平經歷提煉出的“健雄精神”的精髓,這八個字高度概括了吳健雄博士崇高的個人品質和偉大的人格魅力,也是我校得天獨厚的德育資源。學校圍繞著“健雄精神”開發了德育課程,力求通過豐富的德育課程與活動編織出一個強大而有力的文化場,讓處在文化場里的每個成員都能汲取到成長的能量,最終達到將“健雄精神”融匯到每個德育參與者的心靈之中。
一、以“求是”為源頭,創文化場之基
“求是”是“健雄精神”中的源頭,“求是”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連接最緊密的一塊。“求是”精神體現在德育的“接受性”和“及時性”原則上。
例如我校依托蘇州市志愿者平臺建立起了“暖瀏志愿團”,該志愿團中志愿者的招募以及活動的開展,全部經由平臺發布,學生自主報名,通過這樣的方式推進志愿者活動,而不是強迫學生參與。在采取這樣的雙向選擇的方式后,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普遍提高,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德育活動,德育活動的目標就更容易達成;其次,在“求是”精神的引領下,我校在德育工作時注重“及時性”,如在學生日常生活中進行及時德育,不拖拉,不推諉,不等問題蔓延,我校在所有大型活動前會進行活動教育,內容包括安全教育和禮儀教育,在活動前首先明確規則,在集會活動結束后,及時在場地上進行全校性的點評,指出本次活動中做的較為優秀的地方,而沒有做好的地方也明確點明并及時改正。
二、以“至善”為導向,樹文化場之軸
哲學家羅素說過: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最需要的。我校深刻領悟到,培養學生的善良品質就是在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的第一步,所以,在德育課程與活動中,我校雙手齊抓,試圖通過點面結合的工作方式將“至善”品質融入學生的靈魂。
在各個德育活動中,我校利用每一個大型德育活動的契機融入“至善”品質的教育,每年五月的“青春儀式”中就有一個“致敬至善”環節,這個環節中選取學生中的代表,讓學生繪制一幅畫,通過一幅畫的形式展現自己對于社會的擔當,在2017年“青春儀式”中,有個學生用很簡單的線條繪制了一副《青山綠水圖》,并在現場解說道:“這張畫就是我的夢想,簡單的山水風光,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善待自然,讓這樣的景色每一天都讓人遇見。”
樸素的語言和真摯的感情贏得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這是一個青少年在展現自己的“至善”之心,在集體活動中糅合“至善”品質的教育,不僅能夠彰顯學生本身的柔軟心靈,更能以少帶多,感召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做個善良的人的行列中來。
基于對于“至善”品質重要意義的深刻理解,我校在構建德育文化場時,將其作為軸心內容進行全面的滲透和貫徹,即在學校舉辦的任何德育活動和德育課程中,都離不開“至善”這個內涵,從而構建出一個溫暖的德育文化場。
三、以“創新”為驅力,編文化場之網
雖然學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但是學校卻在各個層面的工作上保持著年輕與創新,這不僅是教育實際的要求,更因我校將“創新”精神作為我校德育工作以及文化場構建的內驅力。我校一向秉承著開拓創新的理念,以此來吸引學生,讓他們在當下最新的元素中接受教育,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
我校德育課程和模式在摸索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創新模式,一是時代性,二是遠瞻性。德育課程的評價中,我校也在每學期專門評選健雄之星,其中的“科技之星”就是嘉獎在本學期中在科技創新上收獲獎項的同學。
不管從德育課程與活動的設計上還是從德育評價體系上,我校都將“創新”精神作為內驅力。如果說,文化場像一張網,網住了在其中的每一個人的話,那么,我校以“健雄精神”為起點的德育文化場,是一張不斷舒展的網,不僅網絡了每個明德人,更網絡了時代,網絡了未來,讓每個明德人在其中自由舒展。
四、以“愛國”為目標,繪文化場之色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永恒的主題。吳健雄博士也曾說過,要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為了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我校開發了校本教材《采薇》,將吳健雄博士的一生經歷通過一篇篇小短文呈現出來,并通過閱讀文本的方式來引領學生感受吳健雄博士的一顆赤子之心,其次,我校根據百年歷史,提煉出了《明德拾景》,并將其作為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物態場所,特別是吳健雄博士的故居——紫薇閣和吳仲裔先生的故居——明德樓,是學生們能夠直接觸摸到愛國情懷的學習場所,最后,我校通過一系列的德育活動來帶領學生走近愛國人士,體悟愛國情感,如每年祭掃健雄墓園等。讓學生培養出愛國”這一品質,不僅是我校的德育目標,更成為了我校德育文化場的一個永恒不變的底色。
學校的德育文化場,看似一個無法摸到的抽象概念,但一旦你走進校園,你會發現此處溫暖如春,潤物無聲;你會發現“健雄精神”的“愛國、至善、求是、創新”的氛圍無所不在。這正是我校借助得天獨厚的資源——健雄精神,通過多年的積淀,構建成的校園德育文化場,并形成了自己的德育特色。
愿每個明德學生都能在以“健雄精神”為核心的德育文化場中尋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其中汲取到強大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人生中大步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