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摘 要:農藝發展期間對農業種植水資源消耗問題的重視度逐漸提升,農藝節水技術的合理應用,推動了農業水資源利用率提高目標的實現。農藝節水技術貫穿于農藝發展的所有環節,與農藝發展之間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結構。農藝節水技術應用覆蓋范圍廣泛,技術方法較多,為農藝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幫助?;诖?,本文對農藝節水技術在農藝發展中運用的相關內容進行探究。
關鍵詞:農業發展;農業節水技術;運用
農業是我國經濟結構中的主要組成部分,而農業在生產期間,對水資源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并且在以往發展的過程中,水資源的過度利用與浪費,導致水資源逐漸出現匱乏的癥狀。因而節水成為農業發展的主要原則,農藝節水技術應運而生。農藝節水技術全面在農藝發展中運用,并發揮了具體的功效。因而農藝發展持續進行期間,農藝節水技術運用強化成為新時期的關注重點。
一、農藝節水技術的應用成效和特點
農藝節水技術在農藝的各個環節當中均有滲入,使節水效果落實于農業生產的全生命周期。農藝節水技術的應用能夠減少農藝各環節的用水量,利用少量的水滿足農作物生長和發育的需求,主要是通過節水技術手段和設備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農藝節水技術的廣泛應用,為農藝發展提供了顯著的助力。
農藝節水技術的種類較多,在應用期間是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因而應用的靈活性較強。農藝節水技術的方法具有多樣化和綜合性的特點,節水技術不僅是依靠技術減少水資源使用量,還會通過利用控制農藝水資源使用的影響因素來降低水資源消耗、蒸發的速度,以達到節水的目的。如,農作物生長期間由于光合作用會使水分蒸發,農藝節水技術是控制作物的水分蒸騰量,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保存水分,從而為農作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二、農藝節水技術的發展現狀
農藝節水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并在實踐應用當中,開發了更多具有針對性的節水技術應用方法。我國農業生產因地域差異,導致具體生產種植表現出較大的特殊性。農藝節水技術是根據各地區農業生產的環境、氣候、土壤條件等特點,對農藝的整體過程進行調控,實現節水的效果。首先,農藝節水技術會降低土壤水分蒸發量和蒸發速度,來提高土壤的存水能力。農作物生長的不同時期,水分需求和對水分消耗均有差異,在各個生長環節,農藝節水技術都會采用相應的節水、控水方法,因而農藝節水技術與農藝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主體結構。
其次,農藝節水技術方法較多,以水肥耦合為例,技術應用是針對農作物的各個生長階段特點,對供水的時間進行設計。農作物生長期間,光照強度是水資源消耗的決定性因素,光照強度不變的情況下,會采取間隔式的供水方法,間隔固定的時間進行供水,既能滿足農作物生長需求,又能達到減少水資源的使用量??傊?,農藝節水技術在現代農藝發展中運用,助力是顯著的,但是在農藝持續發展的環境下,農藝節水技術能夠提升的空間還很大。
三、農藝節水技術在農藝發展中的具體應用
1.農田覆蓋技術。農業種植期間,土壤當中的水分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蒸發掉,蒸發的部分水資源無法被農作物吸收,也就產生了水資源的浪費。農田覆蓋技術就是針對這一現象,采用覆蓋農田的方式,將水分完全的聚集在覆蓋內部環境中,水資源就可以全部留在土壤當中,供農作物生長來使用。這樣灌溉的水分能夠被充分利用,就可以減少灌溉次數和灌水量,從而達到節水效果。
2.秸稈還田與有機肥應用。農作物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有機營養元素,在農藝施肥期間,合理的使用有機肥料補充土壤的營養成分,保證農作物營養吸收充足,能夠促進農作物生長和發育質量提升。秸稈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鎂等營養元素,將秸稈進行還田處理,能夠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優化土壤條件,促進農作物生長。
3.化學調控技術。化學調控技術主要有兩種方法,首先,保水劑應用,保水劑能夠控制農作物生長對水分的吸收情況,并提高土壤的存水能力,從而使土壤能夠長期保持含水量充足,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經過相關研究實驗與實踐應用可以明確,保水劑的使用對農作物和土壤均無任何的副作用,沒有破壞效果,并且還能夠優化土壤的物理特性,保障農作物健康生長。
其次,蒸騰調控劑應用,蒸騰調控劑能夠有效抑制水分的蒸發,蒸騰調控劑在種子處理期間和作物生長期間應用。種子處理期間,在種子浸泡溶液當中添加適量的蒸騰調控劑。作物生長期間,在作物葉片表面噴灑蒸騰調控劑。這樣綜合作用下,農作物生長期間水分蒸發量就會大幅度減少,葉片綠色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更加充足,這對農作物根部的發育有較大助益。
4.水肥耦合技術。水肥耦合技術是對農作物生長期間,土壤的水分和肥料含量進行控制,保證其含量充足,能夠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同時還能夠促進作物抗寒能力增強,從而為農業生產質量與產量提升奠定基礎。
5.耕作保墑技術。土壤耕作措施可綜合天然降水,增強灌溉用水效率,包括地下水、土壤水、大氣降水的調控。傳統耕作保墑技術主要包括四類:一是耙耱保墑,二是深耕保墑,三是鎮壓保墑及提墑,四是中耕保墑。此類耕作技術對土壤具有疏松作用,可將水分通道切斷,提升土壤活性,減少土壤水分無效蒸發與地面徑流,實現高效用水,劉慶福等學者對東北春玉米進行研究發現,經由分層蓋土,密實土壤,可上移底層土壤水分,確保種子快速發芽,出苗率極高。目前,多數耕作措施可提高土壤水分,增設畝產。
6.高產抗旱品種的開發。高產抗旱品種的開發是現代農藝節水技術的新方向,具有較強抗旱能力的農作物品種在種植生長期間,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少。因而種植期間的水分消耗量就比較少,能夠實現節水和水資利用率提高的效果。但是農作物品種較多,品種特性較為明顯,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開發。
四、結語
農藝節水技術在農藝發展當中應用,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種植水資源利用的充分性提升,減少水資源的消耗量。目前,農藝節水技術應用逐漸成熟,在農藝高效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在農藝發展的新時期,農藝節水技術如今的水平與農藝發展新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在未來農藝發展當中,需要將農藝節水技術的強化與開發作為重點。
參考文獻:
[1]蔡飛龍.農藝節水技術在現階段農藝發展中的應用[J].農技服務,2014,31(6):228.
[2]孫巍.現階段農藝發展中農藝節水技術的應用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5(13):139.
[3]杜少平,馬忠明.現代農藝節水技術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J].世界農業,2009(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