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冰冰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新媒體的不斷變革,電視選秀節目市場趨于飽和,以《中國新說唱》《偶像練習生》等為代表的網絡選秀節目在一眾選秀節目中脫穎而出,得到年輕受眾群體的青睞,特別是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等方面影響深遠。本文通過分析這種現象,并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度提出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關鍵詞:網絡選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的變革和發展使大眾傳媒的信息內容和媒介手段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網絡選秀節目應運而生并獲得了巨大成功。大學生作為網絡媒介的主要使用者,思想價值觀念必然受到節目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為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直接施加者,一定要根據社會現狀和大學生群體特點,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一、網絡選秀節目受大學生關注的原因
當前,世界正處于不斷發展變革的新時期,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的現代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使各種思想交融沖突,一些腐朽思想趁機滋生蔓延。與此同時,傳播媒介的不斷發展,也日漸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和思想習慣。大學生大多涉世未深,思想價值觀念還未牢固樹立,對個性化、多元化的傳播信息包容性較強,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網絡選秀節目作為大眾文化的一種形式,通過傳播媒介,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價值觀念。
二、網絡選秀節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大學生的生活習慣、交往方式、思想觀念必然會受到傳播媒介和各類大眾文化的影響,特別是網絡選秀節目自身的定位與傳播的價值導向對大學生的身心產生諸多影響。
(一)積極影響
1.加快了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是指大學生通過自己參與社會活動,豐富自身閱歷,掌握社會經驗技能以及價值觀念,從社會中有所收獲并反作用于社會的過程。大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的棟梁之材,不僅需要學習和掌握各項知識技能、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也需要逐步走入社會,使自身各方面不斷成熟。例如網絡選秀節目為增加點擊率和互動性所設置的現場觀眾投票及場外各種投票渠道等方式充分體現了大學生享有參與社會事務的權利,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他們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投票權支持自己喜愛的選手。
2.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心理學家艾里克森曾指出,大學生正處于自我同一性混亂與同一性形成相沖突的特殊時期。通過觀看網絡選秀節目,他們既可以發現與自己相似的選手,代入自身情感,獲得心靈慰藉,也可以將實際生活中不能做到的或者無法實現的夢想寄托在選手身上,獲得情感寄托和心理滿足。同時,網絡選秀節目中選手堅定理想、付諸實踐的精神,激勵廣大大學生敢想敢為、勇敢追夢,有利于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消極影響
1.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
選秀,即指對某一方面能力出眾的人進行選拔。網絡選秀節目從海選到總決賽歷時數月,參賽的許多選手一夜之間從草根大眾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在一定程度上使觀眾特別是大學生產生了浮躁的心態,導致部分大學生投機取巧,寄希望于運氣。例如,《創造101》楊超越被不少觀眾認為沒有實力,但因運氣順利出道而被稱為“錦鯉”,并且她的錦鯉圖被不少大學生爭先轉發,祈求好運。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不能夠全面具體地看待事物,只會關注到選手光鮮亮麗的表面現象,忽視了選手自身的努力付出與汗水,從而滋生好髙騖遠的心態,奉行“讀書無用”論,盲目自信,忽視自身素養,這種價值觀不利于大學生以后的發展。
2.影響大學生的審美觀念
大學生群體正處于崇尚自由和個性的時期,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網絡選秀節目通過標新立異、張揚個性的節目定位迎合了大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從而引起情感共鳴。但是,一些網絡節目為了增加點擊率和網絡熱度,過于強調追求個性,以奇裝異服和夸張的造型吸引眼球,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大學生的審美觀念。獨特的發型、出格的言論,在網絡選秀節目中往往能夠出其不意,成為焦點。許多大學生誤把這些觀念當作潮流和時尚,過度減肥、貸款整容等悲劇時有發生。這些現象都表明當代大學生的審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網絡選秀節目的消極影響,需要家長或老師及時引領疏導。
3.影響大學生的文化觀念
在文化觀念和行為方面,受網絡文化的熏陶和影響,當前大學生特別是“00”后群體接觸更多的是快餐文化,關注的問題更加現實,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糖衣炮彈正在腐蝕著校園文化?!胺鹦郧嗄辍币辉~的出現也從側面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包括大學生的生活態度和處世哲學——務實性和庸俗化,他們會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放在首位,所有的事情基本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做,相較于社會和他人的發展,他們更加關注個人前途。高校校園文化逐漸偏離主流思想,逃避現實問題,漠視學校制度規范,出現了文化價值失范的傾向。
三、網絡選秀節目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啟示
(一)充分利用校園媒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網絡、微信等新媒體沖擊傳統媒體市場的同時,也影響著社會和文化環境,改變著人們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網絡選秀節目質量參差不齊,某些節目輸出的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大學生投機取巧、好高騖遠的風氣,輕視成功的過程,享樂主義、奢靡主義盛行。
針對大眾傳播媒介的負面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視當前網絡大數據的時代背景,重視網絡媒體的影響力,創新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在育人工作中,要靈活利用貼吧、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校園媒體,從校園生活的實際出發,巧妙結合新聞熱點,以短視頻、快閃等方式做好內容生產,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行為方式;同時也要對校園各方媒體進行輿情監控,篩除不良信息,防止內容庸俗化,提高媒體教育的時效性、感染力和創造力。
(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網絡新媒體的廣泛運用,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造了新的條件,但同時也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網絡選秀節目等文化形式受到當代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的追捧,肯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合理性。節目誕生的偶像明星通過給粉絲帶來質量上乘的作品和身體力行傳播真善美,既豐富了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也傳播了正向的價值導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育人過程中,要結合大學生的特征和本校文化,豐富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引導學生成長成才。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要融入思政教育,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結合時政熱點話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構理論,讓道理更加通俗易懂;其次,高校應該有針對性地組織一些社會實踐,例如支教、敬老院、義工等志愿服務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奉獻犧牲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通過樹立學生榜樣,借助校園媒體的宣傳和推廣,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先進模范的事跡,獲得心理認同,主動學習榜樣人物身上的品質,理解成功背后隱藏的辛苦與奮斗。同時,高??梢耘c時俱進開設相關講座或課程,直接了解學生的想法,解答學生疑惑,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背景下,大量的網絡選秀節目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極發揮網絡媒體的教育引導功能,做好信息的“把關”工作,結合學生實際需要,傳播正能量,創建和諧的校園文化,促進大學生的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子貞.歌手選秀現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迪[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2]張博文.大眾傳媒視角下選秀節目對大學生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8(1).
[3]劉興武.音樂選秀節目的正能量傳播[J].新聞戰線,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