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嫻 劉冕軒
摘要:本文根據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現狀,以及高職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探討高職思想教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從社會實踐入手進行具體分析,幫助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教學實踐
一、高職生職業素養現狀
(一)重視學生技能,忽視職業素養提升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種不平衡的狀態,即重視技能教育,忽視職業素養的培育。這種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與學校的重視程度、教育模式有著直接的關系,學校為了達到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的重點通常放在培育學生職業技能上,這種教學方式就像一條腿走路,很難走得快、走得遠,導致學生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也很難有較高的提升。
(二)提升高職生職業素養途徑缺失
在高職院校教育過程中,對于學生提升職業素養的途徑十分單一,通常只是依靠思政教育內容進行填充式的職業素質培養,對于學生的職業素養水平無法有效掌握,這種單一的職業素養培養模式,也導致學生對于職業素養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整體形成惡性循環,使高職院校的職業素養教育工作開展困難。
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充分發揮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作用
思政教育課堂是傳統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在高職思政教育體系中發揮著基礎作用,無可替代,需要進一步強化其功能作用。對于高職思政教育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可以進行創新和豐富,通過多種方法和舉措,形成有效的思想觀念教育價值體系,實現系統性地提升高職學生思政水平。其一,豐富思政教育內容。為進一步落實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教育內容,學校可以從中國近代史發展、中國當代基本國情、世界基本格局、未來的世界形勢等方面內容進行闡述,通過系統的、階段的、完整的剖析,幫助學生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后續工作開展做好鋪墊。其二,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創新對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可以采取時事熱點討論、經典案例運用分析、重點內容的辯論或者討論。總之,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知識印象,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其三,拓寬知識渠道。網絡的發展拓寬了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與路徑,教育工作者應發揮好網絡平臺的作用,占領主陣地打好網絡教育“攻堅戰”,學校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辦公教學,如公眾號運營、網絡教育課程、短視頻宣傳等方式,對教育內容進行深化拓展,通過簡單有效的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加強社會實踐,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服務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體系與學生實踐的結合是檢驗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成果的根本途徑。對于加強社會實踐工作,首先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只有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教育人才隊伍和管理團隊,才能夠在社會實踐工作的開展中為學生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發揮好高校思政教育社會實踐的載體作用。其次,掌握學生思想基礎,做好針對性的社會實踐計劃,為了保證社會實踐工作的科學性與思想教育理論體系的統一性,思政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學生思想現狀的摸底掌握,分析好學生的思想特點,科學地進行社會實踐工作,有針對性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體系融入其中。最后,落實好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是豐富完善思政教育體系和提高學生服務意識、提升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認識當代社會發展現狀,通過分析社會的基本民情、社情,幫助學生們找準自身在社會發展中的定位,去除浮躁思想,注重于腳踏實地的工作,將個人夢想與社會發展有效結合,使自己成為促進社會穩定的積極因子。
(三)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搭建高職大學生職業素養培育平臺
高職大學生的職業培養與企業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部分院校與企業有著直接的培訓聯系,對此高職院校可以從企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通過雙方合作搭建職業素質培育的平臺。例如,定期邀請企業高級技師、銷售骨干、管理崗位的優秀人員與高職學生的交流培訓,重點突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好社會責任意識,加深社會主義價值理論體系的作用。為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迷失自我,否定其所學的專業。通過企業的合作機制,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該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市場需求,解決自身信心不足的問題,幫助其規劃長遠的職業夢想。進行頂崗實習,利用暑期寒假的時間,開展一些頂崗實習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企業生產流程和工藝標準,鍛煉學生的技藝水平,更深地了解書本的知識,便于學生今后學習中可以做針對性的加強。幫助其樹立職業道德規范,特別是工匠精神培育是學生今后發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企業人才需求的重要內容。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要著重加強對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的共同作用,營造培育職業道德規范的文化氛圍,如“技術能手”的評比活動、“優秀技工故事宣講”等活動,提升對職業道德規范的思想認同。
三、結語
當代社會環境復雜,高校思政教育體系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下有了明確的教育方向和教學理念,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同時,便于高校學生重視自身職業素養的提升,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史曉溪,王淑萍,陳金華.關于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7(35):244—245.
[2]王仁偉.高職學生就業觀培育方法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8):74—76.